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2015年10月5日,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屠呦呦;故选A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掌握;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
2.【答案】C
【解析】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投票决定,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故选C
【提示】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掌握;依据相关的时政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时事政治
3.【答案】B
【解析】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故选B
【提示】本题属于“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及其原因等知识点的基础上,要结合课本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时事政治
4.【答案】D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否则就是侵犯他人财产权,据此可以断定D是正确的;题干材料所描述的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行政法律,不能算是行政违法行为,所以A错误;小光的行为更没有违反我国的刑法,所以不能算是刑事违法行为,所以B错误;小光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民事法律,所以应该承担返还失主的民事责任,因此C错误。
【提示】该题考查财产所有权等相关知识;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在我国,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考点】财产权和违法行为
5.【答案】B
【解析】从漫画的画面和文字内容来看,能体现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所以A、C、D正确。
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而不是立法法,所以B理解错误,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提示】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考点】法律,依法治国,公民权利
6.【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国家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开设足球课,这一做法主要是有利于让学生增强体质,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权,而与B、C、D三项所捕述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和智力成果权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A是正确的
【提示】本题考查了有关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国家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视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
【考点】生命健康权
7.【答案】D
【解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D正确。
A观点错误,B、C与材料无关【提示】该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高度自治。
【考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问题等
8.【答案】D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吉林省启动的“互联网+教育”工程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可以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所以A、B、C三项都有其合理性。
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项描述过于绝对,不可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提示】考查教育公平。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每个的义务,为此,国家采取措施维护教育公平。
【考点】互联网,教育,社会公平等
9.【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向我们展示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我国坚持了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实行改革开放,所以①③④都有其合理性。
目前我国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②观点错误。
据此分析C是正确的选项。
【提示】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为主的,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居民收入等
10.【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来看,焊工李万君等10人被评为首届“十大最具影响力工匠”,这是一种荣誉,同时也说明政府提倡尊重劳动、鼓励创新,所以题肢①“公民享有荣誉权”和题肢②“政府提倡尊重
劳动、鼓励创新”观点正确。
教育才是我国民族振兴的基石,所以题肢③错误;题肢④说法太绝对,不可取。
【提示】本题考查荣誉权。
荣誉权是指公民自己的突出贡献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考点】创新,荣誉权等
11.【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来看,二十年来,中央先后派出6 000余名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支援西藏建设,这一举措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所以①②③都有其合理性;而我国目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④错误,据此可以判断C是正确的选项
【提示】本题属于“一年一度人代会”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青少年怎样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人才,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等
12.【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动手能力,所以②④观点正确。
民族精神才是民族的魂,所以①错误。
传统文化有优劣之分,好的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差的就摒弃,并不是都要继承,所以③错误,据此判断A正确
【提示】本题属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以及要弘扬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13.【答案】D
【解析】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所以C错误。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D正确。
公有制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所以A错误。
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所以B错误
【提示】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相关知识。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
【考点】国有经济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1)社会保护
(2)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
(3)团结友善或敬业奉献
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解析】(1)属于哪种保护,这要根据保护的主体是谁和最终形成怎样的保护效果来判断。
(2)如何依法维权,可以从法律服务机构的角度去回答。
(3)要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的角度去回答,意义方面可以从社会和谐和进步等方面去回答。
【提示】题目借助材料考查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法;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以上问题需结合具体的材料及教材知识回答。
【考点】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维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自觉履行义务等
15.【答案】(1)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
(2)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要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英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等。
【解析】(1)要明确消费者拥有哪些权利,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去判断漫画反映的内容涉及消费者的哪项杈利。
(2)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3)从消费者应该履行的义务方面去回答。
【提示】本题借助漫画考查了隐私权;法律的作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以上问题需联系题干中的材料及课本知识回答。
【考点】消费者权利、义务及二者关系,法律的作用等
16.【答案】(1)爱国主义。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等。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具体体现的理解。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所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2)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考查了公民的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与首个(次)相关的决议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决定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
力机关等。
【提示】本题考查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具体体现,宪法的地位作用,公民的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爱国主义
17.【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示例:长鼓舞;扇子舞;冷面;打糕;辣白菜;荡秋千;参观民俗村等。
【解析】(1)考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用一句话概括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考查了延边的民族风情,依据事实回答即可。
【提示】本题属于“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以及青少年如何做,国家采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答案】(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示例: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护自身健康;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灾难等。
(3)发展科技、教育。
(4)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5)共同富裕。
(6)在学习上:顽强拼搏,刻苦钻研;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
【解析】(1)考查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自备购物袋是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既节约资源还,保护环境,所以是在消费无污染的物品;购买和使用可充电的电池,是在不消费破坏环境的商品,因为电池的随意丢弃会造成汞镉污染;选择绿色包装的产品、购买植树种草等都是在消费无污染的产品。
(3)依据课本知识发展科技、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回答即可。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团队精神是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
(5)根据教材知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考查了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课本的原题,依据课本回答即可。
【提示】本题考查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培养团队意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科技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