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综合体建筑是一类融合休闲、娱乐、办公等的商业建筑,在实现盈利的
目标下,推动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作质量。

但由
于综合体建筑规模较大,人流多等特征,防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

本文
结合工程案例,对综合体建筑的防火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通道宽度
前言
商业综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经济拉动作用。

由于综合体建筑规模大及功能众多,在总体设计中,需要对建筑众多办公楼
和节假日酒店等功能的建筑进行合理的布置。

整体设计中,需要重视人行道的布置,使得人行主通道可以贯穿建筑的内部,并保障综合体建筑的人行畅通,进而
保障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工程概况
某综合建筑总建筑面积132300㎡。

项目地上部分西边为25层的综合楼,建
筑面积为49500㎡,东边是由8个多层建筑围合的步行商业街,建筑面积为25300㎡。

地下室为二层,地下一层由一个近7900㎡的大型超市和地下停车场组成,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兼战时人员掩蔽工程,地下车库总面积为39800㎡,停车
位816个。

综合楼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步行街为2-4层多层建筑,耐
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一层平面见图1。

图1 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设计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消防通道的设置、防火分区的划分、疏散距离的确定、疏散楼梯的设置、安全出口的位置、数
量及宽度等。

(一)加强消防通道、内街、疏散通道的防火功能
建筑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复杂多样,往往给消防扑救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如果在设计中对消防车道布置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将无法靠近建筑,无法进
行扑救。

因此在该项目总平面设计时,满足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下。

在一类综合
楼外围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并在综合楼北面、西面距建筑外墙10~15m处分别设置了7mx45m、7mx32m的消防登高场地;在综合楼裙楼的西侧、南侧距建筑
外墙5~10m处设置7mx41m、7mx47m的消防登高场地。

登高面均大于周长的
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登高面与建筑之间不设置妨碍登高操作的设施,为消防车能及时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由于该项目为狭长地形,东西总长473m,南北最窄处25m,最宽处131m,仅步行街东西总长就为280m。

《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6.0.1条:当建筑物沿街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
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2.3条:改建、新建两边建
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新建步行街长度可按街内有
无设施和人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街区的消
防车道。

第2.2.6条: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
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依据上述规范,该项目步行街设计为8
个多层建筑单体,通过集散广场、天桥连通,在满足规范要求下将商业街设计为
敞廊,同时尽量加宽商业街的内街宽度,既满足消防车的通达,又起到防火隔离
的作用。

(二)防火分区划分和防火分隔
防火分区是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该项目综合楼
三层以下为商业功能,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氛围,设置了中庭和自动扶梯。

商业步行街因无顶盖且每一商业单体均设封闭楼梯间,防火分区划分也很清晰;地下车库设有人防工程,有争议的是地下超市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定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时,地下商店营业厅每个防
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

据此规范,该项目地下超市需划
分为4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两个出口,依规范折算后疏散总宽度为47m(7900x0.7x0.85 x1/100),按梯段1.4m宽楼梯设计需34个疏散楼梯,楼梯
间采用实体防火墙,这样占用了大量商场内部空间。

防火分隔有三种形式:防火墙、防火卷帘和防火水幕。

由于该项目的商业性质,采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
影响商场的平面布局、空间的通透,也不便于经营;而如果使用水幕,用水量过大,不经济。

因而该项目仍采用特种防火卷帘的形式作为防火分隔,防火卷帘以
背火面温升为判断条件,耐火极限不低于3h,达到防火分区分隔的要求。

(三)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和疏散楼梯的设置
规范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商场平时人流可依靠电梯、扶梯以及水平方向通道等多种交通手段进行疏散。


火灾时,除消防电梯外所有电梯均应停用,平时使用的某些通道也会停用,此时
楼梯是唯一的疏散通道,因而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便成为防火设计的关键。


项目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设
置尽可能地在商场四周外墙设置封闭楼梯间,这样可自然采光,省去前室。

因疏
散距离不满足必须在商场内部设置楼梯的可将楼梯成组布置,使两个防火分区共
用楼梯,为商业留出灵活的空间。

为使在公建中疏散楼梯的设计更合理,建议相
关部门对剪刀梯宽度、出口数量如何计人疏散楼梯进行明确。

(四)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人数/百人×疏散宽度指标。

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
W=A xB xD xE(m)。

其中:w为疏散计算宽度(m)A为营业厅建筑面积(㎡);B为营业厅折算系数,地上取值0.5~0.7,地下取值0 7;D为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地下二层取0.8,地下一层、地上一二层取0 85,地上三层0 77,地上四
层及以上06;E为每百人疏散净宽度(m,百人),地下层取0.75或10,地上一二层取0 65,地上三层取0.75,地上四层及以上取1.0。

该项目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

在进行安全出口宽度计算中,若按《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
人员密度指标(1.35㎡/人,推车选购1.70㎡/人),计算出的结果远高于业主和
设计单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验取值。

通常为满足计算结果需要,于是对《商店
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营业厅面积的理解上就出现了偏差。

对此《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条文注释中已明确指出:“营业厅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
筑面积。

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人建筑面积内。

以上A、B、E值明确后,要想做到
设计的合理、准确,只需明确D值的取值。

现行国家规范没有区分商场尤其是各
类专业商场和综合商场之间的人流密度差异,而实际上商场的业态不同,人流密
度有很大差异,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浪费或不满足疏散寬度要求。

为避免此矛盾,一些省市针对大型商业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商业建筑的各种业态情况已有具体体现,建议相关部门是否可根据各地区发展的情况出台相应的规定,正确引导设计,以
免发生歧义。

(五)商场内的通道宽度
通常人们通过疏散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或安全出口,而在商业营业厅内,人
员是通过通道进行疏散的,这里的通道是指营业厅内由货架或柜台布置分隔出的
人行走道,不同于公共走道,它缺少防火防烟的保护,加之货架、柜台之间的火
灾蔓延,烟气扩散等不利因素,会大大增加了疏散时间。

通道宽度过宽会减少营
业面积,过窄又会影响使用和安全疏散。

虽然商业营业厅中的通道宽度在《商店
建筑设计规范》中已有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商业业态不同,造成一定的
矛盾。

近几年,一些地方已经制定了相应标准。

随着此类综合体的不断增多,建
议尽快制定相应标准,列出各种营业厅布局方式及通道设置情况,作出具体的通
道最小净宽度规定。

(六)加强诱导疏散设计和消防设施
1.为便于在夜间和烟气很大的情况下紧急疏散,在营业厅、疏散通道、安全
出口及楼梯间内加强诱导疏散设计,即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对于
地下商业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还应设置自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2.防排烟设计。

烟气是火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准确合理的防
排烟设计对保障人员安全疏散显的尤为重要。

3.防火门的设置。

正确选用防火门,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性,又可保证
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由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面积和规模大、人员集中,所以火灾危险性大、救援
困难,在进行此类建筑的防火设计时,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结合各地标准
要求,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特点进行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好的生
活购物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