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一单元 课时3雷雨 同步练习(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3 雷雨(1)
(30分钟100分)
基础
了解话剧创作的相关知识
达标
素养
理解作品的情节与矛盾冲突的作用
突破
情节安排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题组一基础通关(4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15分) ( )
A.鲁大海个性鲜明,对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战,坚定的意志和一直坚守的原则,也让他。

对所谓的上层人士嗤之以鼻
....
B.周朴园前后不同的态度,暴露了内心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利益的维护的矛盾心理,鲜。

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
C.阅读《雷雨》常受感动,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如刀刃一般在心弦上缓缓滑过,给人余音绕梁
的感觉。

....
D.整个《日出》的四幕话剧中,情节安排引人入胜、独具特色,第四幕的插叙让人豁然开
...朗.,所有的疑团都得到合理解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5分)( )
A.安徽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主要是各类文献,内容主要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包括《诗经》等重要作品。

B.随着国际安防及反恐形势日益严峻,地区性的暴力恐怖事件频发,恐怖袭击地点也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由边境城市向内地城市发展的趋势。

C.《中国网民数字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网民每天手机阅读1~3小时,使用阅读器的多数网民每天阅读时长超过3小时。

D.许多家长为孩子掏钱买“聪明药”,这种药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为杜绝这种现象不再发生,除家长提高警惕外,社会的责任也不容回避。

3.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5分) (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材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a a
B.a b
C.b a
D.b b
题组二悦读时间(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曹禺传
曹禺的一篇未曾发表的手稿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创作《雷雨》的过程:
写《雷雨》,大约从我19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动了这个心思。

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导演戏。

接触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净,又干亢燠闷起来,我不知怎样往前迈出艰难的步子。

我开始日夜摸索,醒着和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的幻影。

好长的时光啊!冷不丁地眼前居然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我要写戏。

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

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

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

我写了许多种人物的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人。

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

到了1932年,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有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

他写出《雷雨》时才23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阶段,而他却拿出了这样一个杰出的作品,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

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而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

曹禺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雷雨·序》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字,他处处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但又处处写着他是怎样创作的。

可以说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含糊而又明确地写出他的创作宣言,宣布着他的创作纲领。

在这里没有一条创作的法则,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语言,但创作的精髓却深刻地为他把握着,感受着,创作的规律也在其中蕴藏着。

坦诚而率真,生动而朴实地写出了他创作的甘苦,创作的动机,创作的灵感,创作的过程。

但是,《雷雨·序》贯穿的一个主要点,是这样一句话:“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是情感的汹涌激流推动他创作,是情感的潮水伴随着人物和场景的诞生,是情感酿成“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是情感酿成戏剧中的氛围和情境。

(有删改) 4.曹禺创作《雷雨》前的生活基础有哪些?(15分)
答:
5.曹禺说创作《雷雨》时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而另一种文学创作方式,是创作前有明显的目的性,思想主题鲜明。

你更喜欢哪种创作方式?请简要说明理由。

(15分)
答:
题组三语言秀场(25分)
6.曹禺百岁诞辰之际,北京人艺在上演《原野》《日出》《北京人》《雷雨》等曹禺剧作同时,也正式推出了十五集大型电视人物传记片《戏剧大师——曹禺》。

请为此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个字。

(10分)
答:
7.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25 字)(15分)
答字
参考答案
课时3 雷雨(1)
1.C(C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对象不当。

A嗤之以鼻:用鼻子轻蔑地吭气,表示瞧不起。

使用正确。

B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于纸上。

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使用正确。

D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使用正确)
2.C(A成分赘余,把第一个“内容”或“的内容”去掉。

B成分残缺,缺谓语。

在“由小城市……”之前加“出现”或“有”。

D不合逻辑,把“不再”去掉)
3.D(第①题中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保持句式协调,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b;第②题中对景物分类的角度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
4.①自己的生活。

包括看戏、演戏、改编戏、导演戏等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以及他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和创作经验。

②思考他人的生活。

包括观察、思考周围其他人的生活。

③写了许多种人物的小传。

5.示例一:喜欢第一种。

理由:这种创作方式往往自然天成,不饰雕琢,随感情而作,不讲究为了什么,目的是书写胸中之块垒,这种创作方式一般适用于激情澎湃的作家。

这样的作品表面看,创作前无目的,但作品也往往带有强烈的主题倾向性。

示例二:喜欢第二种。

理由: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很多作家在创作前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与主题意识,希望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或揭露现实,通过一定的主题指向来干预生活。

6.示例:观赏大师经典戏曲,回顾百年艺术人生。

7.示例:苦恼是因不切实际,要尊重客观条件,做力所能及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