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卧床患者在局部穴位按摩预防压疮的护理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卧床患者在局部穴位按摩预防压疮的护理体
摘要:目的:探讨经穴按摩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压疮危险因素中度危险以上的骨科卧床病人循经取穴,手法按摩,统计压疮的发生率及病人舒适满意度,与2014年进
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病人舒适满意度80%。

结论:经穴
按摩预防压疮经临床验证有效,且简便易行,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经济负担
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压疮;经穴按摩;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
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保护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传统的护理
方法为勤翻身,勤观察,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但在
临床患者由于骨盆骨折,牵引,手术等限制翻身,导致压疮发生的几率非常大,本院从2015
年2月-2016年3月,对32例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应用局部穴位按摩进行干预,经过采取积极
的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疗效满意。

我科从2015年2月起根据中医腧穴近治作用和远治作用的原理,在身体非受压部位循经取穴,实施手法按摩,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穴位按摩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卧床病人预
防压疮的难题,而且病人舒适度大幅度提高,对融洽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而成,而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
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每一个穴位除可以治疗局部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病症外,还可以治疗
同一经络远距离组织器官的病症,穴位按摩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驱
湿除寒,驱淤散结的作用。

一、护理措施:
1、我科首先对住院患者中的高危人群按照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当评分标准达到15—
16分,具有低度危险时,我们即将该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同时对该患者针对预防压疮结合护
理常规,及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和适合的经穴按摩方案,对其进行重点护理,从入院初期
即对该患者进行有效的穴位按摩。

根据卧床病人体位,在压疮好发部位的同一经络,在身体
非受压部位,循经取穴5个,也可视病人情况随时增减。

对下肢骨折病人,指导患者利用4
点或3点支撑法(双上肢、双下肢和头共5点)抬高臀部,以缓解局部的压力,也便于取穴;对脊柱骨折或手术患者给予轴线翻身暴露受压部位;骨盆骨折的病人给予气圈垫于臀部,以
减轻身体局部压力,再根据受压部位,循经取穴,实施按摩。

对完全制动的患者,增加按摩
穴位和按摩时间,以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2、病人入院或手术后取被动体位者,待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在压疮护理常规的基础上,
循经取穴5 个,每穴用拇指指腹逆时针环揉按压1min,力度以皮肤微热,患者感觉酸、麻、胀、痛为宜,然后逆向经络(足三阳经从下到上,手三阳经逆心方向)推拿10min,每次共
15min。

入院后或手术后前5天每日早中晚各1次,5天以后可改为早晚各1次直至解除被迫体位。

(二)实施效果:
通过我科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对住院患者中高危人群中的卧床患者32例在临床护理中实施穴位按摩以预防压疮的病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压疮。

穴位按摩在临床护理中的
开展不仅疏通经络,预防了压疮,而且由于某些学位的独特功效,还起到了安神醒脑、强身
健体、预防便秘、缓解肌肉酸痛等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融洽
了护患关系。

穴位按摩预防压疮是对护理常规的完善和补充,它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
经济负担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王冷,压疮的管理(一)【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2]李小青,李金辉,罗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的最新进展.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8,
23(2):428.
[3]邱建华,周海英,郭清凤,等.艾灸预防压疮.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46-447.
[4]林丽娥。

褥疮护理的进展【J】。

华夏医学,1998,11(4):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