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25课 跳跃:立定跳远》说课稿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25课跳跃:立定跳远》说课稿4
一. 教材分析
《跳跃:立定跳远》是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材中的第25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提高他们的跳跃能力。

通过学习立定跳远,学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善于模仿。

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充满活力,
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动
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
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特别是摆臂、起跳、落地三个环节。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跳跃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练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要
领。

六. 说教学过程
1.准备活动:通过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慢跑等,使学生身体逐渐
进入状态。

2.基本部分:
(1)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摆臂、起跳、落地三个环节的重
要性。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跳跃能力。

(4)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练习效果。

3.结束部分:通过轻松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慢跑等,使学生身心得到
恢复。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摆臂、起跳、落地等关键
环节。

通过板书,让学生随时了解和掌握动作要点。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协调性。

2.对学生的练习态度进行评价,关注参与程度、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

3.对学生的安全防护进行评价,关注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纪律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要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点儿整理:
一、立定跳远的起源和发展
立定跳远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

在我国,立定跳远
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代奥运会就有立定跳远的比赛。

随着体
育事业的发展,立定跳远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二、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1.站立姿势:两脚并拢,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臂前伸。

2.摆臂动作:双臂前伸,逐渐上摆至与肩平,然后快速摆动,带动身体
向前。

3.起跳动作:在摆臂的助力下,同时用力向前踏步,身体重心前移,双脚离地。

4.跳跃动作:双脚离地后,迅速收腹,膝盖向胸部靠拢,尽量向前伸展双臂。

5.落地动作:双脚落地时,膝盖微弯,身体重心下压,同时双臂向后摆动,以减少冲击力。

三、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1.基本动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辅助练习:进行摆臂、起跳、落地等环节的辅助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跳跃力训练:通过跳绳、跳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跳跃力。

4.组合训练:将立定跳远与其他动作组合,如跑步、转身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四、立定跳远的比赛规则
1.比赛场地:立定跳远比赛一般在沙坑或塑胶场地进行,长度为男子不少于7米,女子不少于6米。

2.比赛方法:采用单轮比赛,每位选手有三次试跳机会,取最好成绩。

3.评分标准:根据选手的跳远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得分。

五、立定跳远的锻炼价值
1.锻炼腿部肌肉:立定跳远需要用到腿部肌肉,长期练习可以增强腿部力量。

2.提高身体协调性:立定跳远需要手臂、腿部、躯干等多个部位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

3.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学生可以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4.增强心肺功能:立定跳远是一项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六、立定跳远的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从基本动作训练开始,逐步提高训练难度,使学生逐步掌
握立定跳远的技术。

2.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3.强调安全:在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时,教师要强调安全事项,确保学生
的人身安全。

4.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提
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

七、立定跳远的锻炼注意事项
1.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选择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穿具有弹性
的运动鞋。

2.做好热身运动:在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受伤。

3.保持正确的姿势:练习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导
致的运动损伤。

4.注意呼吸:跳跃过程中,保持呼吸均匀,避免憋气。

5.适当休息:训练过程中,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以上知识点儿整理,我们可以了解到立定跳远的历史、动作要领、训练方法、比赛规则、锻炼价值、教学策略以及锻炼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这些知识点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同步作业练习题:
1.立定跳远的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立定跳远的起
源?
2.以下哪个不是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A. 站立姿势:两脚并拢,双脚与肩同宽
B. 摆臂动作:双臂前伸,逐渐上摆至与肩平
C. 起跳动作:在摆臂的助力下,同时用力向前踏步
D. 跳跃动作:双脚离地后,迅速收腹,膝盖向胸部靠拢
3.以下哪个不是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A. 基本动作训练
B. 辅助练习
C. 跳跃力训练
D. 跑步训练
4.以下哪个不是立定跳远的比赛规则?
A. 比赛场地:立定跳远比赛一般在沙坑或塑胶场地进行
B. 比赛方法:采用单轮比赛,每位选手有三次试跳机会
C. 评分标准:根据选手的跳远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得分
D. 比赛项目:立定跳远只能男子参加
5.以下哪个不是立定跳远的锻炼价值?
A. 锻炼腿部肌肉
B. 提高身体协调性
C. 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D. 增强心肺功能
1.立定跳远起源于我国的古代奥运会。

()
2.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姿势、摆臂动作、起跳动作、跳跃动作
和落地动作。

()
3.立定跳远的比赛规则中,每位选手有三次试跳机会,取最好成绩。

()
4.立定跳远只能男子参加的比赛项目。

()
5.立定跳远是一项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
6.请简述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答案: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姿势:两脚并拢,双脚与肩同宽;摆臂动作:双臂前伸,逐渐上摆至与肩平,然后快速摆动,带动身体向前;起跳动作:在摆臂的助力下,同时用力向前踏步,身体重心前移,双脚离地;跳跃动作:双脚离地后,迅速收腹,膝盖向胸部靠拢,尽量向前伸展双臂;落地动作:双脚落地时,膝盖微弯,身体重心下压,同时双臂向后摆动,以减少冲击力。

2.请说明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

答案: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包括基本动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使学
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辅助练习,进行摆臂、起跳、落地等环节的辅助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跳跃力训练,通过跳绳、跳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跳
跃力;组合训练,将立定跳远与其他动作组合,如跑步、转身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1.某学校要举行立定跳远比赛,请你为这次比赛制定比赛规则。

答案:比赛场地:立定跳远比赛一般在沙坑或塑胶场地进行,长度为男子不少
于7米,女子不少于6米;比赛方法:采用单轮比赛,每位选手有三次试跳机会,取最好成绩;评分标准:根据选手的跳远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得分。

2.请你为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一份立定跳远的训练计划。

答案:训练计划包括基本动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使学生掌握立定
跳远的动作要领;辅助练习,进行摆臂、起跳、落地等环节的辅助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跳跃力训练,通过跳绳、跳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跳跃力;组合训练,将立定跳远与其他动作组合,如跑步、转身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通过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立定跳远的认识,提高他们
的运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