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文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通⽤9篇) 充实的⼤学⽣活即将结束,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较正规的、⽐较重要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需要的毕业论⽂吧!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通⽤9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篇1 【摘要】⽬的:研究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法:根据收集某院的相关资料,选定500例患者接受检验,通过检验所得出的数据分析检验技术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结果:在500例接受检验的患者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出现了误差,占据了检验⼈员的10%。

结论:⽬前状态下我国的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还存在着问题,导致患者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医院的质量管理⼯作不到位,医院⽅⾯需要积极完善管理⼯作,避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烦。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平的提⾼,科学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从⽽不断的⾰新各项技术。

临床医学当中的检验技术也是不断完善的技术之⼀,⽽医疗设备以及技术的⾰新为临床医学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如今,临床医学当中,患者经过诊断和检验,医⽣已经不需要⼿动撰写检验报告,⽽是通过仪器直接获得检验报告单。

检验结果将成为医⽣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常重要,医院也需要重视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1、准备⼯作 笔者从过去医院所接收的临床医学检验中选出共500例的患者,并查询其检验结果。

经过⽐对,在500例患者当中,其检验结果存在细微的误差,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这种误差的⼏率占据了总数的10%。

这些患者的年龄不⼀、性别也不同。

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不符,⽽⼥性患者则有27例不符合检验结果。

患者的年龄差距也⽐较⼤,最⼩的患者年龄只有16岁,⽽最⼤的患者年龄也已经66岁。

成人大专临床毕业论文 范文(12篇)

成人大专临床毕业论文 范文(12篇)

成人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范文(12篇)篇1: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叶酸;高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临床研究;疗效[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叶酸的研究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了叶酸除了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外,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

叶酸(Acidum Folicum)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现将叶酸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 对端粒酶在萎缩性胃炎中表达的影响WHO将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定为胃癌前期状态。

端粒酶是多种肿瘤(包括胃癌)的共同标记物。

叶酸因能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而逆转CAG阻断胃癌的发生。

王实等报道,将SD大鼠随机分四组: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叶酸组、生理盐水组。

模型组是以乙醇、去氧胆酸钠、氨水灌胃建立CAG模型。

叶酸组是在造模同时以O.5/μg/ml的叶酸溶液(5mg·kg-1·d-1)灌胃。

生理盐水组灌以等容量生理盐水。

该实验结果表明叶酸对CAG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叶酸组的TERTmRNA 的阳性率为11%(1/9),而模型组的TERTmR-NA的阳性率为40%(4/10),其中“+”占22%(2/9),“++”占20%(2/10),表明叶酸对TERT 激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此推测叶酸防治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2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叶酸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ellamy等在18例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健康人中证实叶酸能明显提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改变。

同时,叶酸还降低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12.1±7.4降至8.7±2.5mmol/L。

Doshi等对3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医学检验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检验论文3篇、传染病医院实习生管理培养…

医学检验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临床医学检验论文3篇、传染病医院实习生管理培养…

医学检验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临床医学检验论文3篇2、传染病医院实习生管理培养3、免疫胶体在医学检验的进展4、医院临床检验员的职业调查5、研究为基础的检验医学教学全文总字数:12490 字篇一:临床医学检验论文3篇临床医学检验论文3篇第一篇: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一、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305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血液细胞检查的受检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5例,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2.5)岁,受检人群主要包括了技术人员、教师、工人和学生。

1.2方法(1)抗凝剂的配比:在血液标本获得的情况下,对血液样本做抗凝处理,并且将抗凝剂配置成1∶10000和1∶5000的两种比例,最后将同样比例的静脉血混匀,并平均分配成305份,在进行检测处理。

(2)血液存储:采集所有受检者的静脉血,并将血液样本取得,将其混合均匀,同时均衡分配为610份,并温室下放置305份血液样本,并将其分为多个时间段进行测定,时间分别设定为30分钟内、3小时内和6小时内分别完成不同数量的血液标本检测,分数分别为100份、100份和105份;而另外的305份样本则放置于低温环境下(22摄氏度),随后的时间分配和为30分钟内和3小时内分别检测150份和155份。

1.3统计学处理对以上调查的数据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t检验,以卡方检验率的比较,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血液标本的检测质量受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且随着采血部位、抗凝剂配比、放置温度和存储检测时间的不同,在检测结果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临床上血液检验结果受到血液检验细胞的质量控情况的严重影响,并且根据检测时间段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检验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实施检验中质量控制和完成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使临床医学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越来越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临床医学的问题与前景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是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实施全面管理的基础。

根据国家对医疗器械一词的定义可知,医疗器械涵盖了现代医学在人类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工具和辅助设施(包括各种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医用耗材、体外试剂、病房用具和医疗工程)。

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使用者,同时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肩负了十分重要的任务。

随着人类对健康保障要求的提高,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导致医院在用医疗器械的数量和种类随之急增;同时,由于医疗器械的生产、使用、维护、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等越来越复杂,故这一管理任务必须由医院的某个职能部门来实施,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维修科”、“器械科”或“设备科”等;目前,我军正式改称“医学工程科”。

由此不难看出该部门有了自己的学科建设方向,即“临床医学工程学”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医学工程科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院管理;器材管理与维修1医学工程科的现状1.1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各医院年度设备采购经费逐年递增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国内某医院从1987年设备采购经费仅600万元左右,到2007年则高达6000多万元。

1.2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增加表现为材料、生产工艺、维护和维修复杂;评估选型和采购决策困难;计量和质控要求严格,否则,医疗质量难以保障。

1.3学术和管理界已高度重视该学科2002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姜远海主编的《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一书;2007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杨虎主编的《临床医学工程教程》一书;同年,中国医学考试网公布了《2007年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基础);(3)专业实践能力;(4)专业知识(医疗设备知识和医疗设备管理)]。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护理策略;生活质量一、引言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老年痴呆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探索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

他们可能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新的信息,甚至会迷失方向。

(二)精神行为异常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等精神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

例如,有些患者会无端怀疑他人偷拿自己的东西,有些患者会在夜间频繁起床、大声喊叫。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技能都可能无法独立完成。

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一)生活护理1、环境布置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熟悉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房间的布置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杂物和复杂的装饰。

家具的摆放要固定,以方便患者记忆和行动。

同时,要保证房间的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将食物切碎、煮烂,或者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

临床医学论文写作技巧讲解_论文格式_

临床医学论文写作技巧讲解_论文格式_

临床医学论文写作技巧讲解1 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一篇好的临床医学论文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条理性和规范化。

这是撰写医学论文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

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能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并具有可重复性。

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足,论证严谨。

对临床观察和实验所得的数据和实践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推导,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

具体要求:①数据资料来源正确可靠。

如病例来源及其选择应有一定标准;②要有周密的临床科研设计。

对观察病例要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要具有可比性,观察指标的选定必须客观,统计学方法运用恰当。

2)创新性创新性是指论文总结的成果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设想,探索新的规律;采用的是新方法或新技术;在重复模仿他人已有成果或科研课题中,补充实现该成果的新条件、新方法或新改进,即仿中有创。

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通过基础或临床医学的科研活动,解决医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学论文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其实用性较强。

不论其报道的是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可为他人所利用或借鉴。

虽有些暂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发展来看仍有其重要意义者,也应列入有实用价值的范畴。

例如回顾性研究可为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4)条理性条理性是指思想、语言、文字达到的层次。

要求:①用客观的论据和符合逻辑的推理来论证和阐述问题,形成结构严密、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明确、说理性强、可信度大的文章;②文字简洁、语法正确、表达清晰、层次分明,读起来流畅易懂,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性词语。

5)规范化规范化也是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篇好的医学论文按规定的格式撰写,一般在内容发表上可以达到要求,但要保证论文的写作质量,还应该在名词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外文字母和规范汉字上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长学制专业,是一门应用学科,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篇1浅析胶原蛋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胶原蛋白是机体内蛋白质体系中的一个大家族,经过数十年来的研究和发展现在已经发现并且确认了25种类型的胶原蛋白[1]。

胶原是由3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并且每一条链都有一个典型的氨基酸序列,I型胶原蛋白的各级结构共分为三种:一级结构是组成胶原蛋白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胶原蛋白分子由3条左手螺旋的多肽链组成;三级结构是指这3条左手螺旋的多肽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在中心分子轴周围的右手螺旋。

较为完整的胶原蛋白分子的长度大约为280nm,直接大约为1.5nm;但是在I型胶原原纤维的二维结构当中,胶原分子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4D距离与另一个胶原分子交错,因为胶原分子的长度大约是4.4D,所以胶原分子的交错引起约有0.4D的折叠区和大约0.6D的缺损区。

1 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性能1.1 物理和生物力学性能组织的物理性能随着胶原蛋白纤维量和结构变化而不同,胶原蛋白存在于特定的结构部位,但是根据它们各自功能在不同的组织中以不同的构型排列[2]。

胶原蛋白在腱和韧带中由于高抗拉强度的要求而以平行的方式进行排列,皮肤中的纤维则以随机的方式排列,进而提供组织在压力下的弹性。

胶原蛋白的其它结构,如眼睛晶状体的透明性、耳朵的形成、鼻子的倾斜也是由胶原蛋白纤维提供的,软骨是富含胶原蛋白的组织,在软骨中的两个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形状和提供关节轴承受面。

1.2 生理化学性能1.2.1 静电学性能胶原分子大约有240个赖氨酸和精氨酸。

这些基团在生理条件下都带有电荷,并且通过改变环境中的ph可以改变原纤维内的静电状态。

1.2.2 离子和大分子结合性能在自然状态和生理条件下,胶原分子有大约60个自由羧基,而且这些基团有结合阳离子的能力,然而离子结合的程度在易溶盐(硫氰酸钾)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它破坏了盐键或者改变了pH偏离胶原的电点。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篇一:毕临床医学毕业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综合性考核评价研究摘要:通过对现阶段高校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总结出综合性考核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的必要性、实施策略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性考核评价;综合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提出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后,各国高校在课程考试中逐渐注重能力考核,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在考试和评价中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内高校正陆续尝试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从而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因此,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方法——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改变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转而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多数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多数高校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升级、评选先进和毕业的主要手段。

期末考试虽具备集中考试、便于安排考试时间及地点的优点,但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考试不能及时、有效检查教学效果。

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2~4个月,期末考试成绩的反馈延迟,教师难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考试不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重视期末考试,用“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而且侥幸通过考试后惰性增加,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考试不能真正激励学生。

期末考试的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限制了其学习积极性;易使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过关,而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部分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或者通过,甚至作弊,这样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过分强调期末考试成绩对学习效果的评估,会导致考试不再是一种有效的检查和评价手段,而是成为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和指向,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1]。

感冒临床医学论文

感冒临床医学论文

感冒临床医学论文摘要: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其临床症状包括鼻塞、咳嗽、打喷嚏、发热等。

本论文旨在探讨感冒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并对感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引言: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感冒不仅造成了人们的身体不适,还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深入了解感冒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对于减轻疾病负担,促进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以病毒为主,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发生感染。

此外,感冒的病原体类型多样,新型病毒不断出现,给感冒的防治带来了挑战。

二、流行病学特征感冒与季节性相关性强,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和春季。

儿童和老年人是感冒的易感人群。

此外,感冒的传播方式也与个人的卫生习惯、空气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及时发现感冒的流行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临床表现感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鼻塞、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热等症状。

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较轻,并在一周左右消退。

然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冒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对于个体临床特征的细致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诊断方法感冒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况的临床表现与详细的病史询问。

此外,实验室检查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依据。

鼻咽拭子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方法在感冒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

然而,快速的诊断方法仍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五、治疗和预防措施目前,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退烧药、止咳药等。

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抗生素治疗也是必要的。

此外,感冒的预防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的养成、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疫苗接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呼吸衰竭是指机体呼吸功能无法维持氧和二氧化碳平衡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栓塞等;而慢性呼吸衰竭则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本文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分析进行探讨。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首先应迅速评估病情,包括行临床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等。

在维持患者呼吸通畅的同时,可给予输氧、支持性治疗和病因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机械通气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合并症情况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同时,呼吸衰竭患者还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炎症反应、解除气道梗阻等。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首先应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症状等。

对于轻度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如给予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等。

对于中度和重度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采用长期氧疗和无创通气等手段,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此外,还需要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以了解患者病情和相关病因。

同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病因分析和病情评估,以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

在各种治疗手段中,机械通气被视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机械通气治疗的风险可能会超过其潜在的益处。

因此,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合并症和响应程度,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总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应同时重视病因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进行专科管理,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预后。

此外,还需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以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5000字_中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5000字_中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5000字_中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中医临床医学论文5000字(一):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论文【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是为了探索专科技术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提供新经验。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导论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导论论文篇1探讨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的协调关系在临床中,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所申请项目的结果必须准确,然后检验结果越快得出越好,这样可以方便医生诊断病情和发掘出病因,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早的治疗。

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才能有利于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才能有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必须加强沟通,相互协作,才能共同提高检验和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医学检验如何与临床科室协调发展作了一番探讨。

1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一个检验医学工作者没有同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

除了检验技术操作的准确与标本的质量外,临床用药等治疗手段对检验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患者在输血后可以影响血液分析与骨髓检查的结果,此时倘若检验人员不了解该情况便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

检验科室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可靠的报告,其检验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准确的报告有益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错误的结果将会为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2]。

因此,医学检验在加强科室管理与保障检验全过程的质量基础上,应当还需要征询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的意见反馈,丰富自身临床知识,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与此同时,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人员对结果的解释以进一步了解检验意义。

因此,医学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协调的措施2.1 医学检验工作人员要提高合业务素质,不仅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培养踏实严肃的工作作风,更要正确意识到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最大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3]。

现代医学检验依靠先进的技术与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但需要熟练运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实验数据,而且需结合临床表现对检验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以提供高层次的信息回馈,协助临床诊疗。

临床实验论文知情同意书

临床实验论文知情同意书

临床实验论文知情同意书尊敬的参与者:您好!本研究项目是一项临床实验论文研究,旨在探讨某种新型药物对特定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在征得您的同意后,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此项研究。

在您决定是否参与研究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如果您对以下信息有任何疑问,我们将非常乐意回答。

1.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该新型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效果。

该研究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该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第二阶段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在研究期间,您将按照所要求的剂量和时间服用该药物,并且您的相关临床信息将被记录和分析。

2. 风险和利益作为参与者,您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然而,这些风险在进行前期安全性评估后将被降至最低。

同时,您也可能享受到此项研究所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包括但不限于对疾病疗效的提升和对社会医疗进步的贡献。

3. 保密与隐私您的个人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在研究报告和出版物中,我们将仅使用匿名数据来说明研究结果,以保护您的隐私权。

4. 自愿参与与退出权您的参与完全是自愿的,您有权随时选择退出研究。

如果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任何不适或者有任何顾虑,请尽快向研究团队反馈。

我们将尊重您的决定,并尽力确保您的参与不会对您造成任何不必要的伤害或麻烦。

5. 研究团队联系信息如果您对本研究项目或者研究过程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联系以下研究团队成员:- 联系人姓名:XXX- 电子邮件:XXX- 电话号码:XXX6. 同意书签署请您详细阅读本知情同意书,并确认您已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利益、保密与隐私、自愿参与与退出权。

如果您决定参与本研究,请在下方签署,并将此同意书交给研究团队。

感谢您对本研究的关注和支持!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

签署日期: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签字:___________。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临床医学领域,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已有文献来总结、评价和综合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和现有知识。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综合,对临床医学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1.放射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放射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X线、CT、MR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本章节将从不同类型的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角度进行综述。

2.外科手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外科手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节将对目前外科手术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机器人辅助手术、微创手术等领域。

二、疾病与临床医学研究1.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以及靶向药物的应用进行综述和分析。

2.癌症治疗的新技术与新进展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癌症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当前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章节将对癌症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以及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三、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传染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传染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在预防与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节将对近年来一些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趋势以及预防控制策略进行综述和分析。

2.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于揭示慢性病的病因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节将对一些典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结论通过对临床医学领域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临床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放射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外科手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癌症治疗的新技术与新进展以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综述能够为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这些综述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

临床观察论文: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辅导

临床观察论文: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辅导

临床观察论文: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辅导摘要:慢性皮肤病往往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对其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_____例慢性皮肤病患者的跟踪观察和心理干预,发现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一、引言慢性皮肤病是一类病程较长、难以根治且容易复发的疾病,如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

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害,影响外貌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因素在慢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慢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_____例慢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_____岁以上;(3)意识清楚,能够配合调查和治疗;(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2)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3)近期接受过心理治疗或服用过精神类药物。

(二)研究方法1、心理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_____个月进行。

2、心理辅导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和不合理认知对病情的影响,纠正错误观念,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2)支持性心理治疗: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

(3)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4)团体心理辅导:组织患者参加小组活动,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皮肤科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临床常用麻醉(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03级7班林栋学号03060355)目录摘要 (1)1局部麻醉 (2)1.1常用局部麻醉药 (2)1.2方法 (2)2全身麻醉 (3)2.1常用全身麻醉药 (3)2.2吸入性麻醉 (5)2.3非吸入性麻醉 (5)2.4非吸入性麻醉的临床应用 (5)2.5使用全身麻醉剂的注意事项 (6)3麻醉并发症的防治 (7)3.1呕吐 (7)3.2舌回缩 (7)3.3呼吸停止 (7)3.4心博停止 (7)4参考文献 (7)摘要:完善的麻醉是使外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麻醉能使动物在手术中安定,不出现骚动、挣扎,并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刺激对动物带来影响和损害。

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牛场、猪场已不再施行大的外科手术,麻醉技术已越来越不为兽医人员所掌握,所以有时要施行手术如奶牛真胃扭转时,许多兽医人员束手无策。

笔者觉得,一个合格的兽医应熟识掌握一定的麻醉知识。

本文主要从日常工作中应用的麻醉方法、药物进行综合阐述。

Abstract:Perfect anesthesia is successful surgery for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imal can anesthesia surgery stability, there are no riots, struggle, and to prevent surgical process due to stimulate the animals affected and damage. However,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cattle farm, the farm is no longer implemented major surgery, Narcot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eterinary officers to grasp, sometimes to an operation such as cows abomasums reversed, Many veterinary staffhelpless. I feel that a qualified veterinary surgeon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considerable knowledge of anesthesia.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day-to-day work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esthesia,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1局部麻醉利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兴奋的传达,药物主要作用于神经干、神经小结、神经末梢,使所支配部位的痛觉消失。

1.1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药物主要有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丁卡因,其特点比较如表1表1 三种局部麻醉药物的特点比较⑴:2%以上是普香卡因的2倍;⑵相等浓度是普鲁卡因的10倍。

1.2方法1.2.1 表面麻醉表面麻醉主要用于粘膜、浆膜或滑膜的麻醉,如眼结膜或角膜的麻醉。

1.2.2浸润麻醉浸润麻醉将局麻醉药直接注人皮下、粘膜或深部组织,而使术部起到麻醉作用,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方法:①切口浅、范围不大:直线浸润麻醉;②切口浅,但范围较大:菱形或扇形浸润麻醉;③切口深,范围较大:分层浸润麻醉;④隆起、外囊形部位麻醉时,应用基部浸润麻醉。

1.2.3传导麻醉传导麻醉用局麻药直接注射到神经干的周围,阻断其兴奋传导,其特点是用量小、范围大,但其准确性要求较高,术者必须掌握神经干的解剖位置和熟悉操作技术,才能正确做好传导麻醉。

该方法临床应用广泛,如:①犬猫阉割手术中的精索神经传导麻醉及治疗攀丸时的精索神经封闭。

②牛:掌神经传导麻醉(球关节上方两侧):用于截趾术腰旁神经传导麻醉(第一腰椎突前侧,第二、三腰椎突后侧):用于腹腔切口术。

角神经传导麻醉(额骨外侧峪中部):用于成年奶牛断角术。

1.2.4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第一尾椎与第二尾椎之间注人局麻药。

使药物进人硬膜外腔,此法可使整个后躯失去知觉,适用于后躯手术如乳房切除术、难产救助等。

确定第一、二尾椎间隙最简单的是用一手举尾,上下晃动,另一手的指端抵于尾根背部中线上,探知尾根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之间的横沟,该横沟就是第一、二尾椎间隙,横沟与中线相交点即为刺人点。

2全身麻醉利用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性的抑制,从而使动物机体意识感觉反射,肌肉张力的功能产生部分或全部丧失。

2.1常用全身麻醉剂:2.1.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1.2.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

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 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 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

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体重。

2.1.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

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

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置1~2月不失药效。

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

2.1.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

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1~5%。

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

但苏醒也很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

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此药对胃肠道无副作用,但对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由于其抑制交感神经较副交感神经为强,常有喉头痉挛,因此注射时速度必须缓慢。

实验剂量和方法:狗静脉注射20~25mg/kg体重;兔静脉注射7~10mg/kg 体重。

静脉注射速度以15秒钟注射2ml左右进行。

小鼠1%溶液腹腔注射0.1~0.3ml/只;大鼠0.6~0.8ml/只。

2.1.5巴比妥钠使用剂量及方法:狗静脉注射225mg/kg体重;兔腹腔注射200mg/kg 体重;鼠皮下注射200mg/kg体重。

2.1.6氨基甲酸乙酯此药是比较温和的麻醉药,安全度大。

多数实验动物都可使用,更适合于小动物。

一般用作基础麻醉,如使用全部过程都用此麻醉时,动物保温尤为重要。

使用时常配成20~25%水溶液,狗、兔静脉、腹腔注射0.75~1g/kg体重。

但在作静脉注射时必须溶在生理盐水中,配成5%或10%溶液,及每公斤体重注射10~20ml。

鼠1.5~2g/kg体重,由腹腔注射。

以上麻醉药种类虽较多,但各种动物使用的种类多有所侧重。

如做慢性实验的动物常用乙醚吸入麻醉(用吗啡和阿托品作基础麻醉);急性动物实验对狗、猫和大鼠常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对家兔和青蛙、蟾蜍常用氨基甲酸乙酯;对大鼠和小鼠常用硫喷妥钠或氨基甲酸乙酯麻醉2.2吸入性麻醉吸入性麻醉具有麻醉深度及麻醉期易于控制的特点,临床上较常用的药物有:①氟烷:主要应用于大动物如牛、马等,因价格较贵,目前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麻药作混合麻醉。

如可先用巴比妥作基础麻醉,然后用氟烷作为维持麻醉,这样可使动物平稳和迅速达到麻醉;②乙醚:因其安全范围大,是动物外科麻醉的首选药物,临床上通常用凡士林及石蜡油保护粘膜及角膜,其麻醉浓度是3.5%一4.5%,超过7%即引起呼吸麻痹; ③氧化氮:因其较难达到足够深度的麻醉,在大动物极少采用其作单纯麻醉,一般多与氟烷做合并麻醉,而且利用本品做麻醉应注意保持足够氧气供应,以免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2.3非吸入性麻醉此方法不需特殊麻醉装置,且麻醉时不会出现兴奋期,且麻醉剂的输入途径有多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内注射、口服及直肠灌注。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①龙朋(二甲苯胺唆嗓):该药是一种镇痛、催眠药,伴有松弛肌肉作用,反当动物较敏感,用量是马、犬的I/10,但该药能引起呕吐、流产等副作用;②静松灵(二甲苯唾哇):该药的作用与特点与龙朋基本相同;③氯胺酮:该药一般作为分离麻醉剂,犬、猫等小动物敏感,可与其他麻药配合使用,以延长麻醉时间,该药能产生轻度呼吸系统抑制,对循环系统则产生兴奋作用,对唾液分泌起增强作用,注药前可先注射硫酸阿托品以减少唾液分泌;④复方846(速明新846合剂):该药主要成分是保定宁、双氢埃托啡、氟呱A}。

犬猫较敏感,有麻醉、镇痛、肌松作用,安全范围大的特点,在0.05一0.15mL/kg体重的剂量范围均不出现中毒现象,且麻醉期长,如犬在0.1 mg/kg体重时为60一90分钟,猫在0.08一0.12 mg/kg体重时为1一2小时;⑤巴比妥类:对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能阻碍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兽医临床上常与其他麻醉药协同作复合麻醉的有硫责妥钠、硫戊巴比妥和戊巴比妥钠等。

2.4非吸入性麻醉的临床应用2.4.1牛的全身麻醉①静松灵:按0.2一0.5mg/kg体重肌肉注射;②针药合并麻醉:在肌注静松灵0.2一0 . 3 mg/kg体重的基础上配合针麻,能取长补短,达到满意效果;③氯丙嗓与局麻药品配合使用:全身使用氯丙嚓按1一2 mg/kg体重使用可起镇静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局部麻醉,效果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