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 (3分) (2019八上·石家庄月考) 一位中学时的身高大概是160________;72km/h=________m/s。

1马赫=1×340m/s,则10马赫=________km/h。

2. (2分) (2019八上·薛城期中) 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可能诱发雪崩;如图是影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悬丝诊脉”的情景,“悬丝诊脉”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的原理来诊断朱紫国国王的病情。

3. (4分)测量空气湿度的“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__,因此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空气湿度________
4. (6分)简要写出下列各物理事实依据的主要原理或应用的物理知识:
(1)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________
(2)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________
(3)潭清疑水浅________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
(5)隔墙有耳________
(6)海市蜃楼________
5. (2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霜”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6. (2分)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灌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灌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________ 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7. (3分) (2019八上·淮安期中) 为了加强演出效果,舞台常出现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干冰________时________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的.
8. (3分)(2017·泰兴模拟) 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小鸟在树木中飞翔,以小鸟为参照物,树木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9. (2分)(2017·鹤岗) 到云南旅游的北方游客在当地就餐时,经常会感觉米饭夹生或不熟,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气压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使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
10. (2分)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________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________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
11. (2分) (2017八下·平度期中) 下列物理量大小的估计错误的是()
A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 报纸对折后铺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
C . 1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2N
D . 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速度约100km/h
12. (2分) (2019八上·永定月考) 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C . 记录结果时,要写上数值和单位
D . 测量时,只要按操作规则认真测量就不会产生误差
13. (2分) (2017八上·海口期末) 海秀快速道两侧都安装隔音墙(如图所示),目的是尽量减小汽车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 . 防止噪声产生
B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C . 阻断噪声的传播
D .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4. (2分) (2018八上·乳源期中)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 秋天,枝叶上的白霜
D .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15. (3分) (2016八上·丰城期中)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 .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 . 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16. (3分)(2017·河北模拟) 如图是某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是晶体
B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C . t2时刻和t3时刻温度相同,内能相同
D . 从t2时刻到t3时刻,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且液体越来越多
三、解答题 (共9题;共60分)
17. (5分)某次实验中,小华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铁屑混在一起,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将铁屑中的碘除掉,并说出其中的物理道理?
18. (15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所示.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
1北京南始发站08:000分0
2济南西09:3209:341小时32分406千米
3南京南11:4611:483小时46分1023千米
4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4小时55分1318千米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的路程是多少?
(2)列车由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3)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9. (4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________m。

20. (10分) (2017八上·邹城期中)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12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映时间为0.8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6m.汽车制动后还需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均的5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21. (4分) (2017八上·抚州期末) 亲爱的同学们,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请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
(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
(2)如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由图可知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 cm.
(3)如图丙所示的温度计,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22. (4分) (2016八上·莆田期中) 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________越高;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________越大;
(4)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
23. (5分) (2016八上·无棣期中) 小明暑假去旅游,曾到海边看到人们用“海水晒盐”,即选取大片的海滩,构建盐田,一段时间后,盐田中的水逐渐变少,粗盐也就出来了.我想,水如果能快点变少,粗盐也就能出得更快.可是水变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________,水蒸发越快;从而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24. (4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
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 (A或B)套装置.
(2)
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 不同.
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5. (9分) (2016八·东台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名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10°),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实验过程中小名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把入射角增大到45°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40°时折射光线又出现了.他以为是实验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一切正常.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名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λ.听了老师的话,小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想知道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多少,玻璃和水的临界角相等吗,于是他重新进行了实验(从40°开始,入射角每次增加0.2°).
下面是小名的实验数据:
表1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单位:度)
α/度010203040…4141.241.441.641.842
β/度010203040…4141.241.441.641.842
γ/度015.230.948.674.6…79.881.182.784.890?
表2 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单位:度)
α/度010203040…45…48.248.448.650
β/度010203040…45…48.448.448.650
γ/度013.427.041.758.7…70.1…82.784.090?
仔细考察小名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针对“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这一物理现象,给它一个合适的名字叫光的________(全折射/全反射);
(2)
根据实验数据,玻璃的临界角________水的临界角(大于/等于/小于).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增大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反射光越来越________(强/弱);
(4)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线________(可能/不可能)完全消失;
(5)
如图2是一块玻璃三棱镜(等腰直角),周围是空气,一束光垂直于一个直角面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答案:略
2-1、
3-1、
4-1、
5、答案:略
6-1、
7、答案:略
8-1、
9-1、
10-1、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三、解答题 (共9题;共60分)
17-1、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20-1、
20-2、21-1、
21-2、21-3、22-1、22-2、22-3、22-4、23-1、23-2、
23-3、24-1、24-2、24-3、25-1、25-2、25-3、
25-4、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