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模拟综合试题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00千克=( )吨6厘米=( )毫米2分30秒=( )秒
2.一节课40分钟,第三节课 10:30开始,( )时( )分结束。

3.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是28元,买9本大约需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跳绳5下用3( );
一支铅笔长约2( );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2( ),每小时行驶70( )。

5.用0,3,6这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这两个数相差( )。

6.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28元,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地球仪共需( )元钱。

7.王老师每天坚持跳绳198下,5天大约跳绳( )下。

8.
(1)买9支钢笔,一共需要( )元。

(2)水彩笔的价钱是直尺的( )倍。

二、选择题
9.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人。

10.比较2吨200千克、2230千克和3吨,最重的是()。

A.3吨B.2230千克C.2吨200千克
11.爸爸从青岛坐飞机到郑州用了1小时45分钟,钟表上的时间是飞机起飞时间,爸爸到达郑州机场的时间是()。

A.8:55 B.9:00 C.8:10
12.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人。

13.爸爸和3位同事一起乘动车去外地出差,1张动车车票218元,他们往返车票共需()元。

A.1308 B.1744 C.872
14.下面涂色部分不能用1
4
表示的是()。

A.B.C.
15.三年级(3)班有31人参加跳绳和足球兴趣小组,其中参加跳绳的有22人,参加足球的有14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人。

A.6 B.4 C.5
16.下面的图形是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剪成的,周长最长的是()。

A.B.C.
17.我能很快写出得数。

32+53=79-27=9×200=5×6+0=
2 9+
3
9
=1-
5
8
=198×5≈71×2≈
18.列竖式计算。

(带※的题要验算)
47+123=※394+168=※800-195=503×7=143×6=370×8=
19.脱式计算。

380+25×41000-125×8308×(201-196)
(125+75)×7780-(169+231)485-(185+115)
20.在下面每幅图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出它们的1
4。

21.
(1)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2)剧场楼上有118个座位,楼下有348个座位,三、四年级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22.小兰家、小洋家和车站在同一条路上,小兰家离车站856米,小洋家离车站592米,小兰家离小洋家有多远?(会有几种情况?先画出线段图表示,再列式解决)。

23.小林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到梦幻世界游玩。

他们怎样订票更省钱?一共要花多少钱?
24.同学们去春游,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一共去了多少人?
25.一本书81页,小军看了2
,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小军看了多少页?
9
26.妈妈在一块长为35厘米、宽为26厘米的长方形花布上剪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花布,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7.三年级(1)班举行英语单词默写比赛,看谁写出“动物类”的单词多。

小赵写出了14个,小钱写出了6个,小孙写出了9个。

小钱写出的6个单词小赵都写出来了,小孙写出的单词中有5个小赵也写出来了,小钱和小孙写的单词中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小赵和小钱一共写出了()个单词,用下边()维恩图表示他们写出的单词个数关系;小钱和小孙一共写出了()个单词;小赵和小孙一共写出了()个单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8 60 150
【解析】
1吨=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8吨;
1厘米=1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1分=60秒,所以,2分30秒=150秒。

8000千克=8吨
6厘米=60毫米
2分30秒=150秒
【点睛】
熟练掌握各个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11 10
【解析】
用第三节课开始时间加上一节课的时长,求出第三节课结束时间。

10时30分+40分=11时10分
则11时10分结束。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关键是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3.27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乘9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将28元看成30元,
30×9=270(元),即买9本大约需要27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秒分米##dm 吨##t 千米##km##公里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跳绳5下用3秒;
一支铅笔长约2分米;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2吨,每小时行驶70千米。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 630 306 324
【解析】
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再求出两个数的差即可。

用0、3、6这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中,最大的是630,最小的是306。

630-306=324,所以这两个数相差324。

【点睛】
根据指定数字组数时,把指定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组成的数最大,把指定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组成的数最小,但最高位不能是0。

6.113
【解析】
用地球仪的单价加上书包的单价就是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用的钱数。

+=(元)
8528113
答: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地球仪共需113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加法应用,掌握求一共需要的钱数,就是求和,用加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7.1000
【解析】
用每天跳绳下数乘天数,求出跳绳总下数。

将198估成200,再进行计算。

198×5≈200×5=1000(下)
则5天大约跳绳1000下。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三位数的近似数。

8.(1)108
(2)5
【解析】
(1)买1支钢笔需要12元,那么买9支钢笔需要(9×12)元;
(2)要求水彩笔的价钱是直尺的几倍,用15除以3,即可解答。

(1)
9×12=108(元),一共需要108元。

(2)
15÷3=5,水彩笔的价钱是直尺的5倍。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二、选择题
9.A
解析:(1)见详解;
(2)41
【解析】
(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
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
23-8=15(人)
填空如下:
(2)26+23-8=41(人)
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0.A
解析:A
【解析】
本题是质量的名数大小比较,根据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把不同单位的名数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进行比较。

2×1000=2000(千克)
2000+200=2200(千克)
3×1000=3000(千克)
即2吨200千克=2200千克
3吨=3000千克
因为3000千克>2230千克>2200千克,
所以3吨>2230千克>2吨200千克,
所以最重的是3吨。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1.A
解析:A
【解析】
钟表上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2,表示7:10;用起飞的时间加上坐飞机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达到的时间。

7时10分+1小时45分钟=8时55分
则爸爸到达郑州机场的时间是8:55。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这个公式。

12.A
解析:(1)见详解;
(2)41
【解析】
(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
23-8=15(人)
填空如下:
(2)26+23-8=41(人)
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3.B
解析:B
【解析】
先用1张动车票的钱乘4计算出4人单程车票的总钱数,然后再用4人单程车票的总钱数乘2即可解决问题。

1+3=4(人)
⨯=(元)
2184872
⨯=(元)
8722174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普通行程路费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14.C
解析:C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据此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A.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
4

B.把8个六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六边形,是8个六边形的1
4

C.观察图形可知,不是平均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注意是平均分。

15.C
解析:C
【解析】
用参加跳绳的人数加上参加足球的人数,减去三年级(3)班参加跳绳和足球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两个组都参加的人数。

22+14-31
=36-31
=5(人)
则两个组都参加的有5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问题,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实际总量,即可求出重叠部分。

16.C
解析:C
【解析】
因选项中的3个图形是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剪成的,而图形的周长是围成这个图形一周线段的长度,据此分析每个图形的周长同原长方形周长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原来纸片的形状:
A.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周长同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周长是相等的;
B.观察图形发现:图形的周长同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周长是相等的;
C .观察图发现: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剪成这个图形的长方形的周长多了缺口处竖着的两条线段的长;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周长的意义来解答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把图形的周长同原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

17.85;52;1800;30;
59;38
;1000;140 【解析】
18.170;562;605;
3521;858;2960
【解析】
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
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验算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

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47+123=170 ※394+168=562
47+123170 394+168562验算:168
+394562
※800-195=605 503×7=3521
800195605-验算:605+195800 503
73521⨯
143×6=858 370×8=2960
143
6858⨯ 37082960

19.480;0;1540
1400;380;185
【解析】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80+25×4
=380+100
=480
1000-125×8
=1000-1000
=0
308×(201-196)
=308×5
=1540
(125+75)×7
=200×7
=1400
780-(169+231)
=780-400
=380
485-(185+115)
=485-300
=185
20.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即可解答。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450人;
(2)16个
【解析】
(1)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总人数加起来即可;
(2)把剧场的总座位数计算出来减去两年级的总人数即可,据此解答。

++=人
(1)128105217450()
答:两个年级共有450人。

+-=人
(2)34811845016()
答:还有16个空座位。

【点睛】
熟知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图见详解;两种情况:在车站两侧时,1448米;在车站同一侧时,264米。

【解析】
此类问题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小兰家与小洋家分别在车站的两侧如图一(见详解过程),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小兰家与小洋家相距:(856+592)米;
第二种:小兰家与小洋家在车站的同一侧如图二(见详解过程),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小兰家与小洋家相距:(856-592)米。

图一:
第一种情况,小兰家与小洋家分别在车站的两侧,相距:
856+592=1448(米)
图二:
第二种情况,小兰家与小洋家在车站的同一侧,相距:
856-592=264(米)
答:当两家分别在车站两侧时,小兰家离小洋家1448米;当两家在车站同一侧时,小兰家离小洋家264米。

【点睛】
在完成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要从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23.网上订票;712元
【解析】
比较网上订票和售票处的票的价钱,网上订票更便宜,248乘2等于网上订票2张成人票价钱,108乘2等于2张儿童票价钱,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258>248,118>108,
解析:网上订票;712元
【解析】
比较网上订票和售票处的票的价钱,网上订票更便宜,248乘2等于网上订票2张成人票价钱,108乘2等于2张儿童票价钱,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258>248,118>108,所以网上订票更省钱。

248×2+108×2
=496+216
=712(元)
答:网上订票更省钱,一共要花712元钱。

【点睛】
先判断哪种订票省钱,再作进一步解答。

24.180人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要求一共去了多少人,先求2个6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加上60即可解答。

2×60+60
=120+60
=180(
解析:180人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要求一共去了多少人,先求2个6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加上60即可解答。

2×60+60
=120+60
=180(人)
答:一共去了180人。

【点睛】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8页
【解析】
把一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等于还剩几分之几没看;用81除以9,再乘2即等于小军看了的页数。

1-=
81÷9×2
=9×2
=18(页)
答:还剩没有看,小军看了18页
解析:7
9
;18页
【解析】
把一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2
9
等于还剩几分之几没看;用81除以9,再乘2即
等于小军看了的页数。

1-2
9=
7
9
81÷9×2
=9×2
=18(页)
答:还剩7
9
没有看,小军看了18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掌握。

26.104厘米;70厘米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花布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花布,则正方形花布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花布的宽,正方形花布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花布的周长;剩下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
解析:104厘米;70厘米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花布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花布,则正方形花布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花布的宽,正方形花布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花布的周长;剩下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6×4=104(厘米)
答: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104厘米。

35-26=9(厘米)
(9+26)×2
=35×2
=70(厘米)
答:剩下部分的周长是70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分割,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27.图见解析;14;②;15;18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①是小赵和小孙;②是小赵和小钱,③是小钱和小孙,据此补充图形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用小赵写的单词数量加上小钱写的单词数量减去他们重复的单
解析:图见解析;14;②;15;18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①是小赵和小孙;②是小赵和小钱,③是小钱和小孙,据此补充图形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用小赵写的单词数量加上小钱写的单词数量减去他们重复的单词数量就是他们一共写出来的单词数;
(2)小钱写出的6个单词小赵都写出来了,所以小赵和小钱是包含关系,为图②;(3)直接用小钱写的单词数量加上小孙写的数量即可;
(4)用小赵写的单词数量加上小孙写的单词数量,然后减去他们相同的单词数量即可,据
此解答。

根据题意补充下图为:
+-
(1)1466
=-
206
=(个)
14
答:小赵和小钱一共写出了14个单词。

(2)根据题意可知,小赵写出了14个,小钱写出了6个,小钱写出的6个单词小赵都写出来了,所以小赵和小钱的是包含关系,用下边②维恩图表示他们写出的单词个数关系。

(3)6915
+=(个)
答:小钱和小孙一共写出了15个单词。

+-
(4)1495
=-
235
=(个)
18
答:小赵和小孙一共写出了18个单词。

【点睛】
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