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语法自学修辞11 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修辞方法•比喻
比喻用与一个事物非同类而具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个事物,来写这个事物。
(一)构成比喻的条件
本体与喻体是非同类事物,它们具有相似点。
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汪曾祺《胡同文化》)
1.用“像”字的句子,未必是比喻句。
她温柔善良,就像她的母亲一样。
(同类事物比较相同点)
爷爷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和蔼可亲。
(同一事物前后比较不同点)
这天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
(表示猜测)
像他这样的老实人,怎么会欺骗人呢?(表示举例)
看到这张儿时照片,我就像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想象)
——都不是比喻句。
2.词的比喻义,不属于比喻修辞方法。
社会呼吁给小学生松绑,他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
——用词的比喻义。
(二)比喻的类型
1.比喻的主要形式
(1)明喻
出现本体、喻体,用比喻词“像”“似”“若”“好像”“仿佛”“犹如”等。
明喻的结构:本体+ 比喻词+ 喻体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明喻的变体:喻体和比喻词一起作本体的定语。
雷鸣似的掌声/ 死一般的寂静/ 如火一样的天气/ 像虎狼一般的通货膨胀(2)暗喻
出现本体、喻体,不用比喻词,用“是”“成了”“变成”等。
暗喻的结构:本体+ 是+ 喻体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当太阳沉没,广州就成了一颗夜明珠,灯光如海,千街闪烁。
(碧野《广州抒情》)
暗喻的变体——
偏正式
喻体修饰本体:
黄金时代/ 羊肠小道/ 风烛残年/ 铁石心肠。
本体修饰喻体:
时间的长河/ 记忆的沙滩/ 思想的野马/ 感情的漩涡/ 愤怒的火焰
注释式
喻体注释本体: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本体注释喻体:
沙漠之舟——骆驼/ 纤维皇后——丝绸
复指式
喻体复指本体:
大地母亲/ 时间老人 / 人老珠黄/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并列复句式
前喻体,后本体: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鼓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
前本体,后喻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借喻
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狂风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国际歌》)
2.比喻的其他形式
(1)逆喻
非变体的明喻、暗喻,喻体在前,本体在后。
真是怪味豆,甜酸苦辣,什么味道都有;真像眼前这生活。
/ 阳光下盛开的百花,就是您的笑容。
(2)反喻
用否定句式表现本体与喻体的不相似。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3)较喻
在相似点上,本体超过喻体(强喻)或者不如喻体(弱喻)。
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
/ 我的日子过得苦极了,连猪狗都不如。
(4)博喻
一个本体,有几个喻体。
看,(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5)约喻
一个喻体,有几个本体。
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杨朔《茶花赋》)
(6)回喻
本体和喻体,互相设喻,又叫互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课后练习
指出下面比喻句分别属于比喻的什么形式,并对它的结构作简要分析。
1.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荷塘月色》)
2.征服者是狼,被征服者是一群各自逃命的羊!(老舍《四世同堂》)
3.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4.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5.汽车一驰入吊萝山区,就看到一派生机旺盛的绿色……,仿佛一个大自然的画师,打翻了调色板,把一切强烈的绿色油彩倾倒下来涂染了山头。
(秦牧《吊萝山翠色》)
答案:
1.明喻。
本体“叶子和花”,喻体“笼着轻纱的梦”,比喻词“像”。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不是比喻)
2.暗喻。
本体“征服者”“被征服者”,喻体“狼”和“羊”,用判断词“是”。
3.暗喻的变体。
本体“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修饰喻体“镣铐”“枷锁”。
4.逆喻。
本体“党八股”,喻体“小瘪三”。
5.明喻。
本体“生机旺盛的绿色”,喻体“大自然的画师,打翻了调色板,把一切强烈的绿色油彩倾倒下来涂染了山头”,比喻词“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