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和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养护和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保护混凝土、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作用,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减少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后期维修和损失,同时还要保障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工程,包括建筑混凝土工程、路桥混凝土工程、水利混凝土工程、地铁混凝土工程等,应遵循本制度规定的养护和管理方法。
3、相关法律法规
本制度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4、混凝土养护
4.1养护基本要求
混凝土在硬化期间需要进行养护,基本要求如下:
(1)保持湿润:混凝土生产后,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一般要在表面喷水养护,每天养护2至3次,每次10至20分钟。
(2)避免洒水:如果在湿润的表面进行酒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垂直收缩和环形裂缝,因此要避免进行洒水。
(3)避免表面干燥:禁止使用吹风机、电风扇等电动工具强制吹干混凝土表面。
(4)保护混凝土表面:在隧道、箱涵等较长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表面会受到机械撞击或人为破坏,需要进行保护。
4.2养护时间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湿度、风力、基础深度、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具体时间可根据以下建议进行安排:
(1)初硬期:常温为5至7天,高温为3至5天,冷区则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2)周年期:温度大于10°C,至少为28天,小于10°C,至少为45天。
(3)跨年期:当混凝土在跨年期时,应在28天后进行覆盖养护,覆盖养护时间要在地方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3养护方法
混凝土养护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湿润养护法:喷水、涂覆湿布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养护表面湿润。
(2)覆盖养护法:用塑料薄膜、湿毛毡等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3)化学养护法: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入化学养护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开裂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5、混凝土管理
混凝土管理主要是包括混凝土生产、混凝土的贮存和运输、混凝土的使用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全过程的管理,以达到混凝土安全、可靠和高质量的目标。
(1)生产基地备案: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限定生产基地,确保不产生环境污染。
(2)设备管理: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设备应经过环保验收并进行定
期维护保养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混凝土配合比管理:企业应制定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工艺管理:企业应对混凝土生产工艺进行严格管理,并应及时处理生产中的问题。
5.2混凝土贮存和运输
(1)混凝土贮存管理;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应进行合理的贮存,确保混凝土质量不受影响。
(2)混凝土运输管理:混凝土搅拌车应经过验收,司机应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并随车携带相关文件和设备。
5.3混凝土使用和质量控制
(1)混凝土使用管理:混凝土应按照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应对施工场地进行管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标准检验,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检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6、技术标准
混凝土在养护和管理时应遵守以下技术标准:
(1)《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11。
(3)《公路桥梁混凝土及其制品技术规范》JTG/TF30-2005。
7、责任制度
(1)
生产企业应对混凝土生产、贮存和运输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如产生问题应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工人应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并严格遵守施工场地管理制
度。
(3)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监督,并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问题的处理和记录,对违规现象和行为进行记录和处理。
8、制度执行和监督
本制度应受到监督管理,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对制度执行和管理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查和考核。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相关人员,应依法予以惩处,并督促纠正错误行为和做法。
9、制度修订
本制度规定的内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进行修订,确保制度内容适应当前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