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

第I卷(单项选择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就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
B.城市和乡村不属于地理环境
C.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D.人文地理环境是指所有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

完成2~3题。

2.决定气温分布基本格局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下垫面状况D.海拔高度3.造成我国山东与新疆降水不同的主要原因为(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海拔高度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制约性 C.整体性 D.平衡性5.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
A.气候 B.大气 C.水文 D.生物读自然带分布图,完成6~7题。

6.甲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7.引起图中各山地自然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高度
右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8~9 题。

8.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9.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
为城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山区聚落分布具有的明显特点是( )
A.密度大 B.规模较大C.相对分散D.空间形态规则11.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一万年)气候变化的规律是( )
A.气温波动下降B.先变暖再变冷
C.气温波动上升D.冷暖干湿交替
读“挪威雪线海拔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12~13题。

12.中国从16世纪到21世纪期间,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 )
A.1470年~1520年 B.1620年~1720年
C.1840年~1890年 D.1910年~1950年
13.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野象栖息地的最北界北迁
C.热带范围扩大 D.北方河流结冰期变长
14.下图为“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甲可能代表的是( )
A.冰川融化B.酸雨增多 C.物种灭绝 D.森林减少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③禁止CO2的排放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6.关于气候变暖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寒带变得温暖湿润适合人类活动
B.使南极冰川消融,增加淡水供应
C.使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增大,绿洲面积不断缩小
D.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气的保温效果增强
17.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18.寒潮来临时,北方农民常用熏烟的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的前进 B.熏烟能加热大气层,使大气升温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D.烟雾能反射地面辐射19.寒潮天气给北京带来的影响( )
①洪涝多发影响交通②感冒患者增多③大风可减轻污染④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20.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A.海洋水 B.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C.冰川水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1.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感到水资源不足,可持续的做法为( ) A.压缩经济发展规模B.开源、节流并举
C.大力开采地下水D.在冰川上大规模洒木炭,加大消融量,以增加水资源
根据统计美国每 7 秒钟迎接一个新生命,每 31 秒钟进入一名新移民。

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7 年年底发布报告称,美国人口总数为 3 、 03 亿左右。

结合左、右两图完成22~24 题。

22.美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乙中的第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 A.Ⅴ人口急剧膨胀 B.Ⅳ人口老龄化
C.Ⅱ人口增长停滞 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23.下列能正确反映美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机械增长较缓C.人口的自然增长较缓,机械增长较快 D.主要受国内移民的影响24.人口增长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B.减缓就业压力
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25~26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2
印度22.2 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
菲律宾14.4 澳大利亚8.3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6.移民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27.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
A.对迁出地来说,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B.对迁入地来说,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C.对迁出地来说,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压力
D.对迁入地来说,一定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28~29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④7亿之内
28
A.① B.② C.③ D.④29.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30.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3小题,共计40分。

31.(16分)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由⑥-⑧-④-⑤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

(6分)
(2)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⑩为_____________,此种变化是由于_________差异造成的。

(4分)
(3)⑦自然带名称是,气候类型是。

(4分)
⑷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2分)
32.(14分)读京津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管道运输。

(4分)
(2)影响北京到秦皇岛铁路线的走向呈弧形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

(2分)
(3)依据所学知识和图中条件,分析影响天津市发展的因素。

(结合气候、地形、交通、资源等方面)(8分)
33.(10分)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

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

(2分)
(3)两国针对面临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4分)

国:。


国:。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31(16分)
(1)热量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6分)
(2)温带荒漠水分(4分)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4分)
(4)南半球相应纬度为海洋(2分)
32.(14分)
(1)铁路,公路(4分)
(2)地形(2分)
(3)天津市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位于海河两岸,海河为其提供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附近有丰富的煤、铁和海盐资源;海陆交通便利。

(8分)
33.(10分)
(1)乙高增长阶段(或传统型;或高低高)(4分)
(2)少年儿童比重大(2分)
(3) (3)计划生育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鼓励生育(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