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核心热点循环练28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练28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曹雪芹以前,没有人做过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曹雪芹虽然勇敢地创始了,却也不敢________________说是自叙;所以他在第一回中吞吐含糊假托了空空道人和“石头”上的故事。

因为他的第一回语意吞吐含糊,而中国向来又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于是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________________地用心思:或谓此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或谓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或谓此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

如果我们要从《红楼梦》的社会价值批判角度来理解这一观点,也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的。

曹家从显赫到衰落,几乎在一夜之间,正所谓“呼喇喇大厦倾”,童年的曹雪芹是看在眼里的,之后的生活,( ),他对封建社会是有一种批判性的,而当时却又不能________________地来写这种情况,所以他只能借助艺术加工,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大观园里公子女儿的离散来显示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这也是很多人分析的一种情况。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所以他只能借助艺术加工的形式,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大观园里公子女儿的离散来显示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这也是很多人分析的一种情况。

B.所以他只能借助艺术加工的形式,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大观园里公子女儿的离散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这也是很多人分析的一种情况。

C.所以他只能借助艺术加工,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大观园里公子女儿的离散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这也是很多人分析的一种情况。

D.所以他只能借助艺术加工,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盛衰、大观园里公子女儿的离散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这也是很多人分析的一种情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曹雪芹一辈子没有功名,只能艰难度日,曹家一直被朝廷压制
B.曹雪芹只能艰难度日,一辈子没有功名,曹家一直被朝廷压制
C.曹家一直被朝廷压制,曹雪芹也一辈子没有功名,只能艰难度日
D.曹家一直被朝廷压制,曹雪芹也只能艰难度日,一辈子没有功名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昭然若揭含沙射影自圆其说堂而皇之
B.彰明较著转弯抹角自圆其说明目张胆
C.彰明较著转弯抹角滴水不漏堂而皇之
D.昭然若揭含沙射影滴水不漏明目张胆
4.下面是王超给一位李姓亲友发出的一张请帖,有四处欠妥。

请将表述不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6分)
李女士:
适逢我乔迁之喜,为答谢各位亲友的倾囊相助,我于10月1日下午6时在宏源大厦准备了丰盛的酒宴以聊表谢意。

王超
9月28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9分)
辋川别业①
王维
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

别业:别墅。

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也流露出归来的急切与喜悦。

B.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全诗质朴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C.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合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理的宗教倾向。

D.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笔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

7.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2)《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讽刺秦王朝任意搜刮,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又挥霍无度的行为。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许论,字廷议,进少子也。

嘉靖五年进士
..。

好谈兵,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上之。

帝喜,颁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

会廷推顺天巡抚,论名列第二。

帝曰“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右佥都御史。

白通事以千余骑犯黄崖口,论督将士败之。

录功,进右副都御史。

岁余,以病免。

俺答薄都城,起故官抚山西。

录防秋
..右侍
..功,进兵部
郎。

三十三年出督宣、大、山西军务。

奸人吕鹤以左道惑众,遣其党阐出塞外,引寇入犯,为侦卒所获。

论遗兵捕鹤,并诛其党。

以功进兵部尚书,荫子
..锦衣世千户。

翁万达为总督,筑大同边墙六百里,里建一墩台于墙内。

后以兵少墙不能守,尽撤而守台。

论言:“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诏立从之。

兵部尚书杨博以父丧去,召论代之。

当是时,严嵩父子用事,将帅率以贿进。

南北用兵,帝责中枢甚急。

丁汝夔、王邦瑞等,咸不得善去。

论时已老,重自顾念。

一切将帅黜陟,兵机进止,悉听世蕃指挥,望由此损。

俺答子辛爱愤总督杨顺纳其逃妾,钢众围大同右卫城效重,城中析屋而囊。

帝闻,深以为忧,密问嵩。

嵩意欲弃之而难于发言,则请降谕问本兵。

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合,故为难词,冀以动常。

常顾亟措饷发兵,易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亦寻解。

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因言论雷同附和,日昏酣,置边警度外。

帝遂削论籍。

三十八年复起故官,督蓟、辽军务。

把都儿犯蓟西,论厚集精锐以待。

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遁去。

事闻,厚赉银币。

寻又奏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须饷银三十余万。

给事中郑茂言论奏请过多,请察其侵冒弊,诏论回籍听勘。

给事中邓栋往核,具得虚冒状,夺官闲住。

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许论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B.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C.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D.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明代殿试录取者分为三甲,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统称为“进士”。

B.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

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C.兵部:又称秋官、武部,为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荫子:封建时代由于父亲有功而给予儿子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文中许论之子因父功任锦衣世千户。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论爱好谈兵,并且知兵。

他幼年即随父历览边境,非常熟悉边塞地形,并著《九边图论》呈给皇帝,受到皇帝赞赏。

B.许论领兵有方,屡建功勋。

他曾督率将士打败白通事,粉碎吕鹤引寇入侵的阴谋,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城的重重包围。

C.许论曲意顺从,以求自保。

严嵩父子当权,他为了自保,所有将帅升降、用兵进退事宜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

D.许论虚报军饷,侵吞公帑。

他上奏说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饷银三十余万,结果被查出有虚报贪污情况,因此被免官。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论请复右卫军马,岁办五十万金,故为难词,冀以动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则为游击胡镇所破,乃遁去。

事闻,厚赉银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练28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
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1.B 两处错误:“借助”缺少宾语;“显示对社会的不满,对现实的控诉”搭配不当。

2.C 联系上下文。

3.B 彰明较著: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形容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

明目张胆:睁开眼睛放开胆量做事。

原意指有胆识,敢作敢为。

后演变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

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4.(1)“乔迁之喜”改为“新居落成”
(2)“倾囊相助”改为“资助”
(3)“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改为“略备薄酒”
(4)“以聊表谢意”改为“届时光临”
5.高三的学习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6.D D项,“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错,是“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

7.“染”与“然”,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8.(1)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B 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以及关键词“则”“及”“请”“每”等判断。

标点如下:兵既守台,则寇攻墙不得用其力。

及寇入墙,率震骇逃散。

请改筑于墙外,每三百步建一台,俾矢石相及。

度工费不过九万金,数月而足。

10.C 兵部又称“夏官”。

刑部称“秋官”。

11.B “解除辛爱对大同右卫域的重重包围”错。

根据原文,右卫城解围并非许论本意,也非许论主导,故而不能视为许论的“功勋”。

12.(1)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借此打动皇帝。

(2)(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

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财物。

参考译文:
许论,字廷议,是许进的小儿子。

嘉靖五年中进士。

喜欢谈论军事,幼年跟随父亲历览边境,十分了解边塞的地形险易,于是写作《九边图论》上呈给皇帝。

皇帝高兴,颁发给边臣讨论施行,从此凭借懂得军事闻名。

适逢朝廷推选顺天巡抚,许论名列第二。

皇帝说“这是上呈《九边图论》的人”,当即任命为右佥都御史。

白通事率领一千多骑兵进犯黄崖口,
许论督率将士打败他们。

记录军功,晋升为右副都御史。

过了一年多,因病免职。

俺答逼近都城,起用为原官巡抚山西。

记录防秋功,晋升为兵部右侍郎。

三十三年,出京督察宣、大、山西军务。

奸人吕鹤用歪门邪道迷惑人们,派遣他的党羽混出塞外,引导敌寇进犯,被侦察的士兵抓获。

许论派兵逮捕吕鹤,并诛杀他的党羽。

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封荫儿子为锦衣世千户。

翁万达任总督。

修筑大同边境城墙六百里,在墙内每里建造一座墩台。

后来因为兵少,城墙不能防守,全部撤回而防守墩台。

许论言:“士兵既然防守墩台,那么敌寇攻墙时,他们就不会尽力守墙。

等到敌寇入墙,军队大都惊骇逃散。

请求改筑墩台于墙外。

每三百步修建一座墩台。

使弓箭和礌石能够供得上。

估计工程费用不过九万两银子,几个月就足以完成。

”皇帝下诏立即听从他的建议。

兵部尚书杨博因为父丧离职,召见许论代替他。

当时,严嵩父子当权,将帅大多凭借行贿升迁。

南北用兵,皇帝责令中枢十分急切。

丁汝夔、王邦瑞等人,都没有善终。

许论当时已经年老,深深地顾念自己。

所有将帅的贬黜升迁,用兵机谋的进退,全听严世蕃指挥,声望因此受损。

俺答的儿子辛爱痛恨总督杨顺收纳了自己逃跑的小妾,率军包围大同右卫城数重,城中拆屋来生火做饭。

皇帝得知后,深深地为此担忧,秘密询问严嵩。

严嵩心里想要抛弃大同却又难以开口,便请求降旨询问本兵。

许论请求恢复右卫军马,每年拨付五十万两银子,故意说得很困难,希望借此打动皇帝。

皇帝却立即筹措军饷调发军队,更换设置文武将吏,右卫围也很快解去。

给事中吴时来弹劾杨顺,顺便论及许论雷同附和,每天昏然酣饮,把边境警报放在一边。

皇帝于是将许论革职除名。

三十八年,又起用为原官,督察蓟、辽军务。

把都儿进犯蓟西,许论大量集结精锐军队严阵以待。

(敌寇)到达后就被游击胡镇打败,于是逃走。

事情上报,朝廷厚赏银两财物。

不久又上奏密云、昌平二镇防秋,需要饷银三十余万。

给事中郑茂说许论奏请的饷银过多,请求调查许论侵吞贪污的弊端,诏令许论回原籍听候审查。

给事中邓栋前往核查。

得到许论虚报冒功的详细情况。

许论被剥夺官职闲住。

不久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