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3·咸宁)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道德高尚”这四个短语中,“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B .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 . “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D . “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书写 (共2题;共9分)
2. (6分)(2014·淮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幸福从没截径,也没有完美无瑕。
幸福,其实很简单,平静地呼吸,悠然地眺望,微笑着生活。
幸福,其实在路上,进一步,有一片绮丽的风景;进一步,有一生甜淡的心境。
只要付出真心,潜心经营,幸福就会悄然到来。
①给文段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静悄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 (3分)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蒙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葡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辩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三、默写 (共1题;共14分)
4. (14分) (2015八上·钦州期末) 默写。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
《论语》
②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③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
《赤壁》
⑤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⑥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
《水调歌头》
⑧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⑨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
《西江月》
⑩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⑪潮平两岸阔,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⑫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
《三峡》
⑬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
《秋词》
⑭宁信度,________。
《郑人买履》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 (5分)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1)下列对《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B . 阿廖沙的外祖父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 . 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 . 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2)阅读《简·爱》精彩片段节选后,填空。
明净明媚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太阳如此灿烂,在我们这波涛围绕的地方,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天气,现在却接连很多天都这样。
……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出________的氛围,暗示了简·爱同罗切斯特的误会将________,爱情将________。
五、其他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9八上·阳江期中)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题目。
本报讯(记者/潘静思)“准备接亲喽!”话音刚落,头戴胥家帽、身着传统服装的渔家妇女,就已经麻利地挑起装着蛋花饼、油角酥等礼饼的竹筐,两排并列穿过人群,朝岸边停靠着的渔船走去。
8月15日下午,第十七届南海(阳江)开渔节活动登家婚俗表演在闸坡国家中心渔港码头举行。
下午4时30分,尽管烈日当空,但码头早已挤满了前来观看庆典的游客。
成排的渔船间,一艘挂着红灯笼、装点红绸幔,张贴着红喜字的渔船格外显眼,清亮悠扬的蛋家调不时从渔船内传出,岸边不断有游客被歌声吸引过来,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
走近渔船,礼鸡、礼饼、水果以及酒坛子等物件整齐地摆放在甲板上,渔家妇女正张罗着清点彩礼。
有别于陆上婚嫁,渔家婚俗“以歌代哭”,现场轮番唱起咸水歌,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惜别的不舍之情。
“哭诉”
结束,在众人的期待中,“新郎”挽着“新娘”走出渔船开始隆重的巡游。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婚俗传承人吴银伟介绍,疍家婚礼包含了疍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疍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随着时代的进步,疍家婚礼逐渐被简化和浓缩化,希望以表演的形式重现疍家婚庆的热闹场面,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疍家文化,将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1)阅读上面新闻,为新闻拟一个标题。
(2) 8月15日下午,作为南海(阳江)开渔节重要品牌的渔家大宴在海陵岛海滨路开宴,5000名游客欢在一起,共品舌尖渔味,感受地道渔家文化。
有人根据两则消息写了一幅对联,请你试着对出下联。
上联:凑疍家婚礼热闹下联: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7. (11分) (2017七下·顺庆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的划线词。
①尝射于家圃________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
③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 ④但微颔之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
B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 . 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D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两项是()
A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 .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C .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D . 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 . 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 .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 . 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8. (11分)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臣本布衣(平民,百姓)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B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深入不毛(不长草木)
C . 尔来二十有一年(通“又”)夙夜忧叹(早晚)
D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临表涕零(落泪)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B.
B . 挺剑而起长跪而谢之
C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 . 不效则治臣之罪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 . 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 . 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D . 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
翻译句子。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9. (17分)(2017·连云港) 阅读《水浒传》的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
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
②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③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④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⑤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
⑥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
”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1)
武松的绰号是________。
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山寨的大头领的________。
(2)
“文似看山不起平”,作者是如何把武松打虎的过程写的波澜起伏的?
(3)
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4)
武松打死老虎之后吗,为什么拖不动老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 (10分)阅读《海底飞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姐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
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②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
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
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
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
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实现高效作业。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
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
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
体会第②段画线词语的准确性。
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
(2)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时刻,并且正是这些时刻,让你的生命更加丰盈。
“这一刻”虽然没有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包罗万象,但它可能是丰富多姿而不同寻常的,这一刻,让你的经历变得不同凡响,让你的人生增添鲜艳的色彩。
请以“这一刻,让我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书写 (共2题;共9分)
2-1、
3-1、
三、默写 (共1题;共14分)
4-1、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1、
5-2、
五、其他 (共1题;共6分)
6-1、
6-2、
六、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9-1、
9-2、
9-3、
9-4、
10-1、
10-2、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