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砂岩油藏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疏松砂岩油藏基本特征
疏松砂岩油藏遍布于世界的各个油区,这类油藏通常为稠油油藏、埋藏较浅、岩石自身胶结作用较弱,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大都存在着引人注目的、棘手的出砂问题,长期困扰着油田的生产。
1. 疏松砂岩油藏的沉积特征
该类油藏沉积相类型多样,海相沉积、陆相沉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油藏。
在构造特征上,常伴随出现多断层、多阶以及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在中国东部第三系地层尤为突出。
2. 疏松砂岩油藏的胶结情况
岩石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岩石的胶结程度、胶结物的类型、胶结物的含量和胶结类型。
疏松砂岩油藏通常埋藏浅,胶结作用比较弱,胶结物以泥质为主,个别会出现钙质胶结;胶结类型以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最为常见,其中胶结类型为接触式的岩石最疏松,更易出砂。
3. 疏松砂岩油藏的物性特征[13]
疏松砂岩油藏通常情况下由于埋藏相对较浅、压实作用相对较弱,且胶结作用弱、胶结物含量较低,造成了这类油藏“高孔高渗”的特点。
这类油藏平均孔隙度通常不小于 25%,平均渗透率通常不小于500 ×1 0 ?3 μm2,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开采后期受到长期注水冲刷后,胶结物中的粘土矿物等被冲走或冲散,导致其孔隙半径及喉道半径增大,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将变得更高。
疏松砂岩油藏由于其沉积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砂岩颗粒由粗到细均有分布,随着其沉积环境的改变而不同。
该类油藏砂岩颗粒的磨圆度、分选情况普遍都相对较差,因此,给防砂完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表 2.1列出了一些典型疏松砂岩油藏物性分布特征。
表 2.1 典型疏松砂岩油藏物性分布特征
4. 疏松砂岩油藏岩石的强度特征[11]
描述岩石强度的参数主要有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剪切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疏松砂岩油藏由于其通常埋藏较浅,上覆岩石压力相对较小,压实作用较弱,分选较差,以泥质胶结为主,胶结强度较弱,所以,疏松砂岩地层的岩石强度较低。
对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6油田和绥中36-1油田部分油井生产层段的取心测试数据和测井处理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也证明了这点。
在这两个区块,岩石的平均泊松比分布范围为 0.32~0.38、岩石的平均体积模量均小于 14000MPa ,平均剪切模量均小于 5000MPa ,平均杨氏模量均小于13000MPa ,抗压强度分布范围均小于 15MPa ,抗拉强度不大于 4MPa 。
对疏松砂岩地层,由于其胶结物以泥质为主,因此,地层岩石强度常常将会随着泥质胶结物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