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范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范文
一、机构设立
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旨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该小组由以下成员构成: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改进内容
所有改进内容均严格遵循二级等级医院的标准执行,具体涵盖以下两大方面:
(一)医疗制度与医疗技术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1. 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包括但不限于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对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 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深化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提升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确保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的严格执行。
4. 全面推进全员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达标率。
5. 完善技术准入制度,做好新技术审核准备和申请工作,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二)病历书写
责任人:各科科主任
1. 组织科室成员深入学习并领会《___市病历书写规范》及___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确保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清晰可辨。
3. 强化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 监督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确保医疗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 严格要求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 规范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书写,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充分保障。
7. 评估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菌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是否有记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和记录情况,手术治疗期间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以及处方的合格率等。
8. 监督医保病人的治疗和审批是否按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转院手续是否按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9. 确保归档病历的及时上交和项目的完整性。
10. 监督医技科室对病人的检查时效、报告的准确性以及随访情况。
三、改进措施
1. 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临床和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和监督。
2. 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策略,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3.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机制。
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进行检查,医务科、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处理情况。
4. 定期组织“三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5. 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与领会。
科主任作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需指定病历质控员负责科室病历的质量自查、评价工作,并按时上报自查结果。
6. 在调解重大医疗投诉、纠纷过程中,要求当事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或当事人积极参与。
四、检查与奖惩
1. 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科室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医务科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计划及进一步实施检查质控。
2. 每月的归档病历由医院各科室的病历质控员进行交叉检查评分,医务科进行定期抽查复核,确保病历质量。
3. 每月由院长主持召开质量控制及医疗安全等内容的会议,听取基层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4. 建立院科沟通机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罚意见进行及时沟通交流,重大问题可由业务院长或院长直接处理。
丹东市公安医院
___年1月20日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范文(二)
一、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改进内容概述
所有改进工作均严格遵循二级等级医院的标准执行,具体涵盖以下两大方面:
(一)医疗制度与医疗技术
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直接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1. 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包括但不限于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等,确保医疗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2. 加大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及重要岗位的监管力度,以提升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3. 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提升全体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与改进意识,确保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常规的严格执行。
4. 实施全员培训策略,确保医务人员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达到既定标准。
5. 完善技术准入机制,为新技术审核及申请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病历书写管理
直接责任人:各科科主任
1. 组织并加强《___市病历书写规范》及___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强调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确保字迹清晰可辨,内容全面准确。
3. 提升体检工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 强化上级医生查房工作的及时性,规范记录内容,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 加强对日常病程记录的监督与管理,确保记录内容的全面性与及时性,包括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等。
6. 规范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书写,确保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充分实现。
7. 审查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菌素的使用、更改及停用情况,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8. 严格执行医保病人的诊疗与审批流程,确保转院手续合规。
9. 督促及时上交归档病历,确保病历项目的完整性。
10. 监督医技科室对病人的检查时效、报告的准确性及随访情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改进措施
1. 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操作规范及常规,加强对临床和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及监督。
2. 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策略,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
同时,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监管力度。
3.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及反馈机制。
定期由科室质控小组及医务科、护理部进行检查与通报。
4. 定期组织“三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5. 强化各科室对《病历书写规范》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与理解。
明确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设立病历质控员负责病历质量的自查、评价及上报工作。
6. 在调解重大医疗投诉、纠纷过程中,要求当事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或当事人积极参与。
四、检查与奖罚机制
1. 每月由科室质控小组对科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并上报医务科进行分析总结及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 每月的归档病历抽查工作由医院各科室的病历质控员进行交叉检查评分。
医务科则对归档病历进行定期抽查复核,特别是住院___天以上的病历。
3. 每月由院长主持召开质量控制及医疗安全等内容的会议,听取基层医务人员的意见与建议。
4. 建立并完善院科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与共享。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范文(三)
针对提供的内容,进行严谨、稳重、理性、官方的改写如下:
为确保本科室病历管理的规范性与高效性,现对本科室病历实施实时、全面的质量控制,旨在显著提升病历质量。
五、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与质量控制
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展现高度独立性,其个人素养与医疗技术水平直接关联并显著影响医疗质量,成为质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的基石。
因此,质控工作需着重强调各级各类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秉持“患者至上、质量为先”的核心理念,严格执行以核心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策略的有效落实。
六、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框架
(一)基础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涵盖了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管理制度、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及信息管理等多个维度,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石。
1. 制度建设:全面构建并持续优化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流程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等关键要素。
2. 人力资源管理:依据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服务的优质化,同时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服务临床:强化医务科、质控科、病案室、护理部、院感科、药学部等职能科室对临床一线的服务与支持。
4. 服务流程优化:致力于提升服务流程的安全性与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环节质量管理
1. 岗位职责履行:每位员工需自觉、认真地履行岗位职责,这是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应主动接受监督与检查。
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作为环节管理的核心,需加强自我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科主任、护士长作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
3. 重点环节与薄弱环节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核心制度与条款的落实、病历质量的提升(确保及时、规范、准确书写并按时归档)、医患沟通记录的完善、急诊急救工作的强化、值班制度的严格执行、执业资格的严格审核以及中医特色科室与重点科室的质量提升等。
(三)终末质量管理
终末质量管理涉及临床路径管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考核奖惩机制
(一)科室质量考核
依据科室性质,将质量检查标准细分为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职能科室、辅助科室、输血科及急诊科六大部分。
(二)考核办法
1. 月度检查与奖惩:医务科、质控办、病案室每月联合进行全院性医技科室大检查,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实施奖惩措施,以激励科室持续改进。
2. 年度考核:基于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由医务科负责统计汇总临床科室及相关部门完成情况,实施年度考核,对未完成指标者责令整改。
(三)病历质量考核
1. 月度检查与奖惩:每月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惩,确保病历质量稳步提升。
2. 优秀病历奖励:设立优秀病历奖励机制,对书写质量优异的病历给予表彰与奖励。
3. 归档病历管理:明确归档病历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对未达标的病历视为无效归档,并追究相关责任。
八、执行日期
本办法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