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19语用文化常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意大利《共和报》驻京办的某记者
说,污染和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很难解决。
地球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村落,谁家的炊烟都可能影响到对方,这恐怕就是之
所以外国记者引起对生态文明关注的根源。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织成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恐怕就是之所以生态文明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的根源 B.这恐怕就是外国记者引起对生态文明的关注的根源 C.这恐怕就是生态文明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的根源 D.这恐怕就是之所以引起外国记者对生态文明关注的根源 答案 C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来看,括号后文举例 说明外国记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故括号内以“外国人”为主语, 才能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据此排除 C、D 两项;材料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经济发展”只在第一段中提到,而括号后文都在强调“生态文明建 设”,故“经济发展”在前,“生态文明建设”在后更恰当,据此排除 B 项, 选 A 项。
12/10/2021
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躯庞大,给人一种行动迟缓、安全无
害的错觉,从而让人时常忽略了危险的存在——当灰犀牛被触怒发起攻击
时,却会体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终引发破坏性极
强的灾难。现在许多领域都将
比作“灰犀牛”。
答:
答案 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常被忽略的,一旦发生则破坏 性极强的事件”也可以给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2/10/2021
材料二
12/10/2021
12/10/202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研究生考试和中高考一样,承担着为国选才、为学校选拔优秀 生源的重任,承载着无数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作为组织、监管考试的相关 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必须把“万无一失”当作工作准则,贯穿到组织命题、 试卷印刷、试题保密、考场秩序、阅卷评分等各个环节,控制好每道试题、 每个经办人员、每个考场等细节,确保研究生考试在安全轨道上平稳运行, 力争做到零故障、零事故,这不是苛求,而是研究生考试的必然要求。
12/10/2021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外国人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关注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B.外国人关注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C.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像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 D.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 答案 A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 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根源”杂糅,可删去其一,排除 A、 D;二是不合逻辑,“外国记者引起对生态文明关注”表述有误,可改为“生 态文明引起外国记者关注”或“引起外国记者关注生态文明”,排除 B,选 C 项。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各高校进一步明 确了……”未然成已然,材料一提到这仅仅是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熊炎的建 议。C 项,“主要是因为……”强加因果,而且主要原因应该是“研究生考 试和中高考一样,承担着为国选才、为学校选拔优秀生源的重任,承载着无 数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D 项,“相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只有高度重视针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相关补救措施迅速跟进”针对的是研究生考试“在 试题方面出了问题,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且“确保研究生考试每 个流程不出现任何‘万一’”的前提是“每一个流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都 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以绝不在自己所在环节出问题的高度责任心和 ‘钉钉子精神’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12/10/2021
4.参照下面例句加点字对“黑天鹅事件”的概括,结合以下关于灰犀牛 的表述,在横线处填写关于概括“灰犀牛”的内容,要求语言准确、连贯, 不超过 20 个字。(6 分)
例句:从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信念却随着澳大利亚一 只黑天鹅的发现而崩溃。虽然连续飞过的 1000 只天鹅都是白的,但不能就此 判断第 1001 只天鹅也一定是白色的。著名经济学家塔勒布据此提出了“黑天 鹅理论”,常指世界上充.满.着.不.可.预.知.、.出.乎.意.料.却.又.极.具.杀.伤.力.的.偶.发.性. 事.件.,这些“黑.天.鹅.事.件.”往往深刻地改变着历史。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竭泽而渔:排尽湖 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杀 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杀鸡取卵”多用于口语, 常指具体事物;“竭泽而渔”多用于书面语,常指比较重大的事情。此处用 来形容“经济发展”,用“竭泽而渔”更合适。②遍地开花:形容好事情到 处出现或普遍发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此处说的是“森 林被乱砍滥伐的事件”,并非“好事情”,用“层出不穷”更合适。③迫不 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刻
12/10/2021
8.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才能确保考生考研、读研的利益?(6 分) 答:
答案 ①从相关教育部门的角度:改进培养方式,保证考试各环节零 故障、零事故;如考试过程中出现状况,要及时提供相关补救措施,确保 考生利益得到切实维护。②从考试相关工作人员的角度:拥有高度责任心 和“钉钉子精神”,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③从考生的角度:明确专业目 标,不能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要立足于自身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不要一味 追逐学历和文凭等。
12/10/2021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熊炎认为,“考研热”对研究生教育 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可以改进培养方式,进一步明确学硕与专硕之分,合 理引流,实现从‘漫灌’式学硕培养到‘滴灌’式学硕、专硕精准培养。” 他说。
人民日报在 8 月份也发表评论称,对于考生个体来说,学习动机将直接 影响学习效果。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两到三年的时间,没有明确专业目标的学 习不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成果,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缺乏竞争优势导致的
12/10/2021
12/10/2021
C.相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确保研究生考试在安全轨道上平稳运行,力 争做到零故障、零事故,主要是因为“万无一失”是组织、监管考试的工作 原则。
D.相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只有高度重视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相 关补救措施迅速跟进,才能确保研究生考试每个流程不出现任何“万一”。
答案 B
12/10/2021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考研报名人数也 逐年增多”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可知,2013~2015 年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减 少。
12/10/2021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针对近些年考研中出现部分考生盲目追逐热门专业,把读研当作“简 单地镀层金”等不良现象,各高校进一步明确了学硕与专硕之分,并进行了 合理引流。 B.研究生只有明确专业目标,摒弃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的观念,立足 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才有利于使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 “能力社会”。
12/10/2021
“就业难”;另一方面,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 提升,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能力社会”。由此 而言,在本科毕业的重要人生关口,审慎抉择,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 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
(摘编自《界面新闻》)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期颐,指人百 岁。人八九十岁称“耄耋”。
12/10/20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6~8 题。(12 分) 材料一 根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考研热”反映了青年人希望提高学历, 提升就业的竞争力,但也需要注意考生在考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倾向,如部 分考生报考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等。有关专家指出,读研是为了提升自身能 力,重在掌握真才实学。而不是为了简单地镀层金,否则到时可能两手空空, 事与愿违。
19 语用+文化常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限时:30分钟 满分:30分)
12/10/20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当工业化社会大踏步走来的时候,蓝天、白云、小溪、流泉却离人们越
来越远了,
式的经济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破坏环境的发展,是
在与子孙抢夺饭碗。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环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
12/10/2021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答题时,结合加点字“充 满着不可预知、出乎意料却又极具杀伤力的偶然性事件”“给人一种……破 坏性极强的灾难”等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2/10/2021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宫廷舞曲。曲原为西域乐舞,后经唐玄宗 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年间改用此名。 B.牺牲,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体全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 的叫“牲”。 C.期颐,“期”是期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指人 八九十岁,年事已高,指望儿孙赡养。 D.先,可作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先大母 婢也”中的“先”就是此意。 答案 C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提及生态文明。温家宝总理曾说“21 世纪将是一
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然而,这些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千秋大业的环保大计,
却被某些人在急功近利的发展过程中淡化了。蓝天变灰天,河水变浊流,森
林被乱砍滥伐的事件
。日益恶化的环境在提醒我们,生态文明建
设
。
12/10/2021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的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在
12/10/2021
每位考生的努力都不应被辜负。不少学生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辛苦 备考,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们最终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是一回事,但如 果在考试环节尤其是在试题方面出了问题,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对 此,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相关补救措 施要迅速跟进,确保考生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12/10/2021
不容缓”多指形势紧迫,“迫不及待”多指心情迫切,此处强调的是生态文 明建设形势紧迫,用“刻不容缓”更合适。④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 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额手称庆:两手在胸前相 握,举到额头,表示庆幸、庆贺。根据“人们将会为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伟大 目标”的语境,用“额手称庆”更合适。
流泉、秋虫、雨声、鸟鸣奏响一曲永恒的交响乐,人们将会为中共十七大提
出的伟大目标
。
12/10/2021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竭泽而渔 遍地开花 刻不容缓 弹冠相庆 B.杀鸡取卵 层出不穷 迫不及待 弹冠相庆 C.竭泽而渔 层出不穷 刻不容缓 额手称庆 D.杀鸡取卵 遍地开花 迫不及待 额手称庆 答案 C
研究生考试事关考生学业前途,每一个流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拿出 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以绝不在自己所在环节出问题的高度责任心和“钉钉子 精神”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万一”。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2/10/2021
6.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2012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680 万,尽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 长率较 2011 年下降,但考研报名人数同比增长率却出现上升态势。 B.201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接近 750 万人,但同比增长率较前一 年有所下降,考研报名人数也较前一年有所减少。 C.近三年无论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还是高校考研报名人数规模均 逐年扩大,“考研热”的现象较以往更明显。 D.参加“考研”是当前各高校毕业生毕业出路的一种有效选择,随着 2010~2019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整体呈现增加的态势,考研报名人数也逐年 增多。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