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所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所见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全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不望神的气氛,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
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所以,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除了以上的赏析,这首诗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1、简洁明了: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洁,没有任何难懂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这
使得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诗中的意思,同时也让这首诗更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2、画面感强: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非常生动,读者可以很容易地在脑海中形成一幅
画面。
这种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更容易被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所打动。
3、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和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表达非常直接,让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4、寓意深刻: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它也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寓意。
比如,它暗示了生活中的简单和纯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这些寓意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涵,值得反复品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具体的画面,深刻真实的情感,寓意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它不仅仅是一首写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是一首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