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字词。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知识链接】1、《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著有《资治通鉴》
3、吕蒙(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吕蒙,字子明。

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卒,代领其军,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

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

不久病死。

4、孙权(182-252)即吴大帝,字仲谋。

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曾与刘备联合大破曹军,获赤壁之捷。

公元229-252年在位。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亲射虎,看孙郎;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鲁肃(172-217),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

【第一环节】预习导航,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卿()岂()邪()孰()遂()即更()2、初读课文,读准字间,读出停顿
例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第二环节】务实基础,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卿今者
..吴下阿蒙()()()..才略,非复
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子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第三环节】精讲点拨,能力提升
1、再读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语气。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C、“卿言多务,孰若孤?()
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E、“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F、“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旁白。

然后进行对话表演。

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

先小组内朗读,再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朗读,学生和老师一起点评。

【第四环节】过关检测,巩固提升
1、通假字(1)卿今当涂掌事通,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
2、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
卿;孤
博士;阿;大兄
2、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义:今义:
(2)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古义:今义:
(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4)即更.刮目相看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1)当当涂掌事;但当涉猎;当窗理云鬓
(2)以以军中多务;以钱币乞之;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路转溪头忽见
(4)就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
(5)乃蒙乃始就学;乃不知有汉
4、延用至今的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
5、不同语气的词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
①邪!反问语气“吗”②耳!限止语气“罢了”③乎!感叹语气“啊”
6、成语理解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7、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朝代)、。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到_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一环节】预习导航,自主学习
1、请填入一个字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孙权()学吕蒙()学鲁肃()学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关键的字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了学习的)
(2)(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3)。

(揭示了学习的可能性,委婉的批评)
(4)(现身说法,学习的益处)
【第二环节】务实基础,合作探究
1、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①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从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的样子。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语言)
③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表明鲁肃、,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第三环节】精讲点拨,能力提升
1、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1)孙权: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吕蒙:A、蒙乃始就学。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鲁肃: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启示:
4、写作亮点
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话(孙权两句,吕蒙和鲁肃各一句),就让人感到三个人说话时不同的口吻,并可以揣摩出他们的神态和心理。

如孙权作为国君,在对部下、爱将的劝说中,即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温和、现身说法的启发性态度。

吕蒙开始用军务繁重来推托,后来在孙权的要求,指点和鼓励下,“乃始就学”体现了他的转变,在大有长进之后,他说的“士别三日”一段话颇有见地,很有自信。

鲁肃是个忠厚长兄,看到吕蒙“议论”上的长处进展很是高兴,“大惊曰”,他惊异的神情和后面的话表现出他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小结:文章主旨:。

【第四环节】过关检测,巩固提升
一、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5题
1、我能解释加点的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卿今者才略
....,
..,即更刮目相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成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写出跟本文有关的两个成语,
5、本文写得很传神,三位人物的神情似在读者面前,这主要得益与运用了描写。

二、《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2、用“/”给句子断句。

(限两处)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