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331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3.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京调的构成、特点和演奏技巧。
2.能够结合京调的特点演奏《彩云追月》。
二、教学内容1.京调的构成与特点–四大名调:宫、商、角、徵–特点:以弦乐器为主,以慢板和快板相结合为常见形式,强调象征意义和情感表现。
2.京调演奏技巧–装弓:用贴音法和抻音法形成不同音色。
–点弦:在选定弦上轻轻拍击,产生清脆的音响。
–转弓:使弓头在一条弦上扫弦,产生浑厚悠长的音响。
3.《彩云追月》演奏三、教学步骤1.了解京调的构成与特点,介绍四大名调的含义与区别。
2.演示京调装弓、点弦、转弓等技巧,让学生通过模仿加以掌握。
3.分段教学《彩云追月》:先让学生熟悉前奏,并讲解其音符组成和演奏方法。
4.继续教授第一部分和中间部分的演奏方法,鼓励学生模仿,并逐步增加练习难度。
5.教授最后一段的演奏方法,然后进行整体演奏练习。
6.进行小组合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效果1.学生掌握了京调的构成与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情感表现。
2.学生熟练掌握了京调演奏技巧,通过对《彩云追月》的演练,能够模仿表现出京调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3.在小组合奏中,学生更好的锻炼了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京调演奏技巧比较繁琐,需要学生的大量练习,教学时间需要安排充足。
2.学生对京调的情感表达需要加以引导,掌握基本技巧之后,需要多尝试一些情绪和意境的表达演绎。
3.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多的有关京剧和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京调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六、延伸课堂1.请学生搜索一些以京调为背景的古代故事,加以整理并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去接触更多传统音乐,比如说山东梆子、黄梅戏等,了解其他表达方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328fb84254b35eefd34d2.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教学目标:1、演唱《京调》,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
2、合作探究,演奏锣鼓经,表现京剧中四门功课的“做”。
教学重点:用京腔京韵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奏锣鼓经,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大锣、小锣、鼓、木鱼、铙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愉快的音乐课堂!二、导入: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唱一段,认真听,老师唱得是什么?【教师演唱《苏三起解》】,(学生集体回答)2、教师念白夸赞学生:“同学们的耳朵真是灵呀!”你能像老师这样“吊吊嗓子”吗?3、全体起立。
【出示幻灯片】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模仿。
(嘴巴竖着张,声音从眉心唱出来)评价(同学们的模仿的很棒,瞬间就有了京剧的味道。
)说到京剧,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老师还想让你们知道更多,我们一起来看段微视频吧!(观看微视频)怎么样?京剧有趣吧?4、京剧是国粹艺术,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该能张嘴来那么一段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京剧韵味的歌曲《京调》。
(板书课题)三、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1、先来听这首歌,感受一下歌曲的京腔京韵。
(学生听)怎么样?京味十足吧?2、你再来听,歌词唱得什么?(学生听,指名说)3、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听,指名说)师:对,歌曲是根据器乐曲《京调》填词得来的。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带出了浓厚的京味儿,你想不想感受一下歌词的魅力啊?(学生回答)三、读歌词,节奏处理。
1、先来听老师读一下,我请来了一个乐器朋友伴奏。
(教师敲双响筒读歌词)2、你能试试吗?先稍慢点,老师给你伴奏。
(学生尝试读歌词),评价,解决问题,反复练习。
3、师生接龙读歌词。
(师生合作)4、让我们加大难度,跟着音乐来一下吧!(学生跟伴奏读歌词)评价,解决问题。
重复练习。
听起来,同学们已经把歌词掌握得很熟练了。
四、学唱曲调。
1、你们表现这么棒,我也忍不住要唱一唱了!你能认真倾听吗?(教师自弹自唱)你来试一下!听好前奏!2、学生唱。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0efa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1.png)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京剧的曲调为素材,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节奏感。
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易于学生记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特点。
此外,学生可能对复杂的节奏变化感到困难,教学中应注重节奏的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增进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2.学会演唱《京调》,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京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京剧唱腔和节奏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让学生跟随模仿。
2.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魅力。
3.运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练习,提高合作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音乐特点。
2.教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介绍《京调》的背景及特点。
3.示范:教师演唱《京调》,让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6.总结:教师点评,强调京剧唱腔和节奏的重要性。
7.拓展:推荐学生欣赏其他京剧选段,激发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
可设计如下板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2.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演唱《京调》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fe574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a.png)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具有浓厚京剧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以京剧的曲调为基础,融合了民乐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京剧音乐的特点,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能够正确地演唱《京调》,把握住旋律和节奏。
3.通过欣赏和演唱,《京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音乐的特点2.歌曲《京调》的旋律和节奏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京剧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练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京调》的简谱、音频、视频等。
2.乐器:京胡、笛子等民族乐器。
3.分组标志:便于小组合作时区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京剧表演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对京剧的了解和印象。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京调》的简谱,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聆听并感受京剧音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京调》,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练习过程中,可利用乐器伴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5分钟)学生欣赏其他京剧音乐作品,对比《京调》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音乐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演唱《京调》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京调》人音版(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京调》人音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c0bc05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8.png)
板书设计
①艺术性:
-使用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来表达《京调》的特点和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通过颜色、大小和粗细的变化,突出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音乐鉴赏能力:通过欣赏《京调》等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美。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提高,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音乐素养、技能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1.音乐素养: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较为被动。他们对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京调》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京调》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京调》重点,强调《京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例如题型:
1.编写一段京调风格的旋律:
答案:可以使用五线谱,以宫、商、角、徵、羽为基础音阶,编写一段旋律。例如:
2.分析《茉莉花》的旋律特点: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聆听《京调》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聆听《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3a9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c.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京调》的音乐和表演,这个案例将展示《京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京剧艺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京调》的旋律、节奏和表演动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唱腔的音准和韵味,我会通过逐句教唱和模仿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3.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和合作精神,通过创编短剧等形式,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京剧的基本知识,培养音乐与戏剧综合表现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旨在通过《京调》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音乐鉴赏、表现、创造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创编短剧的合作与创意:在小组合作创编短剧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创意与实际操作,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举例:在教授“西皮流水”唱腔时,学生可能会在音准上遇到困难,教师应采用逐句教唱、集体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在创编短剧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鼓励他们提出创意,同时教授一些实用的戏剧技巧,以帮助他们将创意转化为实际表演。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京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京调》在表达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表演动作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京剧表演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动作练习的结果。
4.学生活动组织: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进度较慢,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将在下次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确保讨论能够深入进行。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9a22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4.png)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富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歌曲,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京剧音乐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分体现了京剧的韵味。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抒情。
整首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京剧音乐的特殊韵味和演唱技巧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感受《京调》的地方特色。
2.学会《京调》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京调》,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京剧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京剧片段等。
3.乐器:钢琴、京胡等。
4.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京剧的特点,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欣赏京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音乐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完整演唱《京调》,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演唱过程中,注意示范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把握节奏、音准和情感。
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精品文档6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教案精品文档6页](https://img.taocdn.com/s3/m/633ff7b584868762caaed581.png)
音乐鉴赏《京调》教学目标:1、学生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2、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3、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4、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京调》是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京剧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整节课以京剧知识为主线贯穿全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从京剧多彩的脸谱,到精美的扮相,再到听奏,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艺术享受。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教室坐好。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生:京剧师:对了。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生说四大行当。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生说,师播放课件配合。
(2)演一演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生、旦、净、丑”.学生评价,表现好的党员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好,演得更棒。
下面哪一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的京剧资料?2、京剧的伴奏乐器(1)说一说师: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5课京韵-京调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5课京韵-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6e4f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7e.png)
《京调》教案教学内容一、学习京剧相关知识二、演唱歌曲《京调》教学目标一、简单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脸谱、表演形式。
二、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京调》,并能表演。
三、通过聆听、表演,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一、准确背唱歌曲《京调》,掌握“一板一眼”的节奏特点,字正腔圆,表现出京剧的独特韵味。
二、掌握旋律中的“弱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京剧《苏三起解》提问:视频是我国哪种艺术表现形式,你们对它有怎样的了解。
二、知识拓展(一)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1.生一一男性正面形象,生又分为“老生” “小生” “武生”“娃娃生”等,并模仿生行的基恩手势。
2.旦一一女性正面形象,旦又分为“青衣” “花旦” “武旦” “老旦”等,并模仿旦行的兰花指。
3.净一一又称花脸,净又分为“正净” “副净”“武净”等4.丑一一滑稽的人物形象,丑又分为“文丑” “武丑”(二)介绍脸谱1.红脸一一表示忠勇正直,代表人物关羽2.白脸一一表示奸诈狠毒,代表人物曹操3.黑脸一一表示刚正不阿,代表人物包公、李逵4.金脸和银脸一一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5.蓝脸和绿脸一一中性,表示刚强勇猛,代表人物窦尔墩(三)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学习《红灯记》里的念白“奶奶您听我说",学习京剧的亮相动作。
三、学习歌曲《京调》(一)初听音乐初听音乐,歌词中概括了以上我们说到的京剧常识,引出板眼。
(二)介绍板眼在京剧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眼。
比如:2/4 一板一眼;4/4 一板三眼;1/4有板无眼。
(三)复听音乐,体验板眼1.聆听歌曲,感受节拍。
《京调》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2.边拍手边念歌词。
3.师示范在休止符的地方拍手念词4.生随师拍手念词(四)哼唱旋律在电视里戏迷是怎样哼曲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当当小戏迷,用“deng”来哼一下旋(五)教唱歌曲在我们的京剧里都是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今天老师也用这种方式来教大家学习这首歌曲。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6620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7.png)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齐唱《京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齐唱歌曲。
歌曲以京剧音乐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浓郁的京剧特色。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第二部分节奏变化多样,旋律富有弹性,能够锻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歌曲的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京剧画面,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京剧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跟随老师进行歌曲的学唱和演奏。
但同时,学生对京剧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音准、节奏感和合唱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京剧的魅力。
2.能够熟练地唱出《京调》这首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4.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体会音乐的美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京调》的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京剧唱腔和节奏,以及合唱部分的音准和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学唱、演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京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京调》(1)欣赏歌曲,感受京剧特色。
(2)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
(3)分小组练习,加强合唱部分的协调。
3.练习与巩固:(1)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2)进行京剧唱腔的模仿练习,让学生体验京剧的魅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京调》的曲调和节奏,以及京剧的特点。
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音乐5《京调》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音乐5《京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5d5a8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a.png)
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音乐5 《京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富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歌,曲调优美,旋律欢快。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对于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因此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欣赏这首歌曲。
歌曲的歌词充满了对北京传统文化的赞美,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还能进一步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能够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此外,学生们对北京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京调》,可以激发他们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热爱。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们对北京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歌曲《京调》,感受北京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和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京调》,使学生更加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京调》,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和北京地方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处理,以及对于北京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欣赏、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北京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北京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歌曲《京调》。
2.聆听:播放歌曲《京调》,让学生初步感受北京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
3.学唱: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处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6c5d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7.png)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聆听《京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具有浓厚北京特色的民歌,它以四二拍为主,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歌曲通过描绘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中,通过学习《京调》,让学生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北京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感受民歌魅力。
此外,学生对简谱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魅力。
2.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京调》。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京调》的旋律和节奏。
2.了解北京传统文化,感受民歌魅力。
3.运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感受民歌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欣赏法:聆听优秀演唱版本,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乐谱:《京调》简谱。
3.录音设备。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北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京调》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针对性练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
再次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5.拓展(10分钟)聆听其他优秀演唱版本,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调》的节奏和旋律。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五年级 下册 《京调》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五年级 下册 《京调》](https://img.taocdn.com/s3/m/35b71fc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5.png)
教案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京调》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歌曲以京剧音乐为素材,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基本的音乐技能。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京剧音乐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能够熟练演唱《京调》,并对京剧音乐产生兴趣。
3.通过学习《京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音乐的特点2.歌曲《京调》的旋律和节奏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京剧音乐,使学生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讲解京剧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基本知识。
3.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4.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京调》乐谱2.音响设备:CD、音响3.教学图片:京剧演员图片4.教学视频:京剧表演片段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京剧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京剧音乐的特点。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京调》这首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通过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歌曲《京调》。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京剧音乐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京剧音乐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京剧音乐的经典剧目,引导学生课后去欣赏和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些以京剧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京调-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京调-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42c284ff00bed5b8f31d32.png)
5京调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学唱、编创与活动等学习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韵味,培养学生对京剧国粹艺术的兴趣与喜爱,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唱演歌曲《京调》,学会能用声音高位置即京剧的假嗓子演唱、延长音即用拖腔的方法等,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
3、知识与技能:学唱等方式,加深对京剧的行当、表演形式、脸谱以及伴奏形式等京剧相关文化知识的认识。
2、学时重点1、感受歌曲《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京剧元素创作的《京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音韵。
2、切分音及后半拍节奏及延长音等对歌曲的京韵的表现。
3、学时难点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
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听京调,戏歌导入播放《说唱脸谱》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在曲调上有什么不同?(京歌)导出歌曲《京调》。
活动2【活动】听京调。
初听京调。
1、听京调说歌词。
提问:请问你听到了歌词里都有哪些京剧艺术?如: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脸谱艺术(油彩脸上画),伴奏形式(锣鼓)等。
微课的形式来了解京剧艺术知识:课堂微课学生听学,互动课堂对学习进行小测验。
2、听京调打节奏。
再次聆听歌曲,提问:请问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注意节拍拍,让学生为歌曲击拍。
感受《京调》“有板有眼”(即板为强拍,眼为弱拍)的节拍特点。
活动3【活动】唱京调,感受歌曲的旋律韵味。
播放歌曲录音。
问:请问是用真嗓子还是假嗓子演唱的?(京剧的假嗓子演唱)•••••用京剧吊嗓子的方法体验什么是假嗓。
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跟钢琴用“yi”来模唱歌曲。
注意切分音和后半拍节奏及符点音符的掌握,用“杯子节奏型”来辅助解决难点。
请同学们看乐谱还有什么音乐标记?换气记号,延长音记号:换气的地方要迅速,延长音的地方模仿京剧的拖腔。
带歌词完整歌唱:轻声高位置念白,再迁移到歌唱中。
活动4【活动】演京调,京腔京韵。
结合歌词,对京调进行动作创编。
注意:男生和女生动作的区别。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范唱《京调》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范唱《京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f7d7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7.png)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范唱《京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京调》是一首富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歌,它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
歌曲为2/4拍,结构方整,旋律中运用了大量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歌曲的最高音为“do”,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本节课中,将通过学习《京调》,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地方特色,了解民歌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学习《京调》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音乐知识,轻松地掌握歌曲的旋律。
但同时,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北京地方特色的民歌,了解民歌的魅力。
2.学会演唱《京调》,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准确性,特别是最高音“do”的演唱。
2.歌曲节奏的掌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演唱。
2.使用图谱法,通过图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运用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京调》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图谱、卡片等。
4.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北京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京调》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范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音高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谱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328fb84254b35eefd34d2.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调》教案教学目标:1、演唱《京调》,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
2、合作探究,演奏锣鼓经,表现京剧中四门功课的“做”。
教学重点:用京腔京韵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奏锣鼓经,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大锣、小锣、鼓、木鱼、铙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愉快的音乐课堂!二、导入: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唱一段,认真听,老师唱得是什么?【教师演唱《苏三起解》】,(学生集体回答)2、教师念白夸赞学生:“同学们的耳朵真是灵呀!”你能像老师这样“吊吊嗓子”吗?3、全体起立。
【出示幻灯片】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模仿。
(嘴巴竖着张,声音从眉心唱出来)评价(同学们的模仿的很棒,瞬间就有了京剧的味道。
)说到京剧,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老师还想让你们知道更多,我们一起来看段微视频吧!(观看微视频)怎么样?京剧有趣吧?4、京剧是国粹艺术,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该能张嘴来那么一段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京剧韵味的歌曲《京调》。
(板书课题)三、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1、先来听这首歌,感受一下歌曲的京腔京韵。
(学生听)怎么样?京味十足吧?2、你再来听,歌词唱得什么?(学生听,指名说)3、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听,指名说)师:对,歌曲是根据器乐曲《京调》填词得来的。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带出了浓厚的京味儿,你想不想感受一下歌词的魅力啊?(学生回答)三、读歌词,节奏处理。
1、先来听老师读一下,我请来了一个乐器朋友伴奏。
(教师敲双响筒读歌词)2、你能试试吗?先稍慢点,老师给你伴奏。
(学生尝试读歌词),评价,解决问题,反复练习。
3、师生接龙读歌词。
(师生合作)4、让我们加大难度,跟着音乐来一下吧!(学生跟伴奏读歌词)评价,解决问题。
重复练习。
听起来,同学们已经把歌词掌握得很熟练了。
四、学唱曲调。
1、你们表现这么棒,我也忍不住要唱一唱了!你能认真倾听吗?(教师自弹自唱)你来试一下!听好前奏!2、学生唱。
京调-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京调-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99f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f.png)
京调-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调的特点,认识其音乐元素和演奏方式;2.能够准确鉴别两种不同的京调;3.学习弦乐和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并能个别或团队表演京调。
二、教学重点1.京调的基本元素和特点;2.弦乐和打击乐的演奏技巧;3.京调的表演方式和引发情感共鸣的功效。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京调基础知识的介绍和认知1.通过欣赏多种京调音乐,了解京调的基本元素和演奏方式;2.分享京调在文化,历史,乐器,音乐类型等方面的内容;3.分组演练京调中的乐曲,学生简要介绍不同乐曲,鉴别京调中的不同元素。
第二节:京韵演奏技巧学习1.弦乐的演奏技巧学习,在各自的乐器上练习弹奏京调;2.打击乐的演奏技巧学习,在各自的乐器上练习打击京调;3.掌握乐曲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强化训练,力求更加完美的演奏效果。
第三节:京调表演技巧和实践1.演员在演出时如何正确的表现出京调的情感。
学生们需在各种情境下感悟京调中蕴含的情感元素;2.团队训练:学生们分成小组,编排短小雅美的京调表演。
强化团队沟通,演出协作和专业技能;3.现场演出:组织学生在校内或者课外进行现场演出,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表演才能。
四、教学方法1.采用现实生活中的语境方法,配合音乐欣赏,来增强学生们感受京调宏博情感,体会京调的时代价值与生活意义;2.通过课前学习和课堂小组练习,来让学生感受到对于京调音乐的理解;3.注重小组协作和团队沟通,在表演环节中对于学生的聆听和支持增强了团队日常合作处理者。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 学生们组成团队用两到三分钟时间表演出自己的京调乐曲;2.课外演出: 在公开场合参加表演,考核他们团队合作,音乐水平和创造能力;3.期末考核: 学生们进行琴弦和打击乐乐曲的演奏技能和京调基本知识的考试考核。
六、教学后记在本次京调教学中,我通过课前准备,音乐欣赏和团队协作学习等培养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京调音乐。
通过学生课堂表演和课外演出,可以很好地证明学生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京调》
教学目标:
1、学生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2、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
3、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4、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
《京调》是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京剧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整节课以京剧知识为主线贯穿全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从京剧多彩的脸谱,到精美的扮相,再到听奏,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艺术享受。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教室坐好。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
生:京剧
师:对了。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
生说四大行当。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生说,师播放课件配合。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生、旦、净、丑”.
学生评价,表现好的党员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好,演得更棒。
下面哪一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
的京剧资料?
2、京剧的伴奏乐器
(1)说一说
师: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辨一辨
师:你认识这些乐器吗?想想这两组乐器有何特点?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
第二组:出示乐器实物如:京锣、钹等。
(3)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在《京调》主题音乐中,请学生上台扮演戏迷。
全班扮演戏迷轻声哼唱《京调》主题音乐。
欣赏《京调》
师:看大家摇头晃脑的,手上还拍打着节奏,嘴里哼着:龙格龙格里格龙格……”
真像戏迷。
下面就请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来当当小戏迷,请你听听《京调》,如果你听出了哪种乐器的声音,请模仿它演奏的样子。
师:感谢这组同学让我们了解了京剧伴奏乐器的重要性。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生自由发言)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和丑角脸谱两大类。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骜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2)唱脸谱
师:我这儿还有一首专门唱脸谱的歌,咱们来听听。
(带学生跟唱,并表演)
(3)戴脸谱表演
师:唱得不过瘾,那咱们就带上脸谱来扮演京剧演员。
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请六个同学选择脸谱,并表演。
请其他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被评为最佳表演者的同学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捧场。
全班戴脸谱随着音乐(说唱脸谱)表演。
(提醒学生脸谱人物不同,表演也应该不同。
)
师:这脸谱一戴,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京剧的大舞台,你们精彩的表演让我拍手叫好。
4、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听说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请第四大组给我们说说。
(1)说一说
生: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功夫”。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功夫?(生答)
师:对了,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
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
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功夫。
(3)模仿与表演
师:请一位同学出来,并用京剧的念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和你合作表演。
表演得好请大家鼓掌喝彩。
(4)欣赏《孙悟空大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三、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
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
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
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四、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