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屏边县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现状及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屏边县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现状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2-12-19T07:19:36.01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6期作者:陈丽[导读] 屏边县农产品认证起步较晚,通过总结屏边县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现状,分析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促进屏边县农业品牌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陈丽
屏边苗族自治县植检植保站云南屏边661299
摘要:屏边县农产品认证起步较晚,通过总结屏边县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现状,分析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促进屏边县农业品牌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认证;现状;措施
食品安全关乎着人类的健康与发展,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围绕着食品安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全面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食品的质量源头。

20世纪90年代,随着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如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猪肉“瘦肉精”引发的群体性中毒事件,已直接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加上农产品出口因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受阻,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严峻的形势下,2003 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在我国实施[1-4]。

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对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现状
屏边县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起步较晚,有机农产品认证起步于2016年获得的猕猴桃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起步于2017年获得的茶叶认证。

之后几年,农业生产者逐渐意识到农产品认证的重要性,加之州级、县级对农产品认证有关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对自产农产品认证,其中2021年和2022年达到认证高峰,并且认证产品从单一到多样化发展,包括水果、茶叶、中药材、肉类、蛋类、蔬菜等,涵盖荔枝、猕猴桃、茶叶、砂仁、三七、重楼、黄精、鸡肉、鸡蛋、菠萝蜜、芒果等五十多个产品,目前,累计有机产品初次认证32次,认证面积达1015.928公顷,累计绿色食品初次认证8次,认证面积1082.3公顷。

2 存在的问题
2.1 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据调查,屏边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散户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意识不强,主动参与不多。

目前全县农业企业仅29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1户,家庭农场194户,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实力弱,带动辐射力不强。

虽然农业农村部门每年都对基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但培训质量不高,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人,他们大多学习意识不高,给培训工作增加了难度。

屏边县农产品的生产者以农民居多,受教育程度和水平的局限,大部分生产者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科技意识薄弱,无法紧跟科技发展潮流。

2.2 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农产品产量质量偏低
屏边县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复杂,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产业道路、用水管网、电力设施、仓储物流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地多数无法连片,农业结构分散,机械化程度低,农作物栽培管理较粗放。

农业生产者仍掩饰不了自身存在的小农户、小品牌、小产业的现实,许多农户和生产者追求短期利益倾向明显,不注重环境污染问题和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品牌创建也仅限于发展较好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且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明显,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3认证手续繁琐耗时,成本高
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门槛高,成本高且收费标准不统一。

为保障食品安全,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等都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技术要求作了严格的规定,认证标准严苛,且生产环节风险大、成本高,目前绿色食品认证成本大概一万多,有机农产品认证成本大概两万多,绿色食品认证耗时长,大概1年多才能领取,且对认证面积有底限规定,能达标的基地很少,有机农产品认证虽然耗时相对较短,但有效期只有一年,到期需持续认证,加之疫情持续给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带来的影响,这对中小规模的经营主体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同时,申请认证需要经营主体提交包括日常生产过程的记录等大量文字材料,而屏边县大多生产者受限于文化水平,提供所需材料难度大,众多因素影响着申报的积极性,导致绿色、有机认证推广难度较大。

目前,已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主体,多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4 认证农产品市场效益不明显
屏边县农产品多为就近销售、电商销售和中间商来产地收购,除了极少数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需要上传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证明外,以其他方式销售的农产品,其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低,认证农产品和没有认证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没有明显区别,从而导致认证积极性不高。

3 措施
3.1 农业部门加强农业技能指导服务
农业农村部门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指导,让农业生产者学得会,做的来,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素质,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继续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继续到田间地头指导修剪、控梢环割、用肥技术;继续指导畜禽养殖户科学养殖等。

通过多样化全方面的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改善全县农业生产大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3.2 质监部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县内农药化肥门市、兽药饲料门市和种子门市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服务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规范农资经营市场,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流入市场;农业监测部门要加强对县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抽检工作,规范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认证相关部门要把加强监管摆到突出的位置,强化证前证后的监督管理,加强证前监督,使农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确保认证规范运作,加强证后监督,督促认证主体始终规范生产,杜绝重认证轻管理现象,保障认证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

3.3 相关部门联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相关部门要重视品牌创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生产方式、探索新型经营体系,完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链,通过提档升级绿色原料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和绿色品牌建设等工作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县域内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继续对农产品认证给予政策扶持,促使农产品向高端产品靠拢,走向全国各地,让生产者从中获利,让认证农产品的价值充分体现,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有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国梅,刘慧.我国农产品认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资,2013, 000(044):219-219,221.
[2]宫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20- 24.
[3]冯忠泽,刘建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质量标准;2005年02期
[4]樊红平,丁保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