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突出美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高年级学段开始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美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美术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美术主题,并注意美术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线精细地进行表现的能力;
2.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3.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4.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欣赏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美术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根据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通过查资料,知道山水、花鸟画的由来,并了解国画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水墨特有的美;
4.通过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5. 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用拼贴添画的方法表现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2.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通过查资料,知道山水、花鸟画的由来,并了解国画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水墨特有的美;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第6课台历、挂历的设计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自己制作台历、挂历,并赠送给老师;
2、第16课雕塑之美
学习后制作雕塑或撰写有关青岛市现存雕塑的调查报告
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如: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思、加工能力电教辅助教学:
1、教学光盘
2、电子课件
3、上网适合学生学习、教学使用得当的网站;
评价的改革: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四、评述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五、拓展过程
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札记选取几个有趣的齐白石的生平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马上希望进一步了解更多的齐白石的生平;对他的生平的了解为欣赏他的绘画作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教学难点:
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课件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 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讲评作业
札记看上去简简单单的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是画家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制作出来的;孩子们所要学习的就是马迪斯的不懈追求的艺术精神和大胆使用色彩的观念;
第三课精细的描写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课件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 对比:
课件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哪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 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写生
将自己的钥匙、文具等具有细小特征的物品在桌面上摆好,进行精致的描写;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札记:
第四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山示课题:色彩的对比
讲授新课:结合图片分析: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一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
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资料: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年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二、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札记:
第5课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课件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课件:小资料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1899年,德兰在卡里耶尔的工作室第一次见到马蒂斯,他与马蒂斯一起作画,并和布拉克、毕加索一样,经常去巴黎拉维尼昂街的"洗衣船",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纪尧姆·阿波利奈尔.1905年夏天,他和马蒂斯在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边境一带一起画风景;出自对高更和凡高的推崇,德兰在风景写生中直接使用高纯度的色彩作大笔触的平涂,从而逐渐摆脱了青年们当时都十分热衷的点彩画法;没有任何新思想和在20世纪初流行的敏感的新潮会使他感到陌生.毫无疑问,是德兰首先发现了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想象的浓郁味道和民间艺术的丰富,也是他找到了欣赏古代西耶纳画家和阿维尼翁画派画家的理由.不过,安德烈·德兰首先是野兽派的先驱.如同他的朋友弗拉芒克一样,他当时使用的是分段的色块,快速的曲线和生硬的颜色.不过,他的手法不那么粗野,笔下的曲线更为典雅,色彩也更为和谐.他所采用的主要颜色是绿、兰,以及从玫瑰红到深紫的所有紫色.在他的油画中,人们看不到由于反映强烈本能而疏忽相撞的笔触,看到的是证明深思熟虑的精湛技巧的比例、色彩关系.1906年,他接受画商安布鲁瓦兹沃拉尔的委托,到伦敦画莫奈曾经画过的泰晤士河风景;德兰使用明亮而鲜艳的纯色去画多雾的泰晤士河,但却使人毫不怀疑:“这就是伦敦”;在装饰画方面,德兰也具有非凡的才能,曾经为俄国芭蕾舞团画过舞台设计;他懂得颜色的全部魅力,但他始终关心
着形和结构.他创作过几幅野兽派最杰出的作品:威斯明斯特大桥,海德公园一角以及科利乌尔和埃斯塔克风景,大西洋渡轮上的妇女;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 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小结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札记:
第6课台历、挂历的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作业:
根据自己组的研究,制作一份关于人们过去和现在利用台历和挂历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研究,你了解到: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学校各专用教室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
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确定制作方案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札记:
第7课衣架的联想2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2、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衣架、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放教学课件;提问:
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一件作品说一说理由;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画设计图;
第二课时:
一、观察与想象
1、猜猜是什么课件逐步出示老师带来的衣架、裤架,每一个局部请学生猜猜是什么
2、观察这些特殊的衣架的结构,理解这些衣架的设计设计服务与生活;
3、想象第一步:出示一个衣架,在投影上演绎各种角度造型,“测试一下你的创意指数”说出你的联想;
4、想象第二步:两个衣架组合教师组合——学生组合——共同联想;
5、想象第三步:不同衣架组合,各组拿出自己的衣架,小组内活动,每组选出一个最佳创意交流;
6、想象第四步:添加辅助材料后又有什么新的联想看看小组内带了哪些辅助材料寻找一下新的创意;
三、创造表现
1、课件展示各种学生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的表现方法你还受到了哪些启发
2、猜猜其中有些作品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你准备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4、学生创作:
要求:·2-3人为一组合作
·寻找最简单的方法
·分工合理,合作有效
5、教师参与和辅导
四、展示和评价
1、根据作品特色选择绳子和挂钩,把作品展示出来
2、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3、参观展示,评价他人作品;1、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3、鼓励“奇思秒想”;
五、展示作品
六、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札记:
第8课拼贴添画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
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
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4.学生尝试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剪纸作品撕纸作品、彩纸撕贴画;
你觉得这些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组织学生汇报;
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传授方法,师生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