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小岩沟矿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盂县小岩沟矿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分析
作者:王剑迥,牛旭伟,彭国亮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年第4期
王剑迥1,2,牛旭伟1,2,彭国亮2
(1.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小岩沟矿区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中下部,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侵蚀面之上,属一水硬铝石矿床。
呈似层状、透镜状、窝子状。
矿体厚度一般为2 m,厚度稳定。
矿石主要
成分为一水硬铝石,矿石自然类型为粗糙状、鲕状以及致密状。
矿石品位稳定,工业品级为Ⅴ级。
在论述上述小岩沟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两方面阐述了矿床开采
的技术条件。
关键词:小岩沟;铝土矿;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TD16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4.04.067
小岩沟矿区位于盂县县城70°方向14 km处的小岩沟—仙人乡东庄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
盂县牛村镇、北下庄镇和仙人乡管辖。
矿区西至小岩沟村,东至东庄,南至千峰岭,北至老石神。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盂县坳缘翘起带中部。
区域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上更新统,石炭系上统、中统,奥陶系中统。
区域构
造简单,仅发育几条走向近东西向的正断层,断层面倾角45°~80°,延长500 m左右,断距
不大,褶皱为一些平缓波状褶曲。
区域内无岩浆岩分布。
区域矿产较丰富,主要以煤、铝土矿、硬质耐火黏土矿为主,山西式铁矿、石灰石等矿产亦有产出[1]。
1)地层: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从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第四系地层出露广泛。
2)构造:区内构造简单,地层总体向南东倾斜,地层倾角一般3°~12°,局部可达28°,地层普遍有波状起伏。
矿区内分布有三条断层,分别为F1,F2,F3。
3)岩浆岩: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2 矿体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中下部,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灰岩侵蚀面之上,矿层下
界距奥陶系灰岩侵蚀面0~5 m,平均2 m,矿体受奥陶系侵蚀面控制,呈层状、透镜状、窝子
状产出。
矿体受含矿岩系底板古地形的控制作用明显,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
各矿体倾向各异,倾角一般3°~15°,在局部受地层起伏影响,倾角有所变大。
矿体厚度为0.52~10.9 m,平
均2.21 m,变化系数为57.16%,大厚度工程率1.27%,较稳定,矿体厚度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
矿体一般为一层矿,少数为两层矿、三层矿。
铝土矿的直接顶板为残坡积物或黄土、硬质耐火黏土矿、黏土岩以及铁质黏土岩。
直接底
板为山西式铁矿、硬质耐火黏土矿、黏土岩、铁质黏土岩和奥陶系灰岩。
夹石主要为黏土岩和
铁质黏土岩[2]。
2.2 矿石特征
矿区铝土矿矿石中矿物成分主要为一水硬铝石,次要为硬质耐火黏土矿物,少量氧化铁质。
其中一水硬铝石为浅褐-灰褐色,在矿石中呈细小薄板状,粒径约0.005~0.03 mm,微晶结构,浅褐色,局部铁染强烈处呈褐色,含量50%~90%,主要呈碎屑分布于矿石中[3],次为胶结物。
黏土矿物为灰褐-褐红色,多数粒径小于0.001 mm,分布于碎屑鲕粒之间及碎屑胶结物中。
氧
化铁质主要为褐色土状、薄膜状分布,少量粒状,粒径0.01~0.19 mm;零星散布,含量5%~6%。
矿石化学成分Al2O3含量多在55%~70%之间,SiO2多在6%~22%之间,Fe2O3多在1%~7%
之间,A/S多在2.6~9之间。
矿区铝土矿的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粗糙状、鲕状及豆鲕状和致密状三种。
主要矿石自然类
型为粗糙状,次要矿石类型为致密状和鲕状、豆鲕状。
粗糙状矿石呈灰白、灰黄色、浅灰色。
结构致密,断面粗糙不平,质地坚硬,体重大小不一。
致密状矿石呈浅灰-灰黄色,由碎屑、胶结物组成,矿物颗粒细小,矿石呈致密状,参差状断口。
在镜下除见碎屑、胶结物外,尚有少量鲕粒。
碎屑呈次圆状,形态多样,大小参差不一,0.2~ 0.7 mm之间较多见。
成分均为铝土矿屑,分布不均匀。
碎屑、鲕粒的长轴均呈定向分布,胶结物由一水硬铝石、黏土矿物组成。
鲕状及豆鲕状矿石呈浅灰-浅灰黄色,主要由碎屑、豆粒、鲕粒组成。
在镜下可见胶结物为黏土矿物,少量氧化铁质,豆粒、鲕粒绝大部分已脱落呈空洞,一部分鲕由高岭石微晶集合体
组成内核,边缘为一水硬铝石或黏土矿物薄壳。
碎屑成分为铝土矿屑、铝土质黏土岩屑,次圆状,长轴定向,具豆鲕状结构,层状构造[4]。
全区矿石化学成分平均含量Al2O3为61.56%,SiO2为13.69%,TiO2为2.27%,Fe2O3为
5.04%,S 为0.036%,A/S平均4.50。
矿区铝土矿石工业类型属于一水硬铝石型含铁低硫型铝土矿,工业品级为Ⅴ级。
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铝土矿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区内蓄水构造规模小,主要
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地表无较大水体,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间接顶板进水型、岩溶裂隙充
水矿床。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二类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5]。
3.2 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处于太行山南段的中低山区,地形切割一般,植被发育较差,地形有利于地表径流排泄,水土流失严重;矿床上部发育层状碎屑岩类夹碳酸盐岩,软硬岩相间,地层岩性较为简单;矿区内发育小型褶曲,断裂构造不发育。
矿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判定为中等。
4 结论
小岩沟矿区的铝土矿资源量较大,属中型矿床,矿石工业品级为Ⅴ品级铝土矿,工业加工
技术性能好,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交通便利,是一处适合开发的铝土矿矿产基地。
参考资料:
[1] 李启津,杨国高,侯正洪.铝土矿矿床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矿产与地
质,1996(1):122-126.
[2] 程东,沈芳,柴东浩.山西铝土矿的成因属性及地质意义[J].太原理工大学学
报,2001,32(6):576-579.
[3] 王翠芝,肖荣阁,贾琇明,等.山东淄博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J].地质与勘
探,2005,41(5):34-37.
[4] 马发思,戎秀伟.山西省临县刘家庄矿区矿石特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22(16):139-142.
[5] 代金拴.山西省平陆县杜家庄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山西建筑,2009,35(19):114-115.
(责任编辑石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