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600-35标准-涂层及涂层覆膜的测试方法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600-35标准
涂层及漆膜的测试方法
1.范围
2.测试项目
2.1涂漆的一般属性测试
2.2涂漆的成分检测
2.3漆膜的一般属性及物理性能测试
2.4漆膜的化学性能测试
3.测试的一般条件
3.1一般条件及调整
3.2取样
3.3试样的分类及表面处理
3.4混合及稀释
3.5对试样的喷雾方法
3.6试样的干燥
3.6.1烘烤方法
3.6.2干燥方法
3.7漆膜的测试周期
3.8测试结果的指示
4.涂漆的一般属性
4.1容器内的条件
4.2比重
4.3粘度
4.3.1使用福特杯进行的粘度测量
4.3.2使用斯托默旋转粘度计进行的粘度测量
4.4作业性能
4.5干燥时间
4.6研磨细度
4.7稀释稳定性
4.7.1搅拌测试
4.7.2喷涂测试
4.7.3承载(保持)测试
4.8存储稳定性
5.涂漆成分测试
5.1总固体量
5.2溶剂不溶性物质
5.3粗颗粒和表皮
6.涂漆覆膜的一般属性和物理性能测试
6.1涂漆覆膜条件
6.2色调
6.3遮盖力
6.3.1对遮盖力试纸的喷射法
6.3.2渗透性
6.4光泽度
6.5影像光泽度的差异性
6.6覆膜硬度
6.7覆膜厚度
6.7.1显微镜下覆膜厚度的测量
6.7.2磁性测厚仪或电磁测厚仪下覆膜厚度的测量
6.8附着力
6.8.1横切附着力测试
6.8.2抱合(粘结力)测试
6.9抗弯性
6.10耐磨性
6.10.1湿磨性能
6.10.2干磨性能
6.11抗磨损性
6.11.1耐磨试验
6.11.2曲面滑动耐磨试验
6.11.3平面滑动耐磨试验
6.12抗冲击性
6.13耐热及耐寒性(抗热冲击性)
6.14不黏测试
7.漆膜化学性能测试
7.1耐水性
7.2耐湿性
7.3耐酸性
7.3.1浸渍测试
7.3.2点滴测试
7.4耐碱性
7.4.1浸渍测试
7.4.2点滴测试
7.5抗防冻液性
7.6抗防腐剂性
7.7耐油性
7.7.1耐发动机油
7.7.2耐齿轮油
7.8耐燃油性
7.8.1耐汽油型
7.8.2耐煤油性
7.9防汽油性能
7.10防蜡性能
7.11耐盐雾喷射
7.12耐加速老化性
7.13耐候性
*备注
8.其它
附录1.横切附着力测试标准附录2.漆膜气泡标准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涂层及漆膜的一般性测试方法。

2.测试项目:本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如下:本标准中未规定的其它等级试样和测试项
目应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2.1涂层的一般属性测试
(1)容器内条件
(2)比重
(3)粘度
(4)作业属性
(5)干燥时间
(6)研磨细度
(7)稀释稳定性
(8)存储稳定性
2.2涂层的成分测试
(1)固体总量
(2)溶剂不溶性物质
(3)粗颗粒及表皮
2.3漆膜一般属性及物理性能测试
(1)漆膜状态
(2)色调
(3)遮盖力
(4)光泽度
(5)影像光泽度的特异性
(6)硬度
(7)膜厚
(8)附着力
(9)抗弯性
(10)抗磨性
(11)抗磨损性
(12)抗冲击性
(13)耐热及耐寒性(耐高温冲击性)
(14)抗不黏性
2.4漆膜的化学性能测试
(1)耐水性
(2)耐湿性
(3)耐酸性
(4)耐碱性
(5)耐防冻液性
(6)耐防腐液性
(7)耐油性
(8)耐燃油性
(9)防汽油性
(10)抗蜡性
(11)耐盐雾喷射性
(12)耐加速风化性
(13)耐气候性
3.测试的一般条件
3.1一般条件及调整
除非另有规定,该测试标准的条件应在2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

在测试前,测试的材料和仪器应确保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养护。

3.2取样
符合JIS K 5400-2标准
3.3试样的分类及表面处理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的分类及表面处理应依照下表进行:
表1
3.4混合及稀释
按规定应符合JIS K 5400-3.4,所提供的粘度应符合一个单独的标准。

特殊情况下,各方应达成一致
3.5试样的喷射方法
依照段落3.4调整的足量试样应用纸巾或滤网(2)进行过滤已除去杂质。

在段落3.1所述的测试条件下,应基于测试对象(3)和项目从段落3.3中选择一个待涂覆的试样,并且根据规定的涂层方法,用刷、喷、切的方法进行涂覆。

如有规定,还应满足涂层的量、膜厚等要求。

备注:(2)低粘度的涂漆应用纸巾进行过滤,其它的则使用滤网。

在所有标准滤网中英选取适当的滤网。

(3)测试对象
例如,每种涂漆的质量性能测试、产品涂覆系统中合成漆膜的性能测试等。

(4)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符合JIS K 5400-3.5
3.6试样的干燥
涂覆完成的试样应进行干燥处理,特别注意涂层表面上诸如脏污、灰尘等的杂质,也应符合涂覆标准和规范
3.6.1烘烤方法
涂覆完成后试样应在室温条件下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干燥,并应水平置于事先调好规定温度的干燥箱内一段时间,使之冷却、保持水平。

而如果是通过浸渍完成的涂层,则应将试样垂直放置进行烘烤
3.6.2烘干方法
涂覆完成后,试样应按段落3.1所述的标准条件下进行烘干。

如有需要,除上述以外的特殊烘干方法应符合各方协商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3.7漆膜的测试周期
按规定,涂层表面状态及覆膜性能测试应在涂覆完成后依表2中所示周期进行:表2
3.8测试结果的表示
(1)测试结果的表示应符合表3
(2)按规定一个测试应重复进行3次,数字型结果(对于覆膜性能测试,应使用3件)应依照JIS Z 8401(数值的四舍五入法则)进行四舍五入
(3)无法用数值来表示的结果应按其状态进行存档记录
表3(略)
3.涂漆的一般属性
4.涂漆的一般属性应基于段落3.1所述的测试标准状态项目进行测试。

其它则应由各
方协商达成一致
4.1容器内的状态(条件)
应符合JIS K 5400-5.1
4.2比重
应符合JIS K 5400-4.3
4.3粘度
4.3.1用福特杯测量粘度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a)福特杯(JIS K 5402福特杯用来确定涂层的一致性)
(b)码表
(2)测试方法
用一个福特杯装满试液并静置一会儿直至无气泡产生,然后取一块干净的玻璃片盖在杯上。

在确认杯内无气泡产生后,将玻璃片从一侧移开以测量试液开始从杯底出口流出的时间(秒),直至试液的连续流首次停止。

如果试液连续流淌的持续时间达不到100秒以上则不得应用此方法
4.3.2用斯托默旋转仪来测量粘度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
(a)内径为80mm、体积为500ml的瓶子
(b)克雷布斯斯托默旋转粘度仪(图1)
(c)码表
(2)测试方法
试样在制作前应充分搅拌并置于一个内径80mm、体积500ml、深度不超过70mm 的瓶子或罐子内,当达到规定的测试温度后仍应继续充分搅拌(注意不要让空气进入试样内),并且立即置于克雷布斯斯托默旋转粘度计的支架上。

活动叶片应放在试样内的轴上标记线的位置以便旋转。

KU值由活动叶片旋转100周所需时间来决定,
重量则依照表4.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样应始终维持规定的温度。

(表4略)
4.4作业属性
应符合JIS K 5400-5.9
4.5干燥时间
应符合JIS K 5400-5.10
4.6研磨细度
应符合JIS K 5400-4.4
4.7稀释稳定性
4.7.1搅拌测试
涂漆应按规定的粘度进行稀释便于均匀散布,450ml的涂漆应倒入一个干净的体积为500ml并带盖子的涂漆圆筒中。

静置时间应大于规定的时间。

用搅拌棒进行搅拌时主要观察不要出现明显的沉淀或色素积累,以确保均匀分布
4.7.2喷雾测试
涂漆应按规定的粘度进行稀释便于均匀散布,并倒入一个带盖子的宽口瓶中。

在室温下的静置时间应大于规定的时间。

然后在低于涂漆表面3cm且高于瓶底3mc的位置用习惯进行取样(取样位置详见表2),每次(份)取样50ml。

依照JIS K 5400-3.5,将每份取样喷涂到75X150mm的镀锌板上。

规定时间过后,应根据NBS单元(国家标准局)(的要求)对上层和下层的色差进行评估(图2 略)
4.7.3承载(保持)测试
涂漆应按规定的粘度进行稀释便于均匀散布并倒入一个带盖的量筒(有刻度)内。

在室温下的静置时间应大于规定的时间,而后根据体积注意观察运行时间后的涂漆的沉淀状况
4.8存储稳定性
本漆应倒入1升装的罐内,密封静置规定的时间,而后充分搅拌并检测粘度。

此外,应观察常规搅拌后仍不能分散的沉淀出现的情况
5.涂漆成分测试
应符合以下项目:
5.1固体总量
应符合JIS K 5400-8.3
5.2溶剂不溶性物质
应符合JIS K 5400-8.10
5.3粗颗粒及表皮
应符合JIS K 5400-8.19
6.漆膜的一般属性及物理性能测试
应基于段落3.1所述的测试标准条件下进行漆膜的一般属性及物理性能测试。

其它则应由各方协商达成一致。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按照段落3.3-3.7所述对待测样件进行调整。

测试结果的评估应满足涂层的规定值
6.1漆膜状况
采用调整后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D 0202(汽车零部件漆膜的一般性规范)-8.2
6.2色调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应如下:颜色机器
(2)调整后的试样及标准板应通过目测在漫射光或标准光源(5)下的常规方向进行
比较。

试样与标准板之间的色差应通过颜色机器进行检测.
备注(5):氙气标准灯(Ushio Denki同等氙气灯)
6.3遮盖力
6.3.1遮盖力试纸喷涂方法(6)
测试仪器如下:(a)遮盖力试纸
(b)磁性或电磁厚薄规
(2)测试方法
如图3所示,把一块钢板放在JIS K 5400-66(2)中规定的遮盖力试纸的中央,用来遮盖的材料应大于遮盖力试纸且包装钢板1/3的部分不会被遮盖住。

然后用依段落3.5所述的指定重量的涂漆进行均匀地喷涂。

盖子应移动1/3后,确保均匀地进行喷涂,包括之前涂覆过的区域,直至最终移除。

整个表面应按照上述方法均匀地被涂覆,而后依照段落3.6所述并基于涂层标准进行干燥。

应通过检测来确定试纸在漫射光照射下的自常规方向到被涂覆表面完全看不到的位置。

在同一位置的钢板漆膜厚度依段落6.7
备注(6)应适用于喷射涂层
(7)如果要求涂覆次数增加,那么滑动的宽度可根据意愿改为1/4或1/5
图3略
6.3.2渗透性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a)遮盖力试纸
(b)千分尺
(2)测试方法
用类似于段落6.3.1所述的合适的覆盖材料将段落3.3所述的干净无色透明玻璃板盖上且确保有1/3的部分是没有被盖住的,并依照段落3.5所述的规定涂漆量进行均匀涂覆。

盖子应滑开1/3,包括之前被涂覆的玻璃板也应该被再次均匀涂覆。

按此同样的方法对整个表面都进行均匀涂覆后,测试板应置于遮盖力试纸上且保持涂覆面朝下。

当在扩散日光下试纸的图案完全看不见时,对该位置的漆膜厚度进行检测
6.4光泽度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6.7
6.5影像光泽度的差异性
(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应如下:影像光泽度的差异性(图4)(8)
(2)试验方法
采用经调整的试样,反映在测量面(图5)上测量板的带状格式应通过上述的光泽度仪用肉眼读取极限内的数值。

即使它们有稍许弯曲或凌乱,也可被视作带状。

备注(8)装置和测量班的带状格式应符合各方所达成的协议
图5略
6.6硬化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

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6.14。

应使用HMC图纸铅笔
6.7膜厚
当测量漆膜厚度重量时,应在表面经磷化处理的钢板上进行。

磷化涂层重量应依照备注来确定。

如有必要,还应记录存档漆膜厚度的数值
6.7.1千分尺测量膜厚
(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如下:千分尺
(2)测量方法
依段落3.3所述来选择试样。

事先在每个试样上选取3个或3个以上且相距不低于50mm的点。

在这些点的背面做一些标记以便通过千分尺来测量其厚度。

依照段落3.4-3.7的涂覆和干燥之后,在同一个点位上进行测量并计算前后膜厚的差值。

将平均值视为膜厚。

6.7.2通过磁性或电磁厚薄规进行测量
(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如下:磁性或电磁厚薄规(仪器型号应记录在测试结果力作为参考)(2)测量方法
应选取接近试样中心的至少3个点,依照标准板的已知厚度用磁性或电磁厚薄规进行测量。

平均值应被视作涂层厚度
6.8附着力
6.8.1横切附着试验
采用经调整后的额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0202(汽车零部件漆膜的一般性法则)-8.12。

单层涂覆平行线间的间隙应为1mm,二次涂覆则为2mm。

测试结果应同附录的标准进行比对
6.8.2抱合(粘合力)测试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
(a)单刃刀片(依JIS K 5400-7.8图29)
(b)压敏粘合剂玻璃纸(依JIS Z 1522)
(2)测试方法
在经调整后的试样上用单刃刀片,刀刃保持约30度并垂直于试样,(如图6)进行划格,深度达至基体,然后用手指将宽24mm的压敏玻璃纸用力按在划格处,再扯下后观察漆膜脱落的情况
图6划格(略)
6.9抗弯性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6.5
6.10耐磨性
6.10.1湿磨性能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
(a)砂纸(依JIS R 6252砂纸编号400)
(b)橡胶垫(依MS 269-2硫化弹性体化合物R710)
(2)测试方法
经调整后的试样应轻微地在表面粘有砂纸的橡胶垫上进行打磨,并以活水冲洗涂覆表面,再如表5所示的判定条件观察打磨状态
表5略
6.10.2干磨性能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应于段落6.10.1所述的相同
(2)测试方法
经调整后的试样的涂覆表面应在粘有一张砂纸的橡胶垫上进行打磨,进而依段落
6.10.1所述来检查其状态
6.11抗磨损性
6.11.1耐磨试验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
(a)砂漏型研磨器(如图7)(9)
(b)砂子(依JIS R 6111人工,研磨材料编号36)
(2)测试方法
经调整后的样件应确保倾斜45度使得涂覆表面的中心刚好位于距离沙漏研磨器下部端口25mm的位置,如图7所示。

在确保试样的位置后,每次投入3升的砂子并不断重复直至涂膜脱落,使基体或涂膜以下的部位曝露出来。

注意观察所需的次数。

6.11.2曲面滑动耐磨试验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曲面滑动研磨器(图8)(略)
(2)测试条件
(a)被测对象:不低于5件
(b)执行条件
下列项目的执行条件应符合各方达成的交付协议。

以转向轮的例子为参考
分钟,并且只需轻轻拧一下:
(3)操作
应确保待测试样在仪器内按以下要求进行规定次数的测试:
(a)摩擦表面的纤维方向应于负载的方向相同
(b)偏心载荷不应施加在摩擦面上
(c)测试软材质的试样时,由于表层扭曲,应特别注意摩擦布的速度和失效重量。

每次应更换新的摩擦布且测试册数应符合各方达成的一致
6.11.3平面滑动耐磨试验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
平面滑动研磨器(图9)略
(2)测试条件
(a)待测试样的数量应不少于5件
(b)执行条件
以下项目的执行条件应符合各方关于交付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模具的热冲压将作为一个展示的例子:
并且只需轻轻拧一下
(3)操作
待测对象应确保在仪器内并在摩擦表面悬挂一个砝码,按照给出的次数来回往复运动。

特别注意摩擦面上的偏心载荷,每次都应更换新的摩擦布。

测试的次数应符合各方达成一致的交付意见
6.12抗冲击性
将待测试样的涂覆面朝上,用杜邦冲击试验机对涂覆面进行冲击测试(核心冲击面的直径为12.7mm,砝码重量500g),而后观察涂层表面的缺陷状态如是否有开裂、脱落或流动
6.13耐热及耐寒性(抗热冲击性)
(1)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如下:(a)冷浴池(b)烤箱
(2)测试方法
将调整后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段放入烘箱内。

冷水浴冷却至规定温度后迅速拿出并静置规定的时间。

以上所述操作为一个循环,重复规定循环次数后观察涂层表面的状态例如是否有开裂、起泡、色差、光泽等
6.14不黏测试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试验应符合JIS K 5400-6.8
7.漆膜化学性能测试
对于漆膜的化学性能测试,应依照段落3.1所述的标准测试条件下基于以下项目来进行,其它方面则应符合各方达成的一致意见。

待测试样应依照段落3.3-3.7所述进行调整,另有规定除外(以下称为经调整后的试样)
7.1耐水性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7.2.如有气泡则应与附录2的漆膜气泡标准进行比对
7.2耐湿性
采用经调整后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D 0202(汽车零部件漆膜的一般法则)-8.4.气泡标准应符合段落7.1所述
7.3耐酸性
7.3.1浸渍测试
方法A:经调整的试样应在室温下浸入20%(依重量)硫酸中24小时,然后进行重洗、烘干并依段落7.2所述检查漆膜的状况。

气泡标准应符合段落7.1所述,褪色度应通过色素机根据色差来进行检测
方法B:经调整的试样应在50℃下浸入5%(依重量)硫酸中3小时,然后进行冲洗、干燥并依段落7.2所述检查漆膜的状况。

气泡标准应符合段落7.1所述,褪色度应通过色素机根据色差来进行检测
7.3.2点滴测试
方法A:将0.2ml 0.1N的盐酸滴到经调整的试样上,在50℃下静置1小时,然后进行冲洗、干燥并检查漆膜的状况
方法B:将0.2ml 5%的亚硫酸滴到经调整的试样上,在室温下静置规定的时间,然后进行冲洗、干燥并检查试样的褪色情况
7.4耐碱性
7.4.1浸渍测试
采用经调整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D 0202(汽车零部件漆膜的一般规则)-8.9.气泡标准应符合段落7.1.
7.4.2点滴测试
内径约为25mm的聚乙烯垫片应置于经调整的试样涂层表面,然后滴上2ml 0.1N的氢氧化钠试剂。

在55℃下静置4小时使试液风干。

而后对试样进行冲洗并烘干再依段落7.4.1所述来检查漆膜的状态。

注意不能忽略垫片上出现的痕迹
7.5抗防冻液性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防冻液(12)中,取出试样后用干净的水冲洗掉附着在试样涂层表面的残留液体。

烘干后,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
备注(12):发动机防冻液:HMC正品配件或等同
7.6耐防腐剂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5所述浸入制定的防腐剂中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7.7耐油性
7.7.1耐发动机油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指定的发动机油中,取出后用干净抹布擦除附着在涂层表面的油渍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
7.7.2耐齿轮油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指定的齿轮油中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7.7.3耐制动油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指定的制动油中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7.8耐燃油性
7.8.1耐汽油型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指定的燃油(13)中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
备注(13)燃油(体积)混合率如下:
经调整的试样应依段落7.1所述浸入指定的煤油中并依段落7.4.1所述检查漆膜的状态7.9防汽油性能
经调整的试样应使用商用高辛烷值汽油(14)浸过的抹布进行擦拭,往复8次并用常规打蜡的方法检查棉球上的污垢以及漆膜上的瑕疵、光泽度及褪色
备注(14)棉球
是指用经药典批准的具有吸收性的棉花和纱布制成的棉球,棉球中心的棉花被纱布双层
包裹着,大小形如乒乓球
7.10防蜡性能
经调整的试样应使用依段落7.9所述的棉球按段落7.9所述进行打蜡测试,然后观察漆膜的状态
7.11耐盐雾喷射
采用经调整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D 0202(汽车零部件漆膜的一般规则)-8.4.横切应按60℃和120℃来划格
7.12耐加速老化性
采用经调整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6.16
7.13耐候性
采用经调整的试样,测试应符合JIS K 5400-9.4
备注:
测量表面区域并称重经磷化处理(无涂覆及其它表面处理)的干净、干燥的试样。

试样应在75℃下进入以下溶液(16)约15分钟以除去覆膜。

冲洗和干燥后,再次称重试样从而按照下列公式得出磷化膜的重量:
W=(W0-W1)/A
W:磷化膜重量(g/m3)
A:试样面积(m3)
W0:首次称重的试样重量(g)
W1:除去磷化膜后的试样重量(g)
备注(16)A:要求使用磷化锌覆膜三氧化铬(JIS K 1402)50g/升
B:要求室温下使用磷化锌覆膜(铁、锌)
氢氧化钠(JIS K 1202)100g/升
氰化钠(JIS K 8447)90g/升
8.其它
若对此规范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MC乘用车高分子材料工程团队工程&研究中心1号
附录(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