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巫溪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八上·罗湖期末) 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
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A . 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
B . 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
C . 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
D . 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
2. (2分) (2016八上·费县期中) 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色散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3. (2分)“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王亚平进行讲课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C .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D .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 (2分)(2018·赤峰)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 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C . 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像越小
D . 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6. (2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B . 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反射现象
C . 高楼大厦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 . 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7. (2分)(2017·河北) 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B .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 . 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
D . 固定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8. (2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
A . 固体、液体、气体
B . 液体、气体、固体
C . 气体、固体、液体
D . 气体、液体、固体
9. (2分) (2016九上·平南期中) 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 .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 . 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 .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 .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10. (2分)(2017·宜兴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固体中分子排列较紧密,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 .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11. (2分)(2018·港北模拟) 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 .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 . 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
C . 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
D . 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
12. (2分)(2017·平江模拟)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 .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 .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3. (2分) (2016八上·简阳期中) 在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升华
B . 液化
C . 凝华
D . 熔化
14. (2分) (2015八上·南昌期末) 如图是江西南昌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雨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D .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5. (2分)下列事例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 .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 . 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会“出汗”
C . 锅里的水烧开了
D . 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
16. (2分) (2015八上·阜宁月考) 炎热的夏天,把一盆-5℃的碎冰放在阳光下直射,冰逐渐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的温度()
A . 高于0℃
B . 低于0℃
C . 等于0℃
D . 无法判断
17. (2分)(2016·揭阳)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 .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 .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
18. (2分)(2017·肥城模拟)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 .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 . 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要吸热
19. (2分)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
A . 树木
B . 远处的房屋
C .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 小孩子的座位
20. (2分) (2018八上·左玉月考)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小华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的总厚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在这个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选择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
B . 小华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张纸的厚度
C . 一元硬币的厚度应该在1.5~2 mm之间
D .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
21. (2分) (2018八上·新洲期中)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 7cm/s
B . 8cm/s
C . 9cm/s
D . 10cm/s
22. (2分)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 . 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 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23. (2分) (2016八上·长沙期中) 门诊看病时经常要测量体温,体温计内部灌注的是液态水银(水银的凝固点为﹣39℃).若用一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体温计现在的示数为38.5℃
B . 被测人的体温可能是37.5℃
C . 在﹣39℃时,液态水银放热,状态不变,温度改变
D . 在﹣39℃时,固态水银吸热,状态改变,温度不变
24. (2分)(2020·泰安)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25. (2分) (2019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笔
D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二、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
26. (2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27. (2分) (2019八上·兴化月考) 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________(填写单位),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8. (4分) (2019八上·梅江月考) 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歌声通过________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________,现场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9. (2分) (2018八上·吉林期中) 如图甲所示,螺丝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30. (2分) (2017八上·汽开区期末) 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
(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
(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
(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_______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________.
31. (3分) (2017八下·滨海开学考)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画”,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糖画”是因为光在“糖画”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
32. (4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从而加快唾液 ________,而这种物态变化________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
33. (2分)看图说理:
(1)观察图甲,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观察图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三、作图与试验探究 (共5题;共30分)
34. (5分)(2017·丹阳模拟) 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5. (4分) (2017九上·重庆月考)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2) t6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 t2时刻与t3时刻相比,________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4)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9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判断: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6. (4分) (2015八上·安达期末) 下面是阳阳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
(1)如图,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阳阳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___(选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入射角30°45°60°
反射角30°45°60°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___的蜡烛.
37. (3分) (2016八上·长沙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了A、B两套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1)为了缩短加热时间,选择________(选填A或B)套实验装置好一些.
(2)如图乙所示,是A装置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沸点是101℃,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
(3)如图丙是使用B装置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象,从图象中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8. (14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酒精灯的玻璃是________ 态,酒精是________ 态.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萘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除采取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本实验还采取了其他三种方法使萘受热均匀,结合装置图说出其中一条措施:________.
(4)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填序号).
A . 水蒸气
B . 小水珠和小水滴
C . 萘蒸气 D萘液滴
(5)请为这次实验设计一张合理的表格.
(6)据图象(如图)可知萘熔化持续________ 分钟,萘是________(填“晶体”、“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39. (2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不准确.我们用下列办法检验: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将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稳定时为95℃,将这支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结果示数是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2)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至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三、作图与试验探究 (共5题;共30分)
34-1、
35-1、
35-2、
35-3、
35-4、
36-1、
36-2、
37-1、
37-2、
37-3、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39-1、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