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 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 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 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 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 C )
A.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将败坏社会风气 B.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 C.洋务运动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 D.学好西方技术就能全面超越西方国家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 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 族工业的兴起。
(4)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 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重点理解] 1.“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 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 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企业。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 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 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 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欧风美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外国经济势力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欧风美雨的阻碍作用,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创造了条件,如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 劳动力市场,刺激了一些中国人投资近代企业,充当了历史发 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3.代表 (1)上海发昌机器厂。 (2)广东__南__海__继__昌__隆__缫__丝__厂__________。 (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影响: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读:西方列强凭借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刺激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走向富强
谢谢观看!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3)影响 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 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 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
3.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 4.代表 (1)中央:奕 。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__左__宗__棠_____、张之洞等。 5.活动 (1)创办近代工业
军事 工业
民用 工业
以“___自__强______”为 创办_安__庆__内__军__械__所___、
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 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 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4.多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含义:“纺”与“织”分离以及“耕”与“织”分离。 (2)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 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 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 的解体。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武夷山一带以种茶闻名,自从与 外国通商以来,受种茶获利的影响,该地农民大量增加种茶面 积,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反而越来越少,这说明洋商收购茶叶 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选 C 项。该现象应发生在鸦 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蒙受了巨大的 经济损失,故 B 项错误;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于社会 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瓦解,故 D 项错误。
产技术
政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
以“求富”为旗号,解 兴办轮__船__招__商__局___、开平
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煤矿、_汉__阳__铁__厂____和湖
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北织布局
(2)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第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 学生出国深造。
6.失败:清军在_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__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 动的破产。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引进了西方的先进 世界史观
技术和人才
史观类型
结论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文明,奠定了中国现代工
文明史观 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并促使中华文明逐步
融入世界现代工业文明
是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重要分水岭,促使思
社会史观 想观念、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逐步向近代社
会迈进
史观类型
结论
没有变革旧的封建关系,以西方先进科技来维 唯物史观
7.影响 (1)引进了近代西方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 激了_中__国__资__本__主__义__________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1)_自__然__经 ___济___的逐步解体。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 (1)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2)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探究 上述史料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 答案:史料客观地评价了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从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 先河。
3.重点讲解——用不同史观审视洋务运动
史观类型
结论
革命史观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现代化史观 迈出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
解析:据材料“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 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官办企业难以做出成效, 民营企业更具发展优势,故 C 项正确;材料“人人有争利之心, 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不能说明败坏社会风气 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民营企业更具发展优势,不是学好西 方技术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3.评价 (1)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商__品__经__济____的发展。 (3)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逐渐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4)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 (2)主张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出现。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 技,维护清朝统治。
[跟进题组] 1.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 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 山遍野,愈种愈多。……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种茶山地), 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 1 步 分层理解教材 夯实基础 突破疑难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1)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1)洋纱输入,取代土纱,造成“__纺__”__与__“__织__”_分离。 (2)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织”与“耕”分离。 (3)中国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第 2 步 多维探重难 研习史料 拓展升华
主题:晚清政府的“中国梦”——洋务运动 1.漫画证史——洋务运动的实质
漫画解读 该漫画深刻地表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维护封 建专制制度。
论从史出 洋务运动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落后的封建 制度,最后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2.史料探史——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 史料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些活动内 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 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 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