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齐齐哈尔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
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球做变速运动
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
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D.5s~7s内,小车以3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s~4s内运动速度是5m/s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平均速度是2.5m/s
5.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
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
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6.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7.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ρ甲:ρ乙=2:1,m乙:m甲=3:1,那么V甲:V乙为()
A.1:6B.2 :3C.3 :2D.6 :1
8.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m与其体积V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体积V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与其体积V成反比
9.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
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
B.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
C.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
11.媒体曾经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12.下列实例中不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湿玉米推开晾哂
B.用干手器吹湿手
C.通风向阳处晾衣服
D.黄瓜装进塑料袋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中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 m/s;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______s。
14.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cm/s。
15.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下同),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_。
为减小这一误差,可以添一步操作,即:在取出铅球后先___________。
16.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矿石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用量筒按如上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矿石质量是_______g,它的体积是_______m3。
17.如图所示、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_____(填单位符号),合_____k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合50000_____(填单位符号),一头大象的质量是一名中学生的_____倍。
18.如图,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这是乙醚的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说明通过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19.伽利略曾说过:“一切推理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宋老师在实验室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记录下来温度—时间关系并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由图像分析:甲物质的沸点_____(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80℃;乙物质在6~10min内_____(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20.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酵出现,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光武大桥是南阳中心城区首座斜拉桥,为纪念东汉光武帝刘秀而命名,既是白河湿地公园的景观桥,也是主城区通往南阳机场、高铁南阳东站、河东城市新区的快速通道,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光武大桥自滨河路至白河大道全长2160米(包括跨河桥梁部分和湿地部分),汽车全程限速60km/h。
(1)如图所示,光武大桥的桥面距水面3m,它在水中的“倒影”距桥面______m,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填“反射”或“折射”);
(2)当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光武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____)
(3)如果一辆汽车通过光武大桥全程用时2min,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汽车是否超速?(____)
22.如图甲所示: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是世界首座大型公路与轻轨两用的城市大桥,桥头路牌上有如图乙的限速标志,一辆小轿车不违章通过该桥(小轿车的长度忽略不计),最短用时为3min。
求:
(1)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长度为多少km?
(2)轻轨3号线列车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该桥需要运行181s,求轻轨车厢的长度为多少米?
23.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200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4.一只质量为200g的瓶子装满水时的质量为1.2kg, 则该瓶的容积是多少cm3,若将此瓶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时,煤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5.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
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鉻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气”,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26.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的公园里,艺人做些冰雕让游人观赏,但是这些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慢慢变小。
这是为什么吗?冰雕变小的部分变成了什么?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设“频闪摄影”时,摄影的时间间隔是t,甲球所用时间为5t,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所以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正确;
BC.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C 错误;
D .甲球所用时间为5t ,乙球所用的时间是3t ,由图知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则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1
:::3:553s s v v t t t t
=
==甲乙甲乙 故D 错误。
故选A 。
2.D
解析:D
A .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 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 ,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4s ∼8s 内,两同学同时出发,甲和乙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0s ∼8s 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 ,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同学从4s 开始行走,到8s 末行走了5m ,用时4s ,则甲的速度
5m
1.25m/s 4s
s v t =
==甲甲甲 乙同学从0s 开始行走,到8s 末行走了5m ,用时8s ,则乙的速度
5m 0.625m/s 8s
s v t =
==乙乙乙 故D 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B
解析:B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s~5s 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不变,小车静止,故不符合题意;
B .从图中可以看出:0~5s 内,小车的路程为2m ,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
2m =0.4m/s 5s
s v t =
= 故符合题意;
C .从图中可以看出:0~7s 内,小车的路程为6m ,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
6m 0.86m/s 7s
s v t '''=
=≈ 故不符合题意;
D .从图中可以看出:5s~7s 内,图像的斜率不变,所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小车的速度为
6m-2m 2m/s 7s-5s
s v t '''=≈''='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4.A
解析:AD
A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2s~4s 内是静止的,运动速度是0,故B 错误;
C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 内通过的距离是5m ,后2s 通过的距离为10m ,速度不相等,故C 错误;
D .物体在6s 内运动平均速度是
15m 2.5m/s 6s
s v t =
== 故D 正确。
故选AD 。
5.C
解析:C
A .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下料时精确程度达到1mm 就比较适当,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就可以,故A 错误;
B .游标卡尺精确到0.1mm ,螺旋测微器精确到0.01mm ,都比毫米刻度尺精确,故B 错误;
C .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故C 正确;
D .分度值越小越精确,故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故D 错误。
故选C.
6.D
解析:D
A .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值就是不准确的,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 错误;
B .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 错误;
C .选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 错误;
D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故D 正确。
故选D 。
7.A
解析:A 由题意可得
ρ乙: ρ甲 =1:2 m 甲: m 乙=1:3
故由
m
V
ρ=可得
111
326
m
V m m
m
V m m
ρρρ
ρρ
ρ
==⨯=⨯=⨯=
甲
甲甲甲甲
乙乙
乙
乙甲乙乙甲
乙
故选A。
8.A 解析:A
AB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m
V
ρ=,该公式表
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项正确,BC项错误;
D.密度反映了物质在某种性质上的差别,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密度除了与物质种类有关以外,还与物质的温度、状态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虽然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它的质量和体积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那么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密度)就是一定的,故D项错误.
9.B
解析:B
甲容器为密封结构,类似高压锅,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液面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所以甲容器中水沸点超过了100℃,此时乙试管中的水已经沸腾。
故乙试管中的水先沸腾,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B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错误;
B.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瓶壁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
C.大雾消散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C错误;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B
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铱的熔点高于黄金的熔点,所以,可以加热到高于黄金熔点但低于铱熔点的温度,此时黄金已经熔化但铱尚未熔化,观察有无固态颗粒存在,如果有,则表明黄金制品中有铱颗粒,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解析:D 【分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A .将湿玉米推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用干手器吹湿手,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故B 不符合题意;
C .通风向阳处晾衣服,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故C 不符合题意;
D .黄瓜装进塑料袋,减慢了墨水上方的空气流动,控制了表面积,减慢了蒸发,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49~250均可2540
解析:49~2.50均可 25 40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测量物体时,从1刻度线开始,所以木块的长度
3.50cm-1.00cm=2.50cm
[2]由图示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90km/h=25m/s
[3]由图示知,小表盘是分钟的表盘,大表盘是秒钟的表盘,而分针所指位置超过0.5min ,那么秒针所指的位置的读数为40s ,所以仪表的示数为40s 。
14.变速1250
解析:变速 12.50
[1]由照片可以看出,小球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不相等,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 点的位置坐标为0cm ,在F 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 ,则小球由A 到F 的路程为s=12.50cm ,A 到F 所用的时间
t =5×0.2s=1s
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
12.50cm 1s
s v t =
==12.50cm/s 15.偏大偏小加水到标志1处
解析:偏大 偏小 加水到标志1处
[1]在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案中,当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表面带走了一部分水,故导致加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大于铅球的实际体积,即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偏大。
[2]质量的测量值是准确的,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偏大,根据ρ=m
V
可知,测出的密度值会偏小。
[3]因取出铅球时铅球表面带走了一部分水,为减小这一误差,可在取出铅球后先加水到标
志1处,之后添加的水的体积才等于铅球的体积。
16.616×10-5【分析】1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时要取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
解析:6 1.6×10-5
【分析】
[1]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
[2]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时,要取两次量筒的示数之差;
[1]此时所加砝码的质量是
20g+20g=40g
标尺上的是示数是1.6g;所以矿石质量等于
40g+1.6g=41.6g
矿石质量是41.6g;
[2]由右图可知,物体的体积
353
V-
=⨯
=
6cm m
10
36mL-20mL=16mL= 1.61
它的体积是1.6×10-5 m3。
17.g120
解析:g120
[1][2]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t,因为
1t=1000kg
所以
6t=6×1000kg=6000kg
[3][4]因为
1kg=1000g
所以
50kg=50×1000g=50000g
一头大象的质量是一名中学生的
6000kg
=
120
50kg
倍。
18.汽化压缩体积
解析:汽化压缩体积
[1][2]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了汽化;再推压活塞,体积变小,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说明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19.不一定不一定【分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析:不一定不一定
【分析】
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
[2]由于不能确定图像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 内的状态。
20.压缩体积液化放出降低温度
解析:压缩体积 液化 放出 降低温度
[1][2][3][4]当向下压活塞时,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变成了液态,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液化放出热量。
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三、解答题
21.反射 144s 超速
解:(1)[1][2]已知桥面距水面3m ,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 ,它在水中的“倒影”距桥面为
3m+3m=6m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2)[3]由s v t
=得,通过大桥的时间 2160m =144s 15m/s
s t v == (3)[4]汽车通过光武大桥的速度
2160m =18m/s=64.8km/h>60km/h 120s
s v t ''== 可见,汽车通过光武大桥时已经超速。
答:(1)光武大桥的桥面距水面3m ,它在水中的“倒影”距桥面6m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光武大桥全程需要144s ;
(3)这辆汽车超速行驶。
22.(1)3500m ;(2)120m
解:(1)长江大桥的长度
s 1=vt 1=70km/h×0.05h=3.5km=3500m
(2)桥与轻轨的总长度
s =v 1t =20m/s×181s=3620m
则轻轨车厢的长度
s 2=s -s 1=3620m-3500m=120m
答:(1)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的长度为3500m ;
(2)轻轨车厢的长度为120m 。
23.(1)1×10-4 m 3;(2)2.5×103kg/m 3
(1)200g 水的体积:4333
0.2kg 210m 110kg /m m V 水水水ρ-===⨯⨯,
石子总体积:V 石=V 瓶﹣V 水=3×10﹣4m 3﹣2×10﹣4m 3=1×10﹣4m 3;
(2)石块的质量:m 石=0.01kg×25=0.25kg , 石块密度:33430.25kg 2.510kg /m 110m
m V ρ-===⨯⨯石石石. 答:(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 3;(2)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 3;
24.1000; 0.8。
【解析】
【分析】
该瓶的容积就是瓶子装满水时的水的体积,也是煤油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解即可。
瓶子装满水时的质量为,该瓶的容积是:
,故
由
得,。
答:该瓶的容积是1000厘米3;煤油的质量是0.8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密度公式以及密度公式的变形,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题。
25.见解析 (1)洗澡时放出的水温较高,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使镜面上出现雾气;(2)当给镜子通电后,镜子温度升高,小水珠又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了空气中,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26.见详解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气温低于0°
C ,低于冰的熔点,组成冰雕的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因而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