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BS版.数学.四年级.上》B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1课时数一数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 我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
2. 10个十是();50个百是()。
3. 7000等于()个十;8000是由()个百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填空。
(1)()个一万是十万
(2)一万一万地数,5个一万是(),13个一万是()。
(3)一个一个地数,六万零九后面的一个数是()。
2.看图填一填。
十万位上的“2”表示()个(),千位上的“2”表示()个(),()位上是“4”,表示()个(),百位上是“()”,表示()个()。
3.算一算,填一填。
(1)钟表上秒针跳动十万下大约需要()小时。
(2)十万天约是()年。
质疑探究知识点: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
1.判断:一个一个地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八后面第三个数是十万。
()
2.按要求接着往下数。
(1)一个一个地数:五万零八
(2)一百一百地数:九万九千七百
(3)一万一万地数:八万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在82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会变成八十二万。
(2)要把362.5变成三十六万二千五百,应在3625的后面添上()个0。
2.判断。
(1)一万一万地数,与一千万相邻的数是九百九十万和一千零一万。
()(2)一千里有100个十,十万里有100个一千。
()
二、拓展练习
一袋瓜子大约有200粒,一万粒瓜子大约有这样的多少袋?十万粒呢?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5和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十万零六。
A. 3
B. 4
C. 5
二、探究新知
1.填一填。
(1) 10个一万是(),10个()是一亿,一百万里有()个十万,()里有10个一百万,一千万是()个一万,一百亿是()个亿。
(2)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位是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右起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一个数由135个万、11个十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2.填数,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个亿=十亿
()个千=十万
一百亿=()个十亿
()个亿=一百亿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认识更大的数
找规律填数。
(1)五亿、()、二十亿、二十五亿、()、三十五亿。
(2)二千万、五千万、八千万、()、()、()。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填一填。
10个百万=()个千万
10个千万=()个亿
100个万=()个百万
100个百万=()个亿
知识点三:数位、数级和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写出下面各数中的“5”所在的数位和它表示的意义飞
(1)145870中的“5”在()位上,表示()。
(2) 2541870中的“5”在()位上,表示()。
(3)5134008700中的“5”在()位上,表示()。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64281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2)90704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3)3000002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2.一个六位数,个位上的数是2,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7,十万位上的数比百位
上的数少5,其余各位上都是0。
这个数是多少?
二、拓展练习
计算:(156789+789156+891567+567891+678915+915678)÷9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人□普查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万以上、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46007 读作:
73106 读作:_
五万零七百二十写作:
一万九千零三写作:
二、探究新知
1.读一读。
450000 读作:
3366790 读作:
34067807 读作:
123456789 读作:
2.写一写。
五千六百七十八写作:
五十六万七千八百写作:
三亿五千六百七十八万写作: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大数的读法
1.在下面各数中,一个“0”都不读的是()。
A.50020000
B.50002000
C.5000002
2.读数。
(1)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它的体重可达150000千克。
150000 读作:
(2)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面积为33760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337600 读作:
知识点二:大数的写法
1.人类一滴血里大约包含着五千万个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一滴血如果按照0.1毫升计算,约有四十万至一百万个白细胞。
五千万写作:
四十万写作:
一百万写作:
2.写出与下面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9999,()
(),40600,()
(),62599,()
(),30000,()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判断:一七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704050。
()
2.选择
(1)在数字6和8之间添()个“0”,就组成六千万零八。
A. 7
B. 6
C. 5
(2)下面各数中,读三个零的是()。
A.70707070
B.70070770
C.70700707
二、拓展练习
用三个3和三个0这六个数字按下面的要求组成六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国土面积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500 3689 3780 6237
1256 679 898 3561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大小,并用线画出比较时的关键数字。
92504○289060
50140○620300
103600○288900
63140○307300
2.填空。
(1)由2个千万、6个百万组成的数是(),读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2)一个人的血管总长度约为96000000米,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3)由4个百亿和9个亿组成的数是(),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1.判断。
比较203456, 50639, 49876, 54321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所以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54321>50639>49876>203456。
()
2.在○里填上“>”“<”或“=”
5666000○566999
678800○478800
489090○4870890
3.将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767670 6007066 6007060
知识点二: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1.把450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A. 450万
B. 45000万
C. 45万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5760000=()万
4500000000=()亿
10000000000=()亿
3680000=()万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在○里填上“>”“<”或“=”
1020000○1002000
394000○523000
102000○99900
2.写出大于99987的所有五位数。
3.把下列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
或“亿”为单位的数。
(1)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00000000岁。
4600000000=
(2)人类大约产生于2000000至3000000年前。
2000000=
3000000=
二、拓展练习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有几个写几个) 786420=78□420 ()
688310>□98310 () 245760<24576□()□620400<5720400 ()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5课时近似数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
5290 1009 557 794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200000=()万
30090000=()万
二、探究新知
1.判断。
(1)将2396179四舍五人到万位是:
2396179≈23000000()
(2)将85934四舍五人到千位是:
85934≈86000()
2.某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吨,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吨。
质疑探究知识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填一填。
9874951≈()万
9074000000≈()亿
90060000000吨≈()亿吨
895000千克≈()万千克
2.由5个十亿、8个亿和3个千组成的数是(),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精确到亿位约是()亿。
3.方框里应该填数字几?
54□9090≈541万
1□58374690≈20亿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把3996523四舍五人到万位约是399万。
()
(2)把302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302。
()
(3)3022285>30万()
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64000≈ 6628000≈
697010≈ 340820≈
二、拓展练习
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约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1课时线的认识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写出表示端点的字母。
(1)射线AB
(2)线段CD
(3)直线MN
2.判断。
(1)直线比射线长。
()
(2)射线PQ的端点为P。
()
(3)一条直线长12厘米。
()
3.先画一画,再回答问题。
(1)过一点画射线,可以画多少条?
(2)过一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3)过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4.小蚂蚁想把米粒从A点搬到B点,下面的四条路线中,第()条路线最近。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1.判断。
(1)因为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直线一定比射线长。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选择。
(1)一条()长6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知识点二:线段的性质
1.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最短。
2.小亮想去路旁A处的银行存钱,他怎么走能尽快到达银行?请你帮忙画一画。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一条射线比一条线段长。
()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2.如下图,对线段、射线或直线的条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5条线段、3条射线
B. 1条直线、5条线段
C. 3条线段、3条射线
D. 3条线段、2条射线、1条直线
3.量一量,画一画。
(1)量一量,A, B两点间的连线中,哪条最短?
(2)在A, B两点间任意再画一条连线,比较它和线段AB的长短
(3)我发现:两点之间()最短
二、拓展练习
线段AB长50毫米,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5AC = 2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毫米。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相交与垂直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在括号里填上“直线”“射线”或“线段”。
(1)组成角的两边的是()。
(2)一条()长39米。
(3)()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
二、探究新知
1.填一填。
(1)当两条直线()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正方形的邻边互相()。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2.在互相垂直的图形下面打“√”。
3.下面图中的线段、直线、射线会相
交的是()。
4.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认识相交与垂直
判断。
(1)数学书的两条邻边是互相垂直的。
()
(2)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3)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是相交的。
()
知识点二:用三角尺画垂线
过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知识点三: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下图中从点A到直线BE的线段中,最短的一条是()。
2.东东的爸爸准备从点A向小河修一条水渠,怎样修最合适?把线段图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修。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如图,直线a和b互相(),其中a是b的(), b是a的()。
2.如下图,在AB, AC, AD这三条线段中,最短的是()。
3.过下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画出它的三条高。
二、拓展练习
如下图,AB垂直于BC,且AB=6厘米,BC=8厘米,AC=10厘米。
(1)点C到AB的距离是()厘米。
(2)点A到BC的距离是()厘米。
(3)A, C两点间的距离是()厘米。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平移与平行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下面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A.风车转动
B.上下运行的电梯
C.用卷笔刀削铅笔
二、探究新知
1.判断。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垂直就一定平行。
()(2)下图中,AB与DH是平行线。
()
(3)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
2.选择。
(1)下面图形中,没有平行线的是()。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A.相交
B.互相平行
C.不相交也不平行
3.分别过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平行线
1.判断。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2)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它们就一定平行。
()
2.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有(),互相垂直的直线有()。
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
1.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2.运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补好下面的长方形。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下面图形中只有一组平行线的是()。
2.下图中有()组平行线。
3.找出下面各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二、拓展练习
你能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三个相等的小长方形吗?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旋转与角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请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2.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二、探究新知
1.将合适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锐角()直角()
钝角()周角()
平角()射线()
线段()直线()
2.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什么角?9时整呢?5时整呢?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1.选择。
(1)从3时整到3时30分,钟面上的分针转动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钝角D.平角
(2)从3时整到4时整,钟面上的分针转动形成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2.判断。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2)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知识点二:认识角之间的关系
1.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份,得到的是什么角?
2.体育课上,老师让小明向右转,每次转90°。
小明至少要向右转几次才能够转过一个平角?至少要向右转几次才能够转过一个周角?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任何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2)打开一个圆扇,如果两边打开直至重合,这时角成()角。
(3)钟面上,分针旋转三圈,时针所旋转过的角是()
2.请你分别画出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二、拓展练习
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几个直角?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5课时角的度量(一)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填一填。
(1)角的度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记作()。
(3)1周角=()°
1平角=()°
1直角=()°
(4)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度是()°;6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度是()°。
2.在下面的图形中,你都能找到多少度的角?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度量角的方法
已知∠1=100,写出其他角的度数。
知识点二: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1.填一填。
一个平角=()个直角
一个周角=()个直角
2.判断:如果已知一个300的角,那么利用它只能得到一个60°的角。
()
3.连一连。
钝角90°
锐角37°
平角180°
周角130°
直角360°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选择
(1)钟面上如果分针旋转半周,形成的角是()°。
A.90°
B.180° 0.360°
(2)早上5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A.150°
B.180°
C.210°
(3)下面的每组时间中,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A. 1:30和2: 30
B. 3:30和8:30
C. 9: 00和3:00
D. 10: 30和1:30
2.填空
(1)∠1和46°的角合起来形成一个直角,那么∠1是()度。
(2)∠1与∠2的和是184°,∠2比∠1的2倍还大34°,那么∠1=()。
二、拓展练习
如下图,若∠1=50°,∠2+∠3=90°,∠3+∠4=90°,则∠2=(),∠3=(),∠4=()。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6课时角的度量(二)
环节学案自主一、复习旧知
学习比较大小。
180°-136°○钝角
平角○71°+24°
180°+180°○周角
45°+35°○直角
90°-21°○90°+21°
60°+31°○锐角
二、探究新知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2.先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再量出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多少度。
3.动手画一画。
(1)用量角器画一个58°的角。
(2)用量角器画一个比直角小15°的角飞
(3)用量角器画一个比平角小32°的角。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用量角器量角
1.选择。
(1)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内圈“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内圈刻度“60”,这个角是()。
A.60°
B.180°0.120°
(2)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内圈“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内圈刻度“60”,这个角是()。
A.60°
B.120°
C.无法确定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再按要求分类。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2.算一算,下面各图中所标的角各是多少度?
3.画一个60°的角,你能想出几种画法呢?
二、拓展练习
小米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忘记带量角器了,老师让同学们画出下列各角,所以小米只能用一副三角尺来画这些角。
你们也来试试吧!
15°75°105°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各题。
25×25= 57×13=
45×20= 38×3=
127×3= 70×15=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他9月份大约共组装了多少辆自行车?
二、探究新知
1.填空。
(1)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237×34=()
2.列竖式计算。
(1)127的25倍是多少?
(2)18个340相加是多少?
(3)38乘107等于多少?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用竖式计算。
46×215 224×36
325×18 24×138
2.学校准备给巧个班发练习本,每班发144本。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知识点二: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下面的比筹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用竖式计算。
180×355 67×305
57×401 32×420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选择。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 125乘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3)508×40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
2.改错。
二、拓展练习
小亮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
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有多少名观众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1.列竖式计算。
34×200 199×50
72×401 420×33
2.下列各数可以近似地看作多少?
(1)一篇文章有592个字。
()(2)小强一分钟能打117个字。
()(3)希望小学有1328人。
()
(4)爸爸每月的工资是1863元。
()
二、探究新知
1.估算696×36时,应该把696看作()。
A.700
B.690
C.800
2.李老师带了4800元为班上的49名学生买运动服。
已知每套运动服93元,那么李老师带的钱()。
A.够
B.不够
C.无法确定
质疑探究知识点:估算的方法
1.根据估算的结果比一比。
44×234○10000
103×15○1550
8000○409×19
2.晓晓超市六月份前3天的营业额分别是589元、613元、598元,这个月的营业额大约是多少元?
3.玲玲读一本230页的故事书,每天读24页,11天能读完吗?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用估算的方法选择:409×28 =()。
A.11452
B.8364
C.83352
2.一个小区有25栋楼,每栋楼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38户人家。
如果每户人家每天丢1袋垃圾,这个小区每天有()袋垃圾,一个月大约会有()袋垃圾,一年大约会有()袋垃圾。
3.甲、乙两地的公路长1357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98千米。
照这样计算,13个小时能到达乙地吗?
二、拓展练习
下面的方框里可以填几?
198×□9≈16000
□04×82≈48000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选择。
(1)计算器的开机键是(),关机键是()。
A. OEE
B. CE
C. ON/C
(2)计算器上的四则运算键有()。
A.+-×÷
B.+-×
C.+-×=
(3)计算器上的数字键有()个。
A. 11
B. 9
C. 10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3.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
(1)46个13的和是多少?
(2)486乘29等于多少?
质疑探究知识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把计算“262×97”的过程填人下表。
2.用计算器计算。
154068+534700=287300-196600- 432000+56800=165×280=15840÷66=1250×620=154386÷953=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计算“376×39”时,先输入(),然后输入(),接着输入(),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就是计算结果。
2.一个学生用计算器算题,在最后一步应除以10,但他错误地按成了乘10,因此得出的答案是500。
正确答案应是()。
3.用计算器算一算。
用0,2, 3, 5, 8这五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然后用计算器算一算它们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二、拓展练习
小安要用计算器计算“1490×73",但是计算器的0键坏了。
你还能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请把你想到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有趣的算式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算一算,我规律。
12×13= 12×65= 12×26= 12×78=
12×39= 12×91=2.算一算,找一找,写一写。
2×5=
22×55=
222×555=
2222×5555=
22222×55555=
222222×555555=
2222222×5555555=
22222222×5555555=
质疑探究知识点:有趣的算式
1.根据你的发现,把其他的算式补充完整。
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37037×12=()
37037×15 =()
37037×()=666666
37037×()=777777
37037×()=888888
2.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按规律写
出最后一个算式
6×7+2=()
66×67+22=()
666×667+222=()
()×()+()=()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用计算器算一算,再找规律完成后面两个算式。
21×9=()
321×9=()
4321×9=()
()×9=()
()×9=()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444444444
12345679×()=666666666
二、拓展练习
奇妙的算式。
12×18 =216
33×37=1221
54×56=3024
72×78 =()
65×65=()
23×27 =()
94×96=()
24×26=()
32×38 =()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
第四单元运算律
第1课时买文具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36÷4×8= 6×6÷9=
42÷7×3= 28+9-1=
65-15+23= 47+20-18=
35÷5×9= 7×6÷3=
二、探究新知
1.填空
(1)在计算“45÷5+36×4”时,()和()可以同时计算
(2)在计算[34×(54-52)÷4时,应该先算(),再算(),最后算()。
(3)如果把算式72×5+240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那么算式应改为()。
2.算一算。
12×[128÷(34-30)〕
205×6-150÷6
216+96÷3×3
(375+185)÷(4+3)
(960+420)÷(25-20)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算一算。
25×4+32×18
108-24×3+62
2. 12条牛仔裤3%元,8条休闲裤216元。
一条牛仔裤比一条休闲裤贵多少元? 知识点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选择。
(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A.相同
B.不相同
C.无法确定
(2)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A.+
B.÷
C.×
2.计算。
(240+36)÷(22-18)
120+480÷(43-39)
(137-87)×12÷5
知识点三: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计算。
[200-(48+64)]+8
126÷[32-(98-68)]
32×[(156-114)÷2]
18×[(358一216)÷2]
[175-(49+26)]×23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算一算。
273+565÷5-96
(475+325)×24一4
[(81-56)×19-125 ]×14
45×[(290-95)÷5]
2.在360+50×2÷4中,按要求先加括号,再计算。
(1)按加法、乘法、除法的顺序计算。
(2)按乘法、加法、除法的顺序计算。
3.把每组中的几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
算式。
(1)4×6=24 6÷3=2 24-2=22 综合算式:
(2)8×3=24 30-24=6 6×24=144
综合算式:
二、拓展练习
在下面的式子中添上“+”“-“×”“÷”和“()”,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4 4 4 4=2
4 4 4 4=2
4 4 4 4=2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脱式计算
120+480÷(43-39)
(33-18)×(24+34)
3020-7344-4
二、探究新知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303+786=()+303
34+71=()+()
25×976=976×()
45×()=55×()()×()=c×d a+()=c+a
质疑探究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
1.填一填。
425+14=14+()
899+344=()+()
23+()=57+()
a+b=()+()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交换律进行验算。
275+461 591+178
知识点二:乘法交换律
1.填一填。
32×126=()×32
16×125=()×()
36×()=45×()
a×b=()×()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交换律进行验算。
35×28 57×108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用交换律填一填。
65+145=()+65
123×52=()×()
a×15=()×()()×()=36×27 ()+21=()+a ()×c=()×a
2判断。
25×6+5=6×25+5()
25×4=4+25()
65-35=35-65()
24=8=8=24()
3.用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换律验算。
358+682 35×333
二、拓展练习
在一次小队活动中,小胖和同学分工统计了世博会上一个小时内参观下列三个场馆的人数。
台湾馆:358人香港馆:537人
澳门馆:442人
如果要计算这一个小时内,参观这三个场馆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列出多少个不同的算式?(只列式不计算)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加法结合律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6十79 109+78
876+24 113+67
二、探究新知
1.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的运算律吗?符合的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253+A=A+253()
139+72+25=39+(75+25)()
560+210=210+650()
147+(53+B)=(147+53)+B() B+C+D=B+(C+D)()
2.请标出计算错误的步骤,并改正。
(1)31+33+39+37
=31+39+33+37
=70+70
=140
改正:
(2)436-143-43
=436-(143-43)
=436-100
=336
改正:
质疑探究知识点:加法结合律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一填。
37+124+76=37+(□+□)69+28+31=69+□+□
172+58+42+28=(□+□)
十(□十□)
2.简便计算。
155+256+45
236+189+64
36+64+36+64
11+12+13+39+38+37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根据加法的运算律在□里填上合
适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145+47)+53=14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69+258+142
23+44+56+127
二、拓展练习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3+5+7+…+17+19
2+4+6+8+…+18+20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乘法结合律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字母。
82+56=56+□
a+b=b+□
(38+49)+51=38+(49+□)
(a+b)c=□十(□+□)
二、探究新知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5×2×5=35×(2×)
(60×25)×4=60×(×4)
(125×5)×8=(×)×5
(3×4)×25×6=(×)×(×)2.连一连。
45×18 18+(5.5+45)
4×45×25 125×8×2
125×16 45×(25×4)
45+18+55 18×45
3.菜场进了56箱鸡蛋,每箱25千克,每千克鸡蛋8元。
总共花了多少钱?
质疑探究知识点:乘法结合律
1.先填空,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75×28 =28×,应用了()。
25×74×2=(25×)×,应用了()。
25×(8×44)=(25×)×,应用了()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14×2
28×25×3×4
32×125
3.同学们排队做操。
每班站成4路纵队,每路纵队有12人,学校有25个班(人数相等)。
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选择。
(1)36×4×5的简便计算是()。
A. 36×(4×5)
B.(36+4)×S
C.(36×4)×5
(2)8×278×125=278×(8×125)=278×1000=27800,计算这道题目时,所用简便方法的依据是()。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下列算式中,只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A.78×25×4=78×(25×4)
B.25×78×4=(25×4)×78
C.25×78×4=78×25×4
D.4×78×25=78×(4×25)
2.简算。
(1)33×15×2
(2)25×7×4×3
(3)25×24
二、拓展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32×25 64×55×125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5 24×5
25×8 15×7×4
25×3×4 8×6×125
二、探究新知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在圆圈里
填上合适的符号。
(10+7)×6=×6+×6
7×48-7×52=×(○)
8×(125一9)=○○
66×28+66×32+66×40=(++)×2.在同行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打“√”。
35×(9+1)35×9+35
(25+7)×4 25×4×7×4
(23+47)×30 23×30+47×30 2×(6+5)2×6+5
30×60+60×50 30×(60+50)
质疑探究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1.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27×18+73×18
=100×18×18
=1800×18
=32400
4×(25+10)
=100+10
=110
2.简算。
38×39+38
75×8+25×8
98×25
426×101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下面几组式子中,哪组式子的计算较为简便?请在算式后面的括号里打“√”(1)(36+64)×13()
36×13+64×13()
(2)135×15+65×15()
(135+65)×15()
(3)(100+1)×45()
100×45+1×4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2×37十32×63
38×39+38
125×88
46×102
99×9+99
二、拓展练习
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
两队合作8天完工,这条水渠共长多少米?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1课时去图书馆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选择。
(1)淘气从家到学校,先向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北走了一段路,然后又向西南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
淘气走的路线是()。
(2)陈阿姨从家出发,先向东走200米,再向南走50米就到了超市。
她购物后沿原路回家,应()。
A.先向北走200米,再向西50米
B.先向北走50米,再向西200米
C.先向南走50米,再向东200米
2. 22路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出发向南行驶4千米后,再向东行驶2千米,然后向西方向
行驶2千米后到达终点站。
(1)请根据以上描述,画出22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千米)
(2)描述22路公共汽车回程时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质疑探究知识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看图填空。
(1)从学校到幸福村的路线是:先向()方向行驶()站到光明桥,再向()方向行驶()站到幸福村。
(2)从学校到人民广场的路线是:先向()方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方向行驶()站到体育馆,最后向()方向行驶()站到人民广场。
2.张天上学的路线是:从家出发先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然后向东走200米,最后向南走50米到达学校。
(1)请画出张天上学的线路图,并注明各段的距离。
(2)张天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看图填空。
(1)小丽从家向()走()米,再向()走()米到达学校。
(2)小刚从学校向()走()米,再向()走()米回到家。
(3)请你说一说小明从家到小丽家的行走路线。
二、拓展练习
下图中每段表示10米,军军从书店出发,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他现在距离商场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