辽宁省高三上第四次半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高三上第四次半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 “秋七月,初税田”
B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 . “除井田,民得卖买”
D .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2. (2分) (2018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

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 .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 .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 .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 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3. (2分) (2016高二下·会宁期末) 学者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的态势好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中间应该是()
A . 官营手工业
B . 家庭手工业
C . 民营手工业
D . 工场手工业
4. (2分) (2019高二上·辽宁月考) 如图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唐代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宋代摹本,描绘的是天宝末年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盛装出游的情景。

有人认为这是唐代“曲眉丰颊”画风的经典之作,画中人物体态丰腴,动态优雅: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印证了唐代贵族生活奢靡的事实。

据此可知()
A . 作品真实地再现出了盛唐的风貌
B . 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阐释
C . 人物画以贵族女性生活题材为主
D . 反映了唐代开放的社会风俗
5. (2分)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 . 唐朝
B . 南宋
C . 明朝
D . 清朝
6. (2分)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 . 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 . 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 . 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 . 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7. (2分)(2017·河东模拟) 对比下列两图,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A . 生产模式的变化
B . 社会组织的完善
C . 生产工具的进步
D . 经营方式的改变
8. (2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

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
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工商业手工作坊
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
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
④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⑤宋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9. (2分) (2019高一下·洛阳月考) 有学者言:“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

……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州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

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沿海民众及士绅热衷于通过科举实现价值
B . 海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D . 海禁政策的松紧影响了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10.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1935年,某中国学者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说:“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全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

”该评价反映出()
A . 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B . 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
C . 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
D . 对新政评价全面客观
11. (2分) (2019高一下·安阳期中) 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未能乘着新航路
开辟的东风与世界正常接轨,而是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

学界认为阻碍中国“正常接轨”的内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A . 资本主义萌芽不如西欧国家发展迅速
B .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 . 开口通商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D .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12. (2分)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

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 .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 .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 . “遗其体而求其用”
D .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13. (2分) (2017高一上·洛阳期中)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沂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 .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 .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 .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 .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14.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期末) 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
A . 苏州
B . 重庆
C . 上海
D . 沙市
15. (2分) (2017高三上·银川月考)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A . 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B . 日本近代天皇体制的确立
C . 中国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D . 日本工业化整体水平较低
16. (2分) (2017高二下·宾阳月考)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

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 . 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 . 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 . 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17. (2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19世纪30年代,法国圣西门团体里的女性活动积极分子主张改革财产所有权以增强妇女的独立,主张妇女参与公共辩论的权利。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中,合理的是()
A . 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发展
B . 英法妇女获得了普选权
C . 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D . 妇女经济地位普遍提高
18. (2分)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二厂,至1921年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

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 . 壮大企业规模,实现实业救国
B . 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C . 优化投资环境,保证充足资金
D . 减少垄断经营,体现民生关怀
19. (2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收回利权运动④爱国心的驱使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20. (2分) (2019高一下·山东月考) 1945年,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

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仅存100家,而开工
者只有20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官僚资本的挤压
B . 美国经济大力渗透
C . 封建官府的排挤
D . 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21. (2分)图片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
社人民公社好
A . 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 . 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 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D . 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22. (2分)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说明()
A . 中共开始纠正“左”倾指导思想
B . “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 . 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3. (2分)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重大变革
B .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 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2分) (2019高一下·栾城期中) 如图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一幅画,解读正确的是()
A . 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B . 其深刻寓意是解放思想
C . 图中人们迫切改变落后面貌
D .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5. (2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6. (2分)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 .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27. (2分)下图为邓小平收藏的《白猫黑猫图》,是邓小平晚年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这副作品主要体现了邓
小平的什么思想()
A . 改革就是要思想解放和全部改变的思想
B . 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
C . 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需要市场经济
D . 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28.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

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销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措施()
A . 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
B . 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 .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 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
29. (2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表述,准确的是()
A . 集体化、合作化、集约化
B . 公有化、社会化、现代化
C . 私有化、专业化、市场化
D .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30. (2分) (2019高一下·新丰期中)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

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 . 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 . 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
C . 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
D . 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1. (2分)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于()
A .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 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 . 外国在华的航运业
D . 中国的民族工业
32. (2分)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
妇如不相合可离婚。

”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①恋爱自由,婚姻开始自主②离婚、再婚十分频繁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3. (2分)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
A . 主张“中体西用”
B .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 . 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 .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34. (2分) (2019高三下·德州模拟) 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

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

”这反映出当时()
A . 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B . 各地风俗趋向一致
C . 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 . 娱乐场所繁荣兴盛
35. (2分)《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

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

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

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 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 . 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 . 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 . 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0分)
36. (10分)(2016·长春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利奥十世教皇(1513-1521年在位)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教皇,他的父亲——洛伦佐·德·梅第奇是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艺术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者。

利奥十世曾三次参加过教皇选举,三十八岁时被选为教皇。

他是一位“生活的艺术家”,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却不知道如何去应付他所活着的年
代。

他以就职演说中的惊人之语“既然上帝授予我们教皇的职位,那么让我们享受它好了”而闻名,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教皇的态度。

利奥关注艺术美感和感官享受。

开始他把路德的反叛当作“一个修士的争吵”,到他写了一封信谴责路德时,德意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站到那个真诚的圣奥古斯丁团教士一边了。

据史料所述,拉斐尔对这位教皇一度怀有期望,因而对他表示异常的谦恭。

1519年,拉斐尔在致利奥十世教皇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说:“很多教皇有您老人家的这种称号,但是从来不象您那样具备如此伟大的学识、勇气和精神……有许多教皇只知肆意破坏,歪曲古代教堂、雕像、凯旋门等建筑……而您首先要考虑的应是关怀那些不多的建筑如何得以保全,它们是古代祖国和伟大的意大利的光荣。


——摘编自互联网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利奥十世教皇所处时代的特征。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拉斐尔、路德对利奥十世教皇的不同评价及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
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
答案:31-1、考点:
解析:
答案:32-1、考点:
解析:
答案:33-1、
考点:
解析:
答案:34-1、
考点:
解析:
答案:35-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0分)答案:36-1、
答案:36-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