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 ——以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澳项目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以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澳项目为例
摘要:中国的高等院校是国家实施教育与科研的场所,加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推动人文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更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基于此,本文重点以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澳项目为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高质量教学,其中中澳项目的实施更是扩大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已经遍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

借鉴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经验,明确了只有进一步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才能够促进中国更多高等院校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73个,涵盖了欧洲、亚洲以及非洲三大板块。

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相应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相应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明显较大,高等教育质量明显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则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没有达到普及化水平。

另外,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之外,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院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较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无法满足自己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还无法与国际进行有效的接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人才的作用最为关键。

而“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合作力度逐渐加大的同时,对于精通外语、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输出国际化人才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

(二)合作办学的机遇
因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较强的高等教育能力,无法培养出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所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速度。

针对一些有着强烈高等教育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的高等院校可以在当地设立分校,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输出,进行国际化高端教育品牌的打造。

另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这些沿线国家还可以将部分人才输送到中国的各大高等院校,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

例如,中澳维多利亚大学合作项目实施学位课程合作,学生可选择4年在河南大学学习并完成学业,达到双方学术要求,可同时获得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生也可以选择在河南大学学习2年或3年之后申请出国留学,在合作大学学习2年或1年并完成规定课程后,获得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经河南大学认可后,同时颁发河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三)扩大学生就业范围的机遇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各方面的合作力度也越来越大。

我国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到境外就业,获得境外实习的机会,成长为
国际化人才。

例如,选择全程在河南大学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到国外
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以直接考取国内的研究生或直接到外企或者有国际化人才
需求的公司、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就业。

(四)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沿线国家社会与经济的
发展需求,也是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需求。

所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
院校将逐渐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努力争办国际一流大学,提升高等院校的
国际影响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一)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需要加强与沿线
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互惠教育项目的对接与合作。

首先,要加强我国高
等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对本校的办学特点与重点学科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以此
为基础建设行业优势特色学科。

其次,丰富国际学术教育与交流形式,通过国际
教育论坛、国际教育学术会议等活动来让加深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在国情、发展
以及文化方面的了解,并建立彼此理解以及彼此包容的国际友谊,为中国以及沿
线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打好基础。

最后,促进教育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即除了普通高等院校之外,其余的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院校也要逐步加强教
育交流力度[2]。

(二)完善中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需要完善相应的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高等院校要树立全新
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际化市场的发展需求来制定本校的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本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

其次,高等院校要对现
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可以熟练的掌握外语的应用技巧,又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熟悉“一带一路”沿线
各国的历史文化。

再次,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
才的需求,来制定针对性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最后,加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力度,加强国际贸易人才、语言教育人才以及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
更好的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需要搭建科技创
新平台,从而在智力与精神方面为政府部门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首先,高等院校要正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打来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的与沿线国家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沟通,彼此
之间相互学习发展经验。

其次,高等院校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设置研究
机构,根据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文化发展特点等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
发展策略,解决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最后,高等院
校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和
大数据技术来进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3]。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想实现国际化发展,就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平权."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探究[J].当代职业教
育,2020,(2):44-49.
[2]陈飞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山东社会科
学,2019,(7):128-132.
[3]姚东."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J].黑河学院学
报,2019,10(8):103-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