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初设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消防设计说明
三、给排水消防设计
1.消防水源
消防用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引两路DN200给水管进入小区,形成DN200消防环状管网,供室外消防用水。

2.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一次和延续时间计算。

3.室外消防给水
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消防、生活联合给水系统,水压为0.35MPa,消防水池储存全部室内消防用水和部分室外消防用水。

4.室内消火栓系统
(1)系统设计
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分为上下两个区供水。

1号楼不分区;2号楼地下室至二十二层为低区,二十三层至三十二层为高区;3号楼地下室至二十一层为低区,二十二层至三十二层为高区。

主楼分区立管上下端均连接成环状,高、低区下部各设三组水泵接合器, 3号楼上环接屋顶消防水箱,总环接消防水泵。

1号楼地下层至十四层、2号楼地下层至十五层、2号楼二十三至二十五层、
3号楼地下层至十四层、3号楼二十二至二十五层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保证每个消火栓栓口的出口压力小于0.5MPa。

各栋屋顶设试验消火栓。

本系统在高、低区各设3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并在附近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取水口。

为保证供水压力满足消防时要求,在低区设置可调先导式减压阀组,阀后压力0.95MPa。

各层消火栓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达到建筑物内的任何位置布置,每一股水柱的流量不小于5L/S,且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m。

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DN65消火栓一个,DN65、25米的麻质衬胶水带1条,QZ19直流水枪一支,消防卷盘一套,启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个。

(2)系统控制
消火栓泵由消火栓箱处的启泵按钮启动,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内手动启动,消火栓泵设定期巡检装置。

5.自动喷淋系统
(1)设置范围
地下室、商业用房、1号楼住宅走道及前室、3号楼住宅走道及前室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系统设计
地下车库、商业用房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二级,住宅走道的火灾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

自喷系统采用闭式湿式系统,系统由洒水喷头、报警阀、水流报警装置、末端试水装置、自喷泵、管道等设施组成。

系统的设计流量,按中危险二级确定,初步估算为
30L/S。

在水泵房内共设4套湿式报警阀,每套报警阀负担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水力警铃设于报警阀处的通道墙上。

报警阀前的管道布置成环状,报警阀后管网按枝状布置。

平时自喷管网由屋顶水箱和稳压设备保持系统压力,消防时由加压泵供水。

自喷系统采用分区供水。

地下室、1号楼一至二层、3号楼一至三层为低区,由2组报警阀控制。

1号楼三至十六层、3号楼四至十六层为中区,由1组报警阀控制。

1号楼十七至二十一层、3号楼十七至三十二层为高区,由1组报警阀控制。

低、中区报警阀前管道上设置比例式减压阀或可调先导式减压阀。

中高区、低区各设2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并在附近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取水口。

汽车库喷头采用68○C易熔合金直立型喷头,宽度大于1.2m的风管、桥架下增设下垂式喷头;商业用房喷头采用68○C易熔合金吊顶装饰型喷头;其他部位采用68○C快速反应玻璃球喷头,吊顶装饰型。

每个楼层、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一组水流指示器和电触点信号阀,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设DN25的试水阀。

(3)系统控制
由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控制,也可在泵房和消防控制中心手动控制启动,自喷泵设定期巡检装置。

6.消防水池、水泵房及消防水箱
该小区1--3号楼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和高位消防水箱。

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两座,总容积为710m3,分为两个独立使用的水池。

在3号楼32层屋顶水箱间设一座18m3高位消防专用水箱和增压稳压设备,提供消防初期用水。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两台消防水泵,互为备用,消防水泵选用型号为XBD14/40-SLH,流量40L/S,扬程140m,电机功率90KW。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两台自喷泵,互为备用,自喷泵选用型号为XBD14/30-SLH,流量30L/S,扬程140m,电机功率75KW。

消防水箱的储水量不小于18m3,水箱设两根出水管,其中一条与消火栓系统相连,另一条接至自喷系统的环状管上,出水管上均设置止回阀。

为保证消火栓及自喷管网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在水箱间设置增压稳压设备ZW(L)-I-XZ-10一套。

7.其它灭火系统
(1)高低压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内设置柜式七氟丙烷无管网自动灭火装置。

(2)地下车库按严重危险级,商业用房按中危险级,住宅走道按轻危险级配置相应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

8.管材及接口
消火栓管、自喷管均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

管径DN<100者均采用丝接;管径DN≥100者均采用卡箍式连接。

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

四、暖通消防设计
1.地下车库按防火及防烟分区分别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风机采用双速风机,平时通风时低速运行,火灾时切换为高速运行。

2.一至三号楼主楼楼梯间及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商业用房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地下室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5.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通风风管穿越机房隔断及防火分区处设70℃熔断的防火阀;排烟风管穿越机房隔断处设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

6.住宅的厨房、无窗卫生间排风均接入具止回功能的变压式风道。

7.每户住宅的厨房燃气报警器装置与排风机联锁。

8.通风、防排烟系统的风管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9.跨越防火分区及穿越有火灾危险区域的风管均作加强处理,其管材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

第五章节能设计说明
二、给排水节能设计
1.中区、高区生活给水采用叠压式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低区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2.商业、住宅、绿化、消防用水均采用水表独立分户计量。

3.卫生器材、器具均选用节水、节能型产品。

三、暖通节能措施
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均满足节能规范的相关要求。

2.本工程选用的风机总效率(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均大于0.52。

3.平时使用的机械通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Ws)均小于0.32w/(m3/h)。

4.商业用房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换气系统。

5.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置定时启闭控制。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2.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3.工程设计合同及其它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4.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1号楼为一类高层综合楼,2号楼为一类高层住宅楼,3号楼一类高层商住楼,总面积约7.5万多平方米,3号楼建筑高度为99.75米。

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1号楼一至二层为商业和其它用房,三层至二十一层为住宅;2号楼一至至三十二层均为住宅;3号楼一至三层为商业用房,四层至三十二层为住宅。

住宅总户数为627户。

本专业主要设计范围包括红线内的室内外生活给水、消火栓给
水、自喷给水、污废水、空调冷凝水及雨水设计。

三、生活给水系统
1.生活水源
本工程生活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水质清洁,符合饮用水标准,市政供水压力为0.35Mpa,从市政供水管网引人两路DN200给水干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2.用水量标准
3.用水量表
4.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住宅给水系统、商业给水系统。

1号楼生活用水分4个区供水。

-1-4层为1区, 5-11层为2区,12-18层为3区;19-21层为4区。

2号楼生活用水分5个区供水。

-1-5层为1区, 6-12层为2区,13-19层为3区;20-26层为4区; 27-32层为5区。

3号楼生活用水分5个区供水。

-1-4层为1区, 5-11层为2区,12-18层为3区;19-25层为4区; 26-32层为5区。

1区(低区)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给,2、3分区(中区)与4、5分区(高区)各采用一套叠压式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为保证住宅部分各用水点水压不超过0.35Mpa,在2、4区水平总管处设可调先导式减压阀组。

商业用水系统与住宅用水系统分开设置,均采用水表独立计量。

中、高区采用叠压式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设备设在地下室生活泵房内,中区设备型号为:WWG84-63-3,Q=84m3/h,H=63m, N=7.5KWx3;高区设备型号为:WWG57-110-3,Q=57m3/h,H=110m,N=11KWx3。

四、排水系统
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

生活污水设专用通气管,生活废水设伸顶通气管,以保证排水通畅和透气效果。

1.生活污废水系统
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由设于屋面的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立管直接排至室外雨水管网,庭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小区雨水统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雨水设计秒流量Q=KΨqF,重现期P=10年;
降雨强度q=4.91L/S.100m2,K=1.3,Ψ=0.9,Q=950L/S。

3.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后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五、管材及接口
1.生活供水干管、主立管采用钢塑复合压力管,丝接或法兰连接,采用1.6Mpa级管材;室内给水管及分支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
接,冷水管采用1.25Mpa级管材,热水采用2.0Mpa级管材。

室外给水埋地管采用PE100塑料管,热熔连接。

2.压力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

3.室内污、废水立管采用螺旋消声PVC-U管,水平干管、支管采用实壁管,承插、粘接,立管穿楼板处均设阻火圈。

4.室外排水管径DN≤500mm时均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采用天然橡胶密封圈柔性接口。

5.室外雨、污废水系统采用塑料检查井,污、废水采用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处理。

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2.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工程设计合同及其它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

4.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二、设计内容
1.地下车库通风及排烟系统设计。

2.一至三号楼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3.设备用房及公共卫生间通风系统设计。

4.住宅、商业用房通风空调设计。

三、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9.3℃
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2.9℃
夏季通风计算相对温度 65%
夏季大气压力 950.6hPa
冬季大气压力 968.8hPa
四、地下车库通风及排烟
根据地下车库的建筑布局,按规范设置送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

地下车库分为3个防火分区,在该防火分区范围内按面积不超过2000m2划分防烟分区。

地下车库共设5套排风(兼排烟)系统:P(Y)-1~5。

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地下车库应设排烟系统,为节省投资,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平时作排风系统使用,火灾时切换为排烟系统,管道及设备的选择与设置均能满足排风与排烟的要求。

排烟量按换气次数6次/h计算,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排风量按换气次数6次/h计算;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3m时,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P(Y)-1排风及排烟量:27450/40630m3/h;P(Y)-2排风及排烟量:23100/34190m3/h;P(Y)-3排风及排烟量:21600/31970m3/h;P(Y)-4排风及排烟量:28500/41500m3/h;P(Y)-5排风及排烟量:27000/39960m3/h。

地下车库各防火分区内均有直通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或通风窗,车库排烟的补风采用车道或通风窗自然进风的方式。

五、主楼加压送风
本工程为1、3号楼为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2号楼为一类高层住宅楼。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均按规范设置加压送风系统,以满足防烟要求。

加压送风量按压差法和风速法分别进行计算,取二者中之大值,其值并与高规中的控制风量相符合。

1.一号楼加压送风
主楼共设6套正压送风系统:JS1-1~6。

JS1-1、JS1-4加压送风量为:42000m3/h;JS1-2、JS1-5加压送风量为:24000m3/h;JS1-3、JS1-6加压送风量为:24000m3/h。

其中JS1-1、JS1-4系统按同时满足主楼两座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和地下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风量计算。

加压送风机采用消防专用风机,设于屋面上。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和楼梯间的自垂百叶风口均每层设一个(剪刀楼梯)。

2.二号楼加压送风
主楼共设6套正压送风系统:JS2-1~6。

JS2-1、JS2-4加压送风量为:40000m3/h;JS2-2、JS2-5加压送风量为:26400m3/h;JS2-3、JS2-6加压送风量为:26400m3/h。

其中JS2-1、JS2-4系统按同时满足主楼两座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风量计算。

加压送风机采用消防专用风机,设于屋面上。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和楼梯间的自垂百叶风口均每层设一个(剪刀楼梯)。

3.三号楼加压送风
主楼共设6套正压送风系统:JS3-1~6。

JS3-1、JS3-4加压送风量为:40000m3/h;JS3-2、JS3-5加压送风量为:26400m3/h;JS3-3、JS3-6加压送风量为:26400m3/h。

其中JS3-1、JS3-4系统按同时满足主楼两座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风量计算。

加压送风机采用消防专用风机,设于屋面上。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和楼梯间的自垂百叶风口均每层设一个(剪刀楼梯)。

4.商业用房楼梯间防排烟
1、3号楼商业用房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3号楼商业用房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JS3-0,送风量为:25000m3/h。

加压送风机采用消防专用风机,设于三层公共屋面上。

楼梯间的自垂百叶风口均每层设一个,共3个。

5.地下室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加压送风
2、3号楼对应至地下室的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JS2-7~10、JS3-7~10。

JS2-8加压送风量为:18000m3/h;JS2-7、JS2-9、JS2-10、JS3-7~10加压送风量为:12000m3/h。

加压送风机采用轴流式风机,设于地下室风机房内。

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均各设一个双层百叶风口。

六、设备用房及公共卫生间通风
1.地下高低压配电室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S-1、P-1,风量按15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送、排风量均为9300m3/h。

2. 储油间和柴发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P-2,风量按12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排风量分别为500 m3/h、2100m3/h。

柴发机房设置供机组运行用的送风系统:S-2,送风量为40000 m3/h。

送、排风机选用防爆型。

3.地下水泵房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S-3,风量按6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送、排风量均为2400m3/h。

4.地下弱电室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P-3,风量按10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

5.公共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排风设备采用天花板式排气扇,换气次数按10次/h计算。

6.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按15次/h计算,轴流式风机安装在外墙上。

七、住宅、商业用房通风空调
每户住宅、商业用房均采用冷暖分体式空调器对相应的房间进行空气调节。

设计预留分体空调的安装位置、电源插座及穿墙套管,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空调设备由用户自理。

1号楼一至二层商业用房、3号楼一至三层商业用房均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可开窗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的2%,室内各点至可开启外窗的距离均小于30m。

二装时商业用房应按实际分隔设置相应的全热新风换气系统,商业用房人员新风量不低于20m3/h.人。

住宅内厨房和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卫生间由建筑专业设置变压式通风道,并预留电源插座,便于用户安装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由用户自理。

八、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1.主楼和裙楼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
该系统由送风机、自垂百叶风口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烟感探头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经确认后,迅速开启加压送风机,送风系统投入运行。

2.主楼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
该系统由送风机、多叶送风口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烟感探头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经确认后,迅速开启着火层及上下相邻层的多叶送风口,并联动加压风机,送风系统投入运行。

3.地下室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
该系统由送风机、双层百叶风口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时,烟感探头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经确认后,迅速开启加压送风机,送风系统投入运行。

4. 排烟系统的控制
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防火调节阀(280℃)、单层百叶风口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火灾发生后,烟感探头将火灾信号送至消防控制中心,经确认后,迅速开启排烟风机,排烟系统投入运行。

当烟气温度达到280°C,排烟防火调节阀关闭,并输出信号,关闭排烟风机,系统停止运行。

5.多叶送风口、排烟防火调节阀、加压风机、排烟风机均设就地、联动远控装置。

6.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的联系
当某一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关闭该防火分区内的通风空调系统,并同时启动相应区域的防排烟系统。

九、环保、节能及防火措施
1.落地式风机设减振装置,吊装式风机设减振吊架。

2.风机进出口设不燃材料制作的软接头,进出风机房的风管上设消声器。

3.风机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风机房等产生噪声的环境,均采取一定消声隔声措施,以满足使用要求。

4.厨房油烟由排风井收集至屋面排放,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所有设备和材料均采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设备及材料。

6.所有设备和材料均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设备及材料。

7.通风空调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

8.风管穿越机房隔墙及防火分区处设70℃熔断的防火阀;排烟风管穿越机房隔墙处设280℃熔断的排烟防火调节阀。

十、管材及设备材料表
1.地下室风管采用无机玻璃钢材料制作,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的风管应满足排烟的要求。

2.其他风管(包括加压送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材料制作。

3.跨越防火分区及穿越有火灾危险区域的风管均作加强处理,其管材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

4.主要设备材料表详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