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体的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人体的生命体征
笔者: trichodina
引言
人体生命的四大体征主要指呼吸、体温、脉搏与血压,四大体征的稳定是人体生命的保证。
学习与了解人体正常或异常的生命体征,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并能较好地监控自身的生命安全与保障个人的身体健康。
一、人体的正常生命体征
1、体温正常值
由于人体深部的体温不易测试,故临床上通常测量口腔、腋窝和直肠三个部位的温度。
一般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口腔(舌下)温度的正常范围为36.3~37.2℃;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0℃;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5~37.7℃。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有一定变化,主要特点如下。
①昼夜节律:
一般人体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3—18时体温相对较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②性别差异:
成年女性的体温比男性高0.2~0.3℃,并且女性的基础体温可随生理周期而发生一定波动。
③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儿童的体温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体温逐渐降低。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等因素导致能量代谢发生变化可使体温轻度升高。
2、脉搏的正常值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min。
脉率可以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
一般幼儿比成人脉率快,老人稍慢,同龄的女性较男性稍快。
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率增快,而休息和睡眠时较慢。
3、血压的正常范围
一般成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
血压的生理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①部位:
右臂血压常高于左臂10~20mmHg,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血循环中能量消耗不同,两侧血压存在差异。
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主要因为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大的缘故。
②体位:
立位时血压高于坐位,坐位血压又高于卧位,这主要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③年龄:
新生儿血压最低,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青春期前男性与女性之间血压差异不大,在青春期后至更年期之前女性血压略低于男性,更年期后男性与女性之间血压差异减小。
⑤时间:
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稍高。
⑥其他:
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剧烈运动、吸烟等可使血压升高,某些药物对血压也有一定影响。
4、呼吸频率的正常值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
呼吸的变化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一般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因而呼吸稍慢。
同年龄女性呼吸频率略快于男性。
此外,活动、情绪激动、环境温度升高等均可使呼吸加快,而休息和睡眠时呼吸稍慢。
二、人体异常的生命体征
1、发热
1)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腔温度为例。
①低热:37.3~37.9℃
②中等热:38.0~38.9℃
③高热:39.0~40.9℃
④超高热:41.0℃以上
2)常见热型如下:
①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②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等。
③间歇热:
体温骤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④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2、常见的脉搏异常
1)频率异常
①心动过速:
成人脉率超过100次/min称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大出血等患者。
②心动过缓:
成人脉率低于60次/min称心动过缓,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阻塞性黄疸等。
2)节律异常
①间歇脉:
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②脉搏短促: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3、血压异常
1)高血压:
指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低血压:
血压≤90(收缩压)/60mmHg(舒张压)即为低血压。
3)脉压异常:
①脉压增大,脉压>40mmHg称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脉压减小,脉压<30mmHg称脉压减小,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及末梢循环衰竭。
4、呼吸异常
1)频率异常:
①呼吸过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超过24次/min。
②呼吸过缓,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少于12次/min。
2)深度异常:
①深度呼吸常见于糖尿病昏迷与尿毒症酸中毒患者。
②浅快呼吸常见于呼吸肌麻痹、胸膜及胸壁疾患。
3)节律异常:
①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及尿毒症晚期等患者。
②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的患者。
③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剧烈疼痛时。
④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与忧郁症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