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平日的教育过
程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加强
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首先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
于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切实提高德育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下;学德育;教学策略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潜能
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备无穷无尽的潜能,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将德育教育的作用落实到
实处,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

要求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意志品格,遇到问题时不骄不躁,用良好的道德思想进行
处理,在冷静中解决问题,掌握处理事情的技巧,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二)体现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这一阶段
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真正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的祖先充满智慧,
德育与中国精魂有着直接关联,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进
行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是小学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
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许多优势,为传承中华民族的精魂奠定基础。

(三)树立正确三观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心思较为
单纯,在各种能力与思想方面都属于启蒙阶段,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受外界
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与重点教育,保证学
生今后的顺利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不够成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尚未更新教学思维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策略的主要制定者,对学生进行
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
蒂固的影响,只是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德
育教育可有可无,不愿意花费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考试科目才是教师
的教学重点,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难以充分凸显,与当前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二)德育教育方式单一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凸显,甚至影响到学生未
来的发展,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因德育教育教学方式过于
单一,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无法将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基础,当学
生丧失学习兴趣之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
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方式,适当采取激励机制,可能一个眼
神一个动作,就会影响到学生,将德育教育的作用落实到实处。

三、小学中展开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教师需要以身作则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是学生最崇拜的人。

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严格标榜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教导。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
仿能力,教师则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朴素着装,
语言要言简意赅。

另外,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不同的观念与看法,
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高度重视德育教育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与教师,都应
给予德育教育应用的重视。

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学生才会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
反思,明白德育教育在自己今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假如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不符合当前所提倡的以人为
本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不足应给予相应指导,
这也属于一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相互结合,以此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将其当做一种形式,而是将作用落实到
实处。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探究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对学生的日
常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当发现学生存在挑食的习惯后,教师对其进行相关教育,
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告诉学生浪费是不对的,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只有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多元化的
德育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传统单一的德育
教育方式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德育教育的作
用难以充分凸显。

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德育教育途径,在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目标。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德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心、知心、省心——心理技巧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A]. 麦耀图.教育教学
研究--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版第二辑)[C]. 2017
[2]新趋势·新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A].陈清林.国家教
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 2014
[3]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探究[A]. 宋丹,王勇,王晓娇,李倩,赵影.新课改背景下课
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 2017
作者简介:傅玉卿(1990.1—),女,汉,浙江义乌人,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