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大爱的山村女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撒大爱的山村女教师
作者:朱俊聪
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5期
文/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朱俊聪
在川南宜宾县乡村,有这样一群女教师,她们默默地坚守在偏远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有的代课教师,一干就是
18年;有的从外地调入,扎根乡村30年;有的正值风华正茂,斗志昂扬。

她们用智慧支撑起教育的半边天,她们无
怨无悔,把爱的种子播撒在贫瘠山村孩子们的心田!
一位代课教师18年的坚守余艳老师自1995年高中毕业到宜宾县李场镇小塔小学代课至今,默默坚守了18年。

她把自己的青春无私献给了山区教育。

“每天与天真纯朴的山村孩子朝夕相处,我过得很充实,我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她多次婉言拒绝了私立学校的高薪聘请,也多次拒绝了丈夫劝她一同到沿海城市发展的想法。

她选择留下来的理由是如此朴实。

一个叫李小洁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用您的言行教育着我,您用母亲般的情怀关心着我,您不是我的母
亲但胜似母亲……”小洁的母亲两年前去世了,她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生活只得由年迈的爷爷照顾。

余老师每期给她
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过年时还将腊肉送到她家……余艳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赢得了学生由衷地敬重。

小塔小学校长严清勋说:“一个代课教师工作如此尽心尽责,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作为她的同事,不努力工
作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们要向余艳老师看齐!”
18年的辛勤耕耘和真情付出,换来了额头上的丝丝白发,也换来了家人的理解支持,社会的认可。

每当收到学生
的祝福短信,余老师心里就感到很满足。

30年如一日的执著今年53岁的凤仪乡小学宋敏老师,30年前,她带着对爱情的执着与憧憬,从自贡富顺瓦市调
到宜宾县南部边陲小镇——凤仪乡,从此扎根山区教育,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30年来,宋老师把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偏远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她把真诚的爱献给了山里的孩子。

在30余年
的教学生涯中,她不知多少次冒着严寒酷暑,踏着崎岖山路走村串户去动员失学孩子入学;不知多少次步行30余里到
当时的区里参加学科教研活动。

近30年的班主任经历,宋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装在心里。

8岁的苗族小孩杨志军,刚到凤仪小学就读时,其卫生、行为习惯很差,班里同学都不愿挨着他坐。

宋老师从这个孩子的一双手做起文章,每天小军到学校时,宋老师就教他
把手洗干净才能到教室。

通过半个月的监督,他的脏手黑脸改变了。

后来杨志军还担任了班上的卫生监督员。

任教几
十年,宋老师不知为多少个孩子送过文具书包和衣服,也不知为多少个孩子垫付过学费和医药费。

宋老师已年过半百,她拖着肿大伤痛的左腿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虽然自己精力有限,但宋老师壮心不已,要与
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比高低。

行走在支教的路上2007年从宜宾学院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黄睛老师,阳光自信,活泼开朗。

毕业当年,她
通过考试选聘到了白花镇小学校任教,担任班主任和英语、语文等学科的教学。

得知本镇村级小学缺英语教师,黄睛便主动申请到村小支教。

从2009年9月至今,她担任白花片碾子村小学、
黄塔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

每周抽一天时间从镇上走六七公里小路到村小上课。

几年来,黄老师没有一点怨言,既
要当镇小的班主任,上语文、英语课,还要上村小的英语课。

2011年6月黄老师所带的镇小三二班被国家教育部批准
命名为“卢德铭班”,这是宜宾市唯一一个以“双百”人物命名的班级。

村小虽没有镇小学那样高大的教学楼,更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但当她看见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听
到孩子们大老远喊“老师好”时,黄老师就下定了决心,要一直支教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