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双控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01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1、“双重预防机制”来源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当前的安全监管模式和企业事故预防水平问题。
2016年1月6日,习近平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1、组织机构
职责分工 通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建立各级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分管领导和业务分管领导共同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责任机制, 建立部门属地管理、专业职能部门专业管理、安全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责任机制; 建立作业人员风险自控、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岗位责任机制。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
XXXXXXXXXX
2018年9月13日
目录/Contents
00
01
02
03
04
安全提示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01
安全提示 ——紧急警报和逃生出口 ——确保安全通道畅 ——坐时5点着地
1、相关定义和概念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
每个风险单元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风险点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模块”单元。风险单元风险等级按单元内最高等级的风险点来确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企业模块识别
根据特点确定划分模式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注1:风险评价特指对风险严重性、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注2: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区,其中红区的风险为最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风险点: 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也称为最基础风险单元。风险点可能有若干危险源或危害因素。
风险单元:为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并确定风险等级,在综合考虑构建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生产经营现场按作业场所、工艺、设备设施划分的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风险单元可包含若干风险点。
第
1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
物的因素 物的故障
环境因素 作业条件
管理因素 管理缺陷
第二类危险源
在识别第二类危险源前,可先判定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如煤气发生炉设备内维修或检修,进入密闭空间,可能导致煤气中毒,则第一类危险源为“煤气”,后果是“煤气中毒”,第二类危险源则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识别出以下第二类危险源: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危险源 危害因素 辨识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 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说明:在“事故类型”栏中说明危害类型,如“机械伤害、触电”等后果的表述应可能描述至伤害的具体部位或具体类型,运输皮带造成的机械伤害应描述至挤伤 手臂 ,起重伤害可描述至砸伤、碰伤等,以利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的确定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风险单元划分清单
单位: XXX厂
部门: 生产科 .
序号
所在区域或活动
风险单元
单元编号
风险点
单元内涉及的岗位
1
XXXXX生产线
XXX机组
SC_2
XXX机设备操作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风险评价:
风险分级管控: 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0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 或 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一般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注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能源或能量载体 或危险物质; 注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从而造成事故的各种触发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注3:可将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统称为“危害因素”。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模式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2、为什么开展“双体系”建设
首先,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1、相关定义和概念
安全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注1:第一类危险源固有特性和其他条件所决定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程度,以风险严重性进行表述。 注2:第二类危险源的各种触发因素控制现状所决定的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可能性,以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表述。 注3: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包括未能识别的风险,以剩余风险表述。
成立“双控” 工作领导组
制定“双控”实施方案
明确试点, “双控”逐级培训
实现阶段性工作目标及效果考评
优化和固化成果,形成标准发布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2、实施方案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2、实施方案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3、培训要求
各单位要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培训要求。 培训对象要覆盖单位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全体员工; 各单位至少进行全员集中培训一次; 培训形式还可以采取其它形式,比如按照标准和方案进行讲解,也可以在风险辨识、风险等级评价、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进行实例讲解等; 培训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
企业为什么要建立双体系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事故案例分析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 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mp4
定性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97.2万元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事故原因
合理、科学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施工方案,是安全施工的源头保障1.docx
XXX机组操作员
设备检修
维修工
打包机组
SC_4
捆扎打包
打包操作员
设备抢修
维修工
2、风险单元划分、风险点识别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危险源 危害因素 是风险点存在的根源,危险源 危害因素 辨识是风险分级管控最底层设计。因此,辨识好危险源 危害因素 是风险有效管控的基础保障。
持续改进
双体系核心思想与原则
基于风险
行为与态度
全员参与
系统性
事故事件预先控制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3、双重预防机制核心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02
02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1、组织机构
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应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 以下简称“双控”建设工作组 ,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安全分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专业技术骨干、管理精英、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和班组长代表组成。 企业应建立专家组,组织单位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安全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工作者等组成“双控”工作专家组。
危险源 危害因素 辨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危险源 危害因素 辨识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是 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 ,进行控制和预防。
b. 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
a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b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c 进入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气体监测; d 监测装置未校准,未能准确监测有害气体的含量; e 无监护人旁站监护; f 无该类作业指导性文件、标准等。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特别重大事故
施工单位检测人员已经发现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但施工人员依然违规拆除模板
监理单位对拆模工序等风险控制点失管,未纠正施工单位违规拆模行为。
电力质量监督总站违规使用建设单位人员组建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
发生垮塌事故
风险评价环节
隐患排查治理环节
事故处置环节
风险评价缺失
隐患排查治理 缺失
施工组织不当,事故发生时 失控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企业为什么要建立双体系
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不到”问题。 对风险实行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问题 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不到”问题。
第一章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XXXXXX-2011《XXXX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出了规范要求,但对于风险管控的关注度不够,提的是两个方面的事情;而现在提的是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 XXXX2016年开始对原有“XXX”标准进行修订,于2018年4月发布了XXXXXX-2018 ,本次标准修订时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进行 了重点补充和完善。《XXXX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也正在编制过程中。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实施方案
1、组织机构
“双控”建设工作组职责 负责企业“双控”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双控”知识的培训和宣贯; 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策划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负责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各部门“双控”建设工作; 负责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治理和验收; 负责组织落实有关“双控”建设工作的各业务标准文件的修订和完善; 对各部门“双控”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等工作。
生产工艺过程
作业活动
场所
活动1
步骤1
步骤3
设施1
场所1
场所2
活动2
设施2
步骤2
动力辅助设施
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风险单元的确定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a. 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 b.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 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 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 e. 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 机加工设备 、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3、风险分级评价与管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供电设备、隧道窑、压力容器等)
类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煤气发生炉等
危
能量载体(如压缩气体、运转的皮带、运转的球磨机等)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如煤气、液氨、煤焦油等)
源
险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人员高处作业、吊装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