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2-12-06T02:28:37.66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5期8月作者: 1王丹 2 殷小兵[导读] 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现场,质量通病问题与渗透现象相关联
1王丹 2 殷小兵
1深圳市科顺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2深圳市德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现场,质量通病问题与渗透现象相关联,尤其在对防水防渗地下室结构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并不能严格测量不同平面的施工作业参数,防水卷材和涂料等工程材料的实际应用质量大打折扣。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与技术工序应用过程相关联。
本文将着重探析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不同施工作业阶段内,各类质量通病问题和安全问题频发,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措施应用过程不够规范有关,设计单位的抗渗设计图纸并不具有实效性。
地下室空间的防水施工作业过程,需要集中处理各项空间薄弱位置,并对不同防水建材的应用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统计分析,避免地下室主体结构和防水构造的适配度较低。
1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通病 1.1 变形缝和后浇带渗水
地下室防水工程主要涵盖刚性防水结构和柔性防水层两个主要施工作业项目,但是地下室空间区域内的防水问题仍然非常严峻[1]。
变形缝和后浇带出的渗水问题比较常见,地下室和地上建筑空间之间的连接部分普遍存在强度不足等质量缺陷问题,因此在地下室空间的上部天花板和龙骨区域普遍存在上部荷载所导致的沉降缝,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横向和纵向荷载量并不均匀的情况比较普遍。
后浇带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比较常见的施工部位,后浇带等变形易发部位的防水作业环节并不精准,地下室上部空间结构的防水节点分布情况并不规则,因此非常容易影响到地下室空间上部通风管道和其他管线使用状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变形缝和后浇带渗水问题,与地下室空间的防水防渗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有关,部分上部空间区域内的支撑体系并不完善,因此会直接影响到地下室空间和上部建筑结构之间的荷载分布效果稳定性和协调性[2]。
1.2 水平施工缝渗水
在地下室空间的施工阶段内,不同立面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处普遍存在渗水等质量通病问题,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在集中埋设止水钢板材料的过程中,并未全面检验施工作业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状态,止水钢板材料的埋设深度与设计参数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会沿着边缘处渗透到地下室空间和管道之中[3]。
地下室空间的主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施工作业周期比较长,施工作业现场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较多,主体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处渗水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大部分地下室空间的功能用途为车库和地下消防通道,混凝土结构的刚性防水效果并不显著,对应的柔性防水层也会被破坏,水平施工缝的设置过程并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其渗透风险显著增加。
地下室的整体防水防渗结构并不稳定,若水平施工缝区域出现渗水现象,则地下室上部空间的支撑结构体系和钢筋钢板材料都会被腐蚀和氧化,降低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1.3 主体结构施工渗水
在地下室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内,由于施工不当所产生的渗水问题非常普遍,但是地下室空间的刚性和柔性防水层并不稳定,自防水系统功能也并不完善,还容易产生较多施工安全事故等问题。
部分设计单位在对地下室空间的防水层结构进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主体结构和其他空间结构的连接和交互系统功能,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期间的防水防渗保护措施严重不足,也并未制定相应的防水防渗施工作业规范。
主体结构施工不当所产生的局部和立面渗水等质量通病问题,会对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防渗结构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造成负面影响。
部分施工单位在应用膨胀补偿剂等外加剂的过程中,并不能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振捣需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抗裂性和防渗性能指标的检验检测结果并不准确,主体结构内部普遍存在渗水通道等质量通病问题。
在对地下室空间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并未全面检验和检查施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环境不稳定性因素,施工工序并不完善,因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质量大打折扣。
2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2.1 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为有效预防以上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在地下室主体建筑结构施工阶段内应用此项施工技术措施。
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建筑空间环境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需要重点观测此类新型化学涂料的反应速率,并对其固化膜的防水防渗性能进行重点检验检测,达到设计标准即可。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采用喷涂、刮涂以及刷涂等不同作业形式,但是需要根据地下室空间主体建筑结构的刚性和柔性防水层是否存在薄弱区域,并对细部施工作业区域进行重点处理。
每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覆厚度不能超过0.5mm,需要分层处理防水涂料的具体涂覆作业区域,可以选择分层垂直交叉的涂覆作业方法。
此类施工技术措施不会受到地下室空间容积和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其还具备经济适用性,防水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2.2 应用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区域和时间段内,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应用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平施工缝和变形缝等渗透问题容易出现的位置进行集中处置,逐步提升刚性和柔性防水层的止水效果。
遇水膨胀止水胶材料具备双重密封止水能力,它本身的外观呈现无定型的膏状,这样使得遇水膨胀止水胶可以适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基面接缝的防水工程中,还能够将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接缝位置进行瞬时止水处理,还能够将钢筋材料、地下室管线铺设区域、穿墙埋设点位中的薄弱施工节点进行集中处置。
遇水膨胀止水胶材料的实际用量并不多,其耐久性和安全性特征非常显著,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地下室空间的防水防渗结构设计方案,合理分配遇水膨胀止水胶材料,并对其膨胀系数和止水效果进行重点检测检验,逐步提升主体建筑结构上的水平和垂直施工缝防渗止水处理质量。
此类防水施工材料,其对应的采购和施工成本都低于传统施工技术措施,其防水止水效果更加显著。
2.3 应用纤维混凝土技术
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现场中,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刚性防水层应用质量进行重点评测和检验分析。
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需要适当增减部分建筑原材料的应用比例,阻断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内部蜂窝现象,避免出现毛细血管式的渗水通道。
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并不复杂,但是需要重点监督和管控混凝土振捣和密实工序的施工作业质量,还需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过快的水分蒸发和开裂现象,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和质量检测分析。
纤维混凝土的混合料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以及耐久性,因此主要应用在地下室空间的主体支撑结构之中。
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的应用质量受限于钢纤维以及合成纤维的配合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作业现场中,各类质量通病问题屡见不鲜,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措施,并制定和完善不同刚性柔性防水层结构对应的施工方案,避免浪费新型防水涂料和止水胶等建筑材料,还需要规范防水防渗施工作业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汉良.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管理与裂缝处理[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7):131-132.
[2]张巧梅.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28-29.
[3]孙绍棋.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1(1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