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胶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血康能够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 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脉血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 3个月随访 塞 1次,连续随访2年。
脉血康组 主要终点事件 次要终点事件 联合终点事件 出血并发症 总血栓栓塞事件 3(5.4%) 6(10.7%) 9(16.1%) 0(0) 6(10.7%) 阿司匹林组 4(6.2%) 10(15.6%) 14(21.9%) 3(4.7%) 6(9.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下降31.4% 下降26.9% 脉血康相对危 险下降率
常规治疗组 治疗前 8.91±3.74 1.78±0.41 7.62±3.0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36 治疗后 6.15±2.43** 1.56±0.29* 5.66±2.13* 常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制剂、钙
脉血康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 率及其长期预后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年7 月第32 卷第 7 期
脉血康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0.05 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7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 年第12 卷第5 期

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等 脉血康组:脉血康胶囊 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
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 环球中医药2012 年11 月第5 卷第11 期 17
脉血康治疗降低纤维蛋白原 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98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1)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2)P <0.01
保护血管 改善血流 脉血同治 综合抗 栓
动脉硬化
保护血管
血管内皮
脉血康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改善血流
纤维蛋白原 血液粘度
脉血康之改善血流 水蛭素直接抑制凝血酶

水蛭素直接抑制凝血酶
脉血康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P<0.01;与本组术后12h比较, #P<0.01;与常规治疗组术后同期比较,##P<0.05
《脉血康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15 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5月第9卷第
脉血康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n 156 156 内皮素 Pg/ml 77.4±21.5 59.2±14.32)3) NO μmol/L 65.7±19.1 83.5±24.92)3) 内皮依赖性血管 舒张功能(%) 8.9±5.4 14.0±5.82)3) 脉血康延长出血时间,比安慰剂组延长 41%。水蛭素虽也可延长出血时间,但和水 蛭素与阿司匹林合用的出血时间延长无显著 性差异

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年 8 月第 6 卷第 8 期
18
脉血康增加脑血流量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0.05 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第32卷第6期
保护血管
血管内皮
保护血管内皮 直接抑制凝血因子 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 降低纤维蛋白原 降脂降血液粘稠度
脉血康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改善血流
纤维蛋白原 血液粘度
脉血康能够使A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 生活行动能力得到改善 治疗期间两组的 ADAS-Cog总得分变化 治疗期间ADL评分的总分变化
多奈哌齐联合天然水蛭素改善轻到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临床症状 ——一项为期20周的开放性预实验Int. J. Med. Sci. 2012, 9
脉血康能够使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 生活行动能力和精神行为能力得到改 带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比较 善
多奈哌齐联合天然水蛭素改善轻到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临床症状 ——一项为期20周的开放性预实验Int. J. Med. Sci. 2012, 9
脉血康胶囊提高TIA的治疗效果
随访3个月:18例出现再发卒中(TIA再发或脑梗死,脉血康组5例,对照组13例); 5例出现心肌梗死(脉血康组1例,对照组4例)。 对照组及脉血康组3个月随访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脉血康降低血脂水平
瑞舒伐他汀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3 年12 月第8 卷第34 期
脉血康全面降低血液粘度
n=180
与治疗前相比P<0.05 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12月第4卷第12期
9
脉血康降低动脉硬化斑块的炎性 反应

1955年,德国的马克沃德特(Markwardt)从医蛭 头部分离出水蛭素纯品,从此科学家们开始进 行水蛭素基础生化和药理学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水蛭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70 年代确定了肽链的组成和一级结构;80年代完成了 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并对药理学特性进行了广 泛研究。1986年以后国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 重组水蛭素;1998年底重组水蛭素药物在德国正式 上市,1999年英国批准上市,己注册的国家有美国、 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10多个国家和地 区。
脉血康胶囊
保护血管 改善血流 脉血同治 综合抗栓
脉血康胶囊主要成分是水蛭素


1884年,英国威尔士国家医学院的海克拉夫特 (Huaycraft)博士首先发现医蛭唾液腺中具有水溶性抗 凝血物质。 1904年,英国科学家雅各比(Jacoby)成功地把这种 抗凝血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并命名为“水蛭素 (Hirudin)”。
139 84.0±15.6 治疗前 56.4±20.5 7.3±4.7 阿司匹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1 林组 139 75.4±20.61) 治疗后 72.8±21.31) 10.1±4.91) 脉血康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5月第10卷第5期
N=336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 环球中医药2012 年11 月第5 卷第11 期
脉血康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患者血浆 NO和ET-1含量变化 ±s,n=120
组别 脉血康组 常规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NO μmol/L 42.6±9.8 ET-1 Pg/ml 123.5±9.4
98.5±8.6*#
41.2±8.3
67.2±8.9*#
120±13.6
治疗后 84.3±11.2* 80.6±11.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0.01
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第32卷第6期
保护血管 改善血流 脉血同治 综合抗 栓 稳定及逆转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主要终点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或任何原因导致死亡 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外周动脉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经CT 或MRI证实的无症状 性脑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胃肠道或其它部位出血并发症。 联合终点事件:包括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 总血栓栓塞事件: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 脉血康胶囊预防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56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22卷第7期
脉血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测定结果比较 作用
组别 hs-CRP(mg/L) IMT(mm) 斑块总积分(分)
脉血康组
n=36
治疗前
治疗后
8.74±3.61
4.16±2.33**#
1.81±0.44
1.37±0.31**#
7.58±2.98
4.29±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