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福建高考数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福建高考数学
一、说明
1985年是福建省高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那一年的高考出现了数学题目中的“一题多解”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二、事件回顾
当年的数学试卷中,有一道只有两行字的填空题:已知
$\frac{a}{b}+\frac{c}{d}=1$,且 $a$,$b$,$c$,$d$均为正整数,求$a+b+c+d$ 的值。

但如果仅从这道题目中可以发现很多的数学技巧,例如杨辉三角,质因数分解等。

然而,当时这道题引起了一些考生之间的争议,因为这道题目出现了“一题多解”的情况。

三、讨论与评价
1. 辩方观点
一些考生认为,由于题目中条件不足以唯一决定各个变量的取值,因此这道题目应当存在多个不同的解法。

他们认为,考试大纲并没有明
确规定一题只能有一种解法,所以即使存在多种解法,也应该能够得分。

2. 正方观点
另外一些考生则持相反意见,认为这道数学题目中应该只存在一种正确的答案。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这道题目中用语不明确,因此导致了考生之间对于求解方法的理解存在争议。

因此,如果存在多种解法,就会导致评分的不公正。

3. 官方回应
最后,高考主管部门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据官方表示,根据高考考试原则和规定,题目应该要具有唯一的解法,多解的情况应该予以惩罚。

但由于当时没有明确规定,考试成绩受到了影响,所以对于当时的这道数学题目,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以免因此影响到了考生的公正评分。

四、结语
虽然这起“一题多解”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和争端,但对于数学教育而言,这道题目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向考生展示同一个问题不同解法的奥妙所在,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这起事件也可以看做是福建省高考数学史上的一件趣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