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大型研究机构看好中国 生物技术成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研究机构看好中国生物技术成为重点日前,“马里兰州-美国生物之都款待会”在上海进行。
来自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数十位代表与美国来宾进行了沟通,为两地企业、机构的合作需求机会。
马里兰州位于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
该州有350家的生物技术公司和联邦讨论机构,美国大部分与生物有关的讨论机构都设立在马里兰州,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美国FDA。
另外,人类基因排序项目也是在此完成的。
马里兰州在学术氛围深厚的同时也是商业经济的温床,24家上市生物技术企业总部位于马里兰州,市值约160亿美元。
大型讨论机构看好中国
在会上众多的来宾中,美国巴特尔讨论中心最令与会者瞩目。
巴特尔讨论中心是一家非盈利性的慈善讨论机构,其宗旨是将科学发觉转化为创新运用。
该讨论中心讨论的行业达20多个,每年管理价值38亿美元的研发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讨论机构,其中生物医学医药的讨论占据了其中20%~25%的份额。
据巴特尔副总裁DavidM.Robinson博士介绍,巴特尔主要有3种商业模式,分别是试验室运作、BSTI(巴特尔国际化科学技术)和2.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管理。
试验室运作主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管理或共同管理5家国立试验室。
而风险投资公司是刚刚成立。
BSTI成为巴特尔的重点工作。
巴特尔特地从事转化科学的讨论,换句话说,就是让“沉睡”在学术刊物上的讨论成果“站立”起来,成为实际运用的东西。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赵国屏指出,巴特尔的这种运作模式正是中国目前最为稀缺和薄弱的环节,“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基础讨论成果在世界级刊物上发表,中国也有自己的生产力量和商业环境,但是,如何将学术成果进行商业化就是中国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巴特尔从成立之初就始终在做这样的事情。
”他认为,假如巴特尔与中国企业或者讨论院所进行合作,将带给中国同行许多学习的阅历。
“即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转化科学还是属于比较新的多学科交叉的体系。
”
Robinson博士称,在参观完中国的部分讨论院所和企业的试验室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有丰富的科学家资源和成果,有浩大的市场和正在成长的企业,我们逐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期盼着合作。
”他表示,将来盼望能够与中国共同就BSTI的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绽开合同研发。
其中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将有两种形式:一是中国从事转化科学的讨论机构或企业从巴特尔获得合同订单;二是中国的医药企业可向巴特尔下达订单,为其供应可商业化的医疗器械、药物、疫苗或生物材料
生物技术成为重点
据马里兰州驻中国首席代表邵宁透露,该州的副州长和州长将在今年9月和明年5月相继访华,主要是推动与中国企业的经贸往来,其中生物技术是已经开展和仍将重点开展的领域之一。
为此,马里兰
州为鼓舞企业的投资与进展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
实际上,中国早在2022年已经在马里兰州创建了第一个海外科技园“UM-ChinaResearchPark”(中美马里兰科技园)。
该园的核心领域就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农业和环境科学。
创建中美马里兰州科技园的目的是吸纳中国上述专业领域的企业入驻,同时也吸纳中国在美留同学和华裔科技人员就地“孵化”科技成果,以便将来回国创业。
据了解,该园已经有深圳、北京、重庆、广州、苏州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驻。
对于目前海外人员回流中国的状况以及中美马里兰州科技园的吸引投资是否为“逆流”的问题,与会代表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首先,在科技园工作的可能是预备归国的科学家预热的地方,先为一些中国企业工作,了解中国的状况后再打算是否归国,即使不归国同样可以为中国企业工作。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园区是进入美国市场的一个特别适合的引桥区,由于其毗邻FDA,同时又是美国生物之都,具有“群聚效应”。
另外,记者还在会上了解到,《美国药典》已经于今年在上海张江设立了全新的驻华机构。
会上,《美国药典》中国代表处负责人称,近些年,中国企业赴美进行药物上市申请的企业渐渐趋多,将来可能会更多,《美国药典》在中国设立机构可以更加便利地对中国企业供应申请业务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