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养牛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数量,都在不断的提高。
但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还面临前胃疾病高发的情况。
导致该疾病高发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所导致的。
疾病出现后,会对牛的正常进食以及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制约,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病例的出现,造成较大的养殖损失,所以还需加强该疾病的防控,采取有效防治方法,降低疾病发生几率,科学控制疾病。
基于此,文章对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与防治進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养殖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牛前胃疾病;诊断;防治方法
牛前胃疾病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在发病后,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容易对牛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威胁养殖工作的进行。
由于疾病类型比较多,所以在治疗时,应该根据牛的特殊胃部结构以及引发胃部疾病的原因等,做好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精准诊断疾病,并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1 牛前胃疾病的发病症状与诊断
1.1 创伤性网胃炎症
创伤性网胃炎是常见的牛前胃疾病,该疾病的出现,多是由于饲料中存在金属异物,像铁钉、铁丝等各种坚硬且尖锐的异物,牛在误食之后,即可能被异物刺伤牛的网胃。
诊断时,可结合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
通常牛在患病后,其食欲明显的下降,反刍减少,还表现腰背拱起,牛由于胃痛呻吟不止,胸壁疼痛。
间隔性膨胀。
用手按压牛胃部,牛表现为疼痛、躲避。
进食缓慢或是停止进食。
牛的正常运动受到影响,下坡、转弯或走路时,行动较为缓慢,起立时,首先抬起前肢,还存在脉搏、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部分病例还存在体温升高的情况。
还可以进行血液检查,有助于精准的诊断疾病。
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牛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白细胞数量可达10,000~14,000个/mm3,且嗜中性白细胞由正常的36%增加到50%~70%,淋巴细胞则明显的减少。
最后,还可以使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检查,即能够较好的诊断疾病[1]。
1.2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同样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易患病。
导致该疾病出现的原因有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两种。
首先,原发性因素多是由于牛误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食物或是变质过期的食物,
均容易造成牛患病。
一些带有大量露水或霜的牧草,容易导致疾病高发。
这些食物进入到牛的瘤胃中,会迅速的发酵,在瘤胃中产生大量气体。
另外,突然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喂制度容易导致该疾病出现。
诊断时,应结合具体饲喂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
继发性因素表现为牛患有某些疾病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
牛患有食管阻塞、麻痹或痉挛、创伤性网胃炎、慢性腹膜炎等疾病后,可能继发牛瘤胃臌气。
通常牛会在进食不久后发病,具体表现为腰背拱起,腹围明显的涨大,同时停止进食和反刍烦躁不安,左腹部突出最为明显,轻轻叩击有鼓音,呼吸急促。
患病牛频频回头顾腹或是用后肢踢打腹部,进行听诊,能够发现瘤胃蠕动音逐渐减弱或消失。
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养殖人员需要给予关注,及时诊断,并做好防治。
1.3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多是由于牛误食了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饲料所造成的,致使瘤胃中的内容物停滞阻塞,影响牛整个前胃机能。
体质较弱的牛更易患。
牛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后,突然暴饮暴食,或是食用了一些质量低的粗饲料容易造成疾病高发。
患病后,大部分症状同牛消化不良类似,腹痛,之后腹围会明显的增大,区别于牛瘤胃臌气的单侧增大,牛患有瘤胃积食后,其两侧腹围均会增大,瘤胃触诊坚实。
食欲下降,排便量见减少,后期还可能出现腹泻的情况,并存在脱水现象。
诊断时,应该注意和前胃弛缓进行区别。
积食是主要病因,弛缓则是积食未能及时消除而继发。
随着病情的进展,牛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需要及时诊断并做好治疗,避免牛症状加重而出现死亡病例[2]。
1.4 瓣胃阻塞
牛瓣胃阻塞是牛常见的前胃疾病,导致该疾病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牛长期食用了过多的干草、糟粕、粉状饲料等,但是饮水量不足,则易患该疾病。
其次,过度使役容易造成牛患病。
牛误食泥沙、劣质的粉料,容易发病。
牛在患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真胃积食等疾病时,容易出现该疾病。
疾病出现后,患病牛的食欲下降,反刍、嗳气减少,鼻镜干燥,瘤胃蠕动音逐渐减弱,瘤胃中的内容物柔软。
随着病情进展,反刍、嗳气停止,鼻镜干裂,瘤胃停止蠕动,瓣胃有明显的痛感。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表面附有黏液,后期逐渐停止排便。
1.5 牛前胃弛缓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牛前胃神经与肌肉功能紊乱,影响了前胃的收缩能力,导致其中的内容物难以较好的消化、运转并排出,导致食物未能较好的消化,使其发酵、腐败并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消化功能障碍。
该疾病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食用了大量粗硬劣质且消化难的饲料,对前胃造成刺激。
牛在患病后,食欲下降,逐渐废绝,反刍减少并逐渐停止,瘤胃难以较好的蠕动,出现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身体日渐消瘦。
触摸瘤胃,有明显的痛感,随着病情进
展,牛身体日渐衰弱,卧地难起,还可能出现体温变低的情况。
重症病例会出现脱水中毒等情况,最后衰竭而亡[3]。
2 防治方法
2.1 做好饲喂管理
做好饲喂管理是预防牛前胃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饲养人员应结合养殖实际,重视做好饲喂工作,切实降低牛前胃疾病的发生几率。
首先,要注意保障饲料的质量,饲喂干净的饲料,避免腐烂、变质的饲料威胁牛的身体健康。
注意其中不要有尖锐异物,以免导致牛患有创伤性网胃炎等疾病,在饲喂前做好饲料的检查。
同时,养殖场对于饲料需做好科学贮存,避免环境潮湿、通风状况不佳而对饲料质量可能造成的威胁。
其次,应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提高饲喂的科学性,避免由于摄入了更多单一类型的饲料而诱发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等疾病,保证饲喂的饲料可以较好满足牛生长的需求,做好营养搭配。
切忌饲喂过多粗纤维、不易消化或是易发酵的饲料。
饲养人员还需做好管理工作,保证饲喂工作定时定量进行,切忌对牛过度使役或是长时间饥饿后暴饮暴食。
牛在进食后,可将其牵引至空旷安全的场地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消化,避免出现积食等疾病。
牛在使役或是剧烈活动后,需让其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够进食。
饲料的粗细搭配应均衡,大块饲料应提前进行粉碎后。
整个饲喂过程中,若是想要更换饲料,应循序渐进的进行,以免突然更换饲料对牛产生应激而诱发瘤胃疾病。
为提高牛的免疫力,科学预防牛前胃疾病,可以在饲料中掺入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等物质,增强牛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几率。
夏季可在饮水中掺入食盐,获得改善牛瘤胃消化机能的目的,促进牛的生长发育。
2.2 做好养殖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养殖过程中,还需重视落实好各项养殖细节,为牛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免环境中潜在各种可能对牛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
首先,需控制好养殖密度,保证牛有一定的活動空间,促进其消化,增强免疫力。
放牧时,要注意放牧场地的安全,禁止在阴雨天气或是早上露水较多的时候放牧。
牛前胃疾病的出现,在环境中存在多种致病因素,还需做好环境消毒,及时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以免环境中细菌病毒滋生。
保证养殖环境干净安静,避免牛受到惊吓产生应激,造成牛前胃疾病高发。
控制好圈舍中的温度湿度,以免为病菌提供滋生环境。
2.3 治疗
日常需强化做好疾病的监测工作,在牛出现前胃疾病症状后,应及时的进行关注,明确疾病的发病情况,结合症状、近期的饲喂情况等,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治疗工作需综合多种方式做好治疗,中西兽医结合。
首先,患病初期,症状不严重,可选择木棍法和食醋法进行治疗。
例如,应用木棍消气法能够较好的缓解牛瘤胃臌气。
可应用长度30cm左右的木棒,两端涂抹食盐或大蒜,让牛舔舐,可较好促进牛瘤胃中的气体的排出。
食醋法具体可选择食醋100mL,其中掺入500mL香油,混合服用。
同时配合前胃按摩,以缓解牛的痛感,促进消化、排气[4]。
其次,对于重症病例可及时进行手术。
像牛瘤胃积食,需在无菌环境下,切开瘤胃,取出其内容物,并及时缝合伤口,避免感染。
另外,可以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应用具备健脾开胃、助消化等功效的中草药,促进患病牛身体的恢复。
例如,对于牛前胃弛缓选择大黄、滑石、甘草、二丑、白芷、茵陈、白术、木香、龙胆草等药物,加水煎服,连用3~5d,即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牛前胃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一旦患病,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养殖工作的发展和养殖效益的提高,防疫人员需重视各种牛常见易患疾病,做好疾病的诊断工作,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防治工作,明确疾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症状等,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工作,有效降低疾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疾病的发病几率,促进养殖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华军.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267.
[2] 王璐璠,雒江枫.牛前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农业与技术,2018(14):130.
[3] 于怀舟.牛前胃迟缓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4):66-67.
[4] 余波.牛前胃疾病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