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豆消失了,乡愁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茴香豆消失了,乡愁还在
茴香豆,我们老家哪儿的人叫它清酱豆儿,或者叫盐豆儿,茴香豆这个名字是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这篇文章学
过后,我才知道茴香豆这个词儿。
写茴香豆,不得不先说说茴香和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农村人自己制做大酱的
事儿。
因为茴香豆和茴香、大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农村人都吃自制的大酱,因为那时候农村人没钱,能
自己动手做的绝不花钱去买。
自己制作的大酱干净卫生,质量绝对有保证,说
是纯黄豆的,那绝对是纯黄豆的,不会有一粒其他的豆子,自己制作的大酱醇
香可口,每家每户每年都会下一大缸的大酱,足够吃上一年的(那时,农村人
管制作大酱叫下酱)。
下酱的第一步要烀酱豆。
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家家开始烀酱豆,每家的量
不一样,根据家里人口的多少,一年能吃大酱的多少来放豆子的量的。
一般都
是在15-30斤左右。
把黄豆用簸箕簸干净,泥土、石子儿,细小的豆杆儿屑等
都要清理干净,然后洗净,用水泡上一宿,第二天把泡好的黄豆放到大锅里烀,把黄豆烀得烂烂的,然后把烀得烂烂的黄豆放在小缸腿儿里(所谓的缸腿儿,
就是有七八十厘米高的小缸),用专门捣酱豆的杵子,把烀烂的黄豆捣成泥样儿,然后摔成酱块子。
这酱块子是一个长方体,有二三十厘米长,宽和高十多
厘米。
摔好的酱块子,放在一块干净的长方形木板上,然后吊起来,让它在常
温下自然风干、发酵。
到了第二年开春儿的二三月份左右,把酱块子取下来,此时的酱块子风干了,
也已经发酵好了,上面长着一层菌毛儿,把酱块子上面的菌毛儿,用清水和软
毛刷刷洗干净,如果不刷洗干净,下出来的大酱有股霉味儿,所以刷的时候必
须认真、彻底,干净的刷。
刷完的酱块子掰成小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浓度
适宜的盐水里浸泡,要泡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清明节前后,正式的下大酱。
下酱之前,茴香豆就要出炉了。
茴香豆是清酱的附属品,所谓的清酱就是把浸
泡酱块子的盐水舀出来一些,用大锅煮一定的时间,在以后的日子里,当酱油
使用。
过去的人们没有钱买酱油,只能自己制作清酱当酱油,这就是劳动人民
智慧的体现。
要说茴香豆,必须得先说说茴香,清明前后是没有新鲜茴香的,做茴香豆用的
茴香是前一年储存下来的。
茴香在农村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一般没有人特意
的去种它,茴香都是自己长出来的。
园子边上会自动长出一片一片的茴香,把
小嫩的茴香拔下来,编成辫子,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留着来年烀茴香豆用。
在烀清酱的时候,在清酱锅里放些黄豆,干茴香,晒干的芥菜疙瘩等,这些东
西在清酱锅里一烀,有种特别的味道,特别是茴香那种特殊的芳香气味儿与黄
豆的香味相混合,吃起来特别的香,很好吃,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这些食
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
烀出来的茴香豆,是很金贵的,是不能随便吃的。
那个年代,没有蔬菜大棚,
没有反季节蔬菜。
早春二月到五月份这个季节,农村除了储藏的冬菜外,没有
其他的蔬菜可吃,而且到了那个季节,储藏的冬菜经过了一冬天,几乎也吃得
差不多了,所以茴香豆就成了那个时候人们餐桌上最好吃的了。
茴香豆不会做的很多,因为黄豆有限,但还要吃的时间长一些。
所以家里主妇
就想出一个招儿,把茴香豆装在一个小的筐里,用一个铁钩子,挂在高处,一
般是挂在孩子们不蹬凳子轻易够不到的地方。
譬如:在房梁上钉根钉子,挂在
房梁上,或者把铁钩子挂在房顶的把子绕儿上,这些地方小孩子们轻易是够不
到的。
吃饭的时候桌上放两个小碟儿,这小碟大小有小饭碗底口那么大,在碟
心儿里放一点茴香豆当菜吃。
茴香豆放时间长一点,慢慢脱盐,茴香豆的上面挂着一层盐晶,此时的茴香豆
变硬变哏,牙口好的越嚼越香。
到那时,孩子们就把茴香豆当小食品来吃,但
是不能肆无忌惮的吃,一是茴香豆很咸,二是茴香豆量有限。
如果放开量的吃,那一点点茴香豆不出两天就吃光了,而且人也会被齁咳嗽了的。
有诚实的孩子想吃茴香豆了,就会跟母亲商量,母亲同意了,会给你抓一小把,让你放在衣服兜里,跑着玩儿的时候吃,或者下地剜猪菜的时候吃。
如果是剜
猪菜,会有一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就把兜里的茴香豆分给小伙伴儿们一点吃。
贼性的孩子,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搬个小凳子,蹬着小凳儿,狠狠抓
一大把,放在兜里,然后没事儿人似的跑着玩儿去了,或者很主动的对母亲说:妈,我剜菜去了。
母亲心里还很高兴,因为今天这孩子不用督促就知道主动干
活儿了。
记得有一年我和东院儿的小琴、小五约好,放学后去东大荒剜猪菜,小五就偷
拿了家里的茴香豆,分给我和小琴一人一小把,我们高高兴兴边走边吃,到地
方剜着菜的时候还在吃,剜到一半,我们三人就渴得不行不行的,但是菜筐没
装满,不能提前回家,我们只能忍着。
剜满一筐菜赶紧往家跑,回到家第一件
事儿拿起水瓢,跑到水缸跟前舀一大瓢凉水就开喝,那肚子撑得,晚饭都没吃
下去多少,一直喝水,喝了一晚上水,也不敢跟家大人说,从那以后就知道了,茴香豆再好吃也不能多吃啊!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会再自己做清酱了,正宗的
茴香豆也可能随之消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