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中心小学吴良才
有效阅读教学,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或进步最多的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
效措施。
有效阅读教学必须强调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
学目标的高度去思考;有效阅读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我控
制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效阅读教学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达成学习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教师要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亲切和霭的外在形象。
这种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
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
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微笑着面
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
再则,教师要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就要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教师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
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讨论交流。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就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
在影响语文课堂气
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首先应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探索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
的神态、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二、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探究式学习,可以创设更加丰富立体的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
在情境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激发和情感的渲染,从而在头脑中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就更容易
在教师的引导下向探究的目标前进。
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最终化为具体的问题,让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向。
首先,
教师可以借助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引起认知方面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
举出相关的实例,顺势提出问题,伴随着授课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就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阅读观察和推理能力,要让学生
在思维方面做到逻辑严密,严谨求实。
学习一篇课文,带着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学
生首先要把课文的内容读懂,读透。
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首先可以
对整篇内容进行大概的浏览,了解的基本的结构和文章的含义之后,再仔细的从头到尾细读
几遍。
在让学生精读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式的阅读活动。
在生疑、释疑的矛盾中,学生的
质疑能力不断加强。
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这样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综合的能力获得了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效的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勤
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
课文的题目进行解读并针对课文题目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文章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答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课文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
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的提问行为,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实施有效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适用现代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将分散的
文章串联,建立文章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整体、比较性地深入分析文章,理解文
章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导读部分,这能够有效地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指示目标,让学
生对单元内的知识有整体的把握。
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单元导语,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基
础水平,设计合理的单元导语教学,渗透学习目标,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
这样,通过
导语式教学,教师能够使学生对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整合性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应该深入教材,寻找教材整合的切入点,将零
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教学,在促使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比较
理解文章。
这样,不仅仅提升学生对文章体裁、词句、文意的把握,更提高学生对不同文体
相似内容的比较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敏感度。
单元总结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整体性的总结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引导
学生查漏补缺,明确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反馈。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总结性教学,增加学生
的参与度,锻炼学生总结、反思的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系统化处理知识
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分析、整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师可以
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分组,并为每小组布置特定的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思维
导图、口头讲述、表格整理等形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等
实践性活动形式将课文内容融合进行展示,师生共同对小组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评价,将学生
置于学习的主动位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进行自我
反思总结,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和思维能力,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从而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