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送给天使一对翅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美术活动《给天使一对翅膀》
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刘英辉
设计意图
《给天使一对翅膀》讲述了小男孩画了一个天使,可天使不要一成不变的羽毛翅膀,然后小男孩大胆的发挥想象,给了天使海浪般的翅膀,闪闪发光的翅膀,草编的翅膀,金色阳光般的翅膀,还有纸做的翅膀和布满可爱雀斑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要善于发掘幼儿的想象力,给予他们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和空间。

“故事中小男孩为天使画了各种各样的翅膀,你还可以给天使一对怎样的翅膀呢?”本节课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天使设计更奇特的翅膀。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充分想象,为天使添画翅膀。

2.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活动重点:借助绘本充分想象,为天使添画翅膀。

活动难点:添画背景使画面丰满,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阅读过绘本,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

2.材料准备:颜料、棉签、正方形牛皮纸、做好封面封底的大书、天使的正侧面形象贴纸。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观察天使的翅膀。

1.说说天使:喜欢天使吗?谁能说说你心目中的天使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天使都很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2.回忆绘本:故事里的小男孩都送给了天使哪些翅膀,这些翅膀有什么神奇之处?
3.欣赏观察:天使的翅膀。

重点欣赏三幅画面(正面、背面、侧面的天使),着重观察天使翅膀的位置及画面细节,引发孩子想象。

二、创编想象,给天使添画不同的翅膀。

1.创编想象
如果是你,你会画一对什么样的翅膀送给天使?为什么?
2.添画翅膀
提出要求:
(1)选择天使形象贴在纸的不同位置。

(2)把想象中的天使翅膀大胆的画下来。

(3)添画不同背景,使画面丰富。

三、展示作品,大胆讲述
1.制做绘本:将作品贴在已画好封面封底的大书上,形成一本新绘本。

2.创意讲述:你为小天使做了一对什么样的翅膀?用好听的语言来讲一讲。

结束语:有了这么多神奇的翅膀,小天使更愿意去帮助别人了,帮助了小天使你们也会很快乐。

希望小朋友以后也要多帮助别人,做个大家喜欢的爱心小天使。

美工区延伸
一、材料投放:
1.各种水彩色(同色调的放一组)、棉签。

2. 正方形牛皮纸、天使的正侧面形象贴纸、双面胶、做好封面封底的大书
3. 绘本《给天使一对翅膀》
二、操作方法
1.幼儿将天使的形象贴纸用双面胶粘贴在牛皮纸上。

2.在绘本情景中,用棉签及各种颜料为天使添画翅膀。

3.将画好的作品粘贴在大书上,装订成册读读讲讲。

三、观察指导:
1.指导幼儿将天使形象贴在纸的不同位置。

2.观察幼儿添画翅膀时的布局及着色是否协调。

3.指导幼儿添画相应背景。

4. 当孩子的作品完成时,直接贴在书里面的空白处,形成新绘本
5.重视分享交流环节,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象,续编绘本故事。

作品欣赏及解读
教学思考
材料越多,越能体现孩子的想象吗?
在很多美术活动中,为追求所谓的画面效果,老师们常常绞尽脑汁出新、出奇,这些新方法、新材料,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内在的美感、内心的情感、创意、语言激发了多少呢?材料越多,越能体现孩子的想象吗?
《天使的翅膀》是绘本情景下的一节典型的创意想象活动。

毋庸置疑,想象添画天使的翅膀是这节课的重点。

在对天使的讨论中,孩子们说:“我想送给天使一对音符的翅膀,让我们的世界到处是歌声。

”“我想送给天使一对彩虹的翅膀,让大自然变得五颜六色。

”“我想送给天使一对雨点的翅膀,给沙漠送去雨水。

”孩子们的想象,新异奇特,童真童趣,充分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取向与审美价值。

那孩子想象的灵感与美妙应该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呢?在绘画形式及工具材料的选择上,执教老师进行了多次调整。

如,为了追求画面的新颖别致,执教老师最初想到的是立体造型。

在第一次尝试中,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如贝壳、树叶、花瓣等,让孩子进行翅膀的粘贴,但众多的材料投放,却局限了孩子的想象力。

如孩子可能想象的是雨点翅膀,但雨点用材料不好体现,这时他看见了树叶,于是他又选择了树叶,他会说:我改了,我要送给天使一对树叶做成的翅膀。

这样的美术活动显然是违背初衷的,是为了美术而美术。

孩子们会集中于材料工具的选择上而忽视想象创作目的。

在第二次尝试中,教师选择了太空泥为主要塑造材料,配以彩珠、纸团等辅助材料。

虽然太空泥有了一定的变通性,可塑性,但由于孩子造型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如想象的很美好,却无法用现有材料表达出来,孩子创作的积极性会被极大的削弱。

第三次尝试,教师抛弃了立体造型,选择了砂纸画。

但由于砂纸画的特点,表现出来的笔调是粗犷的热烈的,与原绘本中的古朴风格相差甚远,孩子想象中一些细腻的美好的东西,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多种尝试后,教师仔细分析了该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作画经验,并再次仔细研读绘本,最终选择了与绘本风格相一致的水粉棉签画。

在淳朴风格的牛皮纸上,孩子手握棉签,自由挥洒,一个个可爱的天使形象,在孩子笔尖下跃然而出,带着美好祝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好的美术活动,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有适合孩子才是最好的。

孩子的想象需要宣泄,一大堆的材料选择或许不如一张最普通的白纸尽情挥洒来的痛快。

千万不要让老师教法、材料的“新”,淹没了孩子的“心”。

2018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