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周边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5dde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3.png)
一、总则为保障小学生的安全,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范围1. 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道路、人行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2. 校园周边的商业设施、餐饮店、网吧、游戏厅等场所;3. 校园周边的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可能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区域。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和监督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工作;2. 校园安保部门负责校园周边日常巡逻、排查安全隐患、维护治安秩序;3. 校园周边商业设施、餐饮店等场所负责人负责本场所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4. 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负责人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管理,确保小学生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校园周边巡逻:安保部门每天进行校园周边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2. 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校园周边重要路段、危险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3.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校园周边可能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场所进行定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与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周边安全;5.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6.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校园周边安全。
五、安全事件处理1. 发现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和调查;2. 事故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3. 事故善后处理:根据事故原因,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对受伤学生进行关爱和帮扶;4. 事故总结: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小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小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3fa4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1.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责,确保本部门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3. 教师是学生安全教育的责任主体,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 学生是自身安全的责任主体,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
三、安全防范措施1. 校园安全管理(1)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3)加强校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
(4)加强对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2. 学生安全管理(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的安全管理。
(3)加强对学生活动区域的安全巡查,确保学生活动安全。
(4)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3. 教师安全管理(1)加强对教师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教师安全防范能力。
(2)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教学、科研活动安全。
(3)加强对教师办公区域的安全管理,确保教师办公安全。
4. 食品安全(1)加强对食堂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
(3)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5. 交通安全(1)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3)加强对学生出行安全的监管,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教师、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心小学各种安全制度模板范文(二篇)
![中心小学各种安全制度模板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f4b2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0.png)
中心小学各种安全制度模板范文一、学校门禁制度1. 学校门禁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维护校园秩序而制定的重要制度。
学校门禁系统应刷卡进入,未刷卡的人员无法进入校园。
2. 刷卡进入校园的人员应同步与学生信息系统,确保学生离校、返校的准确性。
3. 除学生外,校外人员进入校园需要提前向学校办理申请,由学校出示许可证件进入。
4. 学校门禁系统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学校门禁制度需向全体师生宣传,确保所有人员都能遵守该制度。
二、校园周边安全制度1. 学校周边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在离校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
学校应建立周边安全巡逻队伍,定期巡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2. 学校应与周边社区进行有效合作,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联络员制度,及时反馈周边安全情况。
3. 学校门口应设置明显的行车禁止标志,严禁机动车辆进入校园。
4. 学校周边安全制度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以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校园交通安全制度1. 学校交通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和自行车出行的安全而制定的。
2. 学校校车司机应持有效驾驶证,车辆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行驶。
3. 学校校车应按照规定的线路和时间运营,不得擅自更改行车路线。
4. 学校应建立自行车停放区域,规范学生自行车停放秩序,防止乱停乱放现象发生。
5. 学校交通安全制度需要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四、校园防火安全制度1. 学校防火安全制度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置火灾事故而制定的重要制度。
2. 学校应定期进行防火安全巡查,确保学校消防设施的完好和有效运行。
3. 每个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场所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学校应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师生防火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5. 学校防火安全制度需备案并上报相关政府部门。
五、校园食品安全制度1. 学校食品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饮食而制定的重要制度。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七篇)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13234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d.png)
小学安全管理制度一、门卫安全管理制度1、严守校门,严禁闲人自由进出校园,不得无故脱离岗位。
2、注意观察进出校园人员情况,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
3、及时关锁教学楼及大门,经常巡视校园,确保校内财产安全。
4、如发现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和联系。
5、节假日和放学后不准本校教师之外的一切人员进入校园。
二、路队安全制度1、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路队辅导员及时清点人数,整理路队。
2、要放学补课,需得到家长的同意,谁补课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整好放学路队。
3、辅导员必须准时到岗,严禁擅自脱离岗位。
4、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
三、课堂教学制度1、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
5、班主任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生家长。
四、设备设施检查制度1、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学校值月、值日领导要每天检查设备设施情况。
3、全体教职工要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4、总务人员要及时维修、维护学校设施设备。
五、饮水安全制度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
2、经常给饮水桶清洗、流毒。
3、教育学生有秩序地饮水。
六、课间管理制度1、值日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2、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
3、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七、集体活动安全制度1、学校举行大型校内外活动,要有安全措施。
2、班级举行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校长审批同意。
3、开展大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班主任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
4、学校举行远距离或重大师生活动,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八、物品放置安全制度1、严禁学生携带锐器、危险器具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2、严禁学生携带如剪刀、小刀等锐器上体育课或活动课。
3、学校综合实验等可能涉及的一些有毒药物注意保管和使用。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99b23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6.png)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工作,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制定本制度。
1.联席会议职能统筹协调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工作,研究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联席会议按照加强业务指导、协调各方力量、交流情况经验、研究发展措施、督促政策落实的要求,由各成员单位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解决处理学校重大安全问题。
2.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由镇派出所、镇司法所、镇食药监所、镇安监所、中心小学等任联席会议成员。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中心小学负责日常工作。
3.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1)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
根据需要或按领导指示,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2)联席会议例会的主要内容要形成纪要,会议决定的事项,按照部门职能,分工负责,具体落实。
(3)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联席会议,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四、成员单位职责1.镇派出所: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每周要不定时到学校周边进行值勤巡查,每学期开展一次法制安全知识讲座,检查、指导学校保卫工作,指导学校做好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协助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和落实学校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2.镇司法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做好辖区内布局、规划及安全设施设置;对学校办学资质、办学条件、校舍安全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加强对辖区内学校的日常监管。
3.镇药监所:加强对学校餐厅的检查,特别做好饮用水、饭菜的抽样检查。
建立和落实涉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倒查制和问责制。
4.镇安监所: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学校校园网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发现、封堵、删除、查处网上有害信息,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5.交通部门、消防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交通的管理,定时对学校消防工作情况的检查与指导。
6.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
小学校园周边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周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03a09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e.png)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和谐、有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学校围墙外100米范围内的道路、公共场所、住宅区等。
2. 学校周边的商铺、餐饮店、娱乐场所等。
三、管理目标1. 保障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
2. 预防校园周边治安案件的发生。
3. 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4. 提高学校周边环境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管理措施1. 交通管理(1)学校周边道路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
(2)学校周边设置交通警示灯,确保学生过马路安全。
(3)学校周边道路禁止车辆停放,保障学生通行顺畅。
2. 治安管理(1)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巡逻队,加强治安巡逻,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2)学校周边商铺、餐饮店等场所不得销售、传播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
(3)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治安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3. 环境管理(1)学校周边商铺、餐饮店等场所不得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2)加强对学校周边噪声污染的治理,确保学生休息、学习不受干扰。
(3)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绿化、美化工作,提高校园周边环境质量。
4. 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邀请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五、责任分工1. 学校安保部门负责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交通管理和环境整治工作。
2. 学校德育部门负责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宣传教育活动。
3.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校园周边环境卫生的维护。
4. 学校周边商铺、餐饮店等场所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制度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34929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7.png)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制度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制度旨在通过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师生安全。
一、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
2.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 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工作措施1.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影响学校安全的行为,如无证经营、乱设摊点、乱贴广告等。
2. 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打击学校周边的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经营场所,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 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对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的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5. 加强对学校周边流动人口的管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6.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保持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洁、美观。
三、宣传教育1. 利用班会、校会、家长会等场合,加强对学生、教职工、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
3.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载体,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监督检查1. 学校定期对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档案,记录检查、整改等情况,以备查阅。
3.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失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小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e30a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3.png)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校园治安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治安管理职责1. 校长是校园治安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校园治安管理工作。
2. 校园安保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校园治安管理工作,包括门卫管理、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等。
3. 各部门、各班级要积极配合安保部门,共同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三、治安管理措施1. 门卫管理(1)严格实行门卫制度,校园出入口24小时有人值守。
(2)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登记身份信息,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3)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2. 巡逻防控(1)安保部门定期进行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2)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止不法分子侵入校园。
(3)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共同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3. 应急处突(1)建立健全应急处突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处置。
(3)加强校园周边联系,及时掌握治安动态,预防突发事件。
4. 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校园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3)组织师生参加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四、奖惩措施1. 对在校园治安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师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分。
3. 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师生,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安保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范文
![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46ba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3.png)
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范文校园安全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焦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
1. 学校安保措施学校将加强安保力量配备,增加安全值班人员,确保校园安保工作的全天候覆盖。
所有安保人员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2. 校门管理学校实行严格的校门管控制度。
校门进出口设立安全检查通道,所有人员进校必须接受安全检查,凡携带包裹的人员必须进行包裹安全检查,确保校园内外物品的安全。
3. 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学校将与周边社区、商户建立紧密联系,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
加强对校园周边路段的巡查,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
加强对周边商户的监督,防止售卖不良物品和不良食品。
4. 校车安全学校将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对校车进行严格管理。
校车司机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安全培训。
校车必须按时保养维修,确保安全设施完好。
每次校车出行前都要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校车的安全运行。
5. 教室安全学校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培训。
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教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6. 操场安全学校将定期检查和维护操场设施,确保操场的安全使用。
操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严禁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危险游戏和搏斗等活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7. 食堂安全学校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食堂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经常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和培训。
加强食材采购的监管,保证食材的卫生安全。
食堂内要求干净整洁,厨具和餐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措施。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建立健全校内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安全问题。
以上是我校对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制度的规定,希望能够确保学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2024年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二篇)
![2024年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5618d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2024年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为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效率,确保校园秩序稳定及师生人身安全,学校特制订以下校内交通管理制度:一、校内交通管理规范1. 未经学校许可,校外车辆不得擅自进入校园。
如需入校,须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完成登记手续。
2. 所有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及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法规及本制度的规定。
3. 车辆及行人进出校园时,应服从门卫工作人员的指挥,并接受其检查;校园内禁止骑行自行车。
4. 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速度行驶(每小时不超过规定速度);机动车入校后,严禁超速和鸣笛。
5. 车辆不得在校园非指定停车区域任意停放。
6. 非本校机动车未经许可不得在校园内过夜停放;获准过夜的车辆,应在指定地点停放。
7. 校园内严禁未经许可的驾驶学习、练习驾驶、无证驾驶及酒后驾驶。
8. 车辆离开校园时,应主动接受检查,载有货物的车辆需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放行。
9. 对于校内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主办方应根据相关规定,指定专人负责指挥车辆在活动场所附近指定区域有序停放;全校性大型活动或重要来宾出席的活动,由学校办公室统一协调安排交通和车辆管理事宜。
10.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道路上举行集会或进行体育、娱乐活动。
11. 不得损坏、拆卸或移动校园内的交通标志及设施。
12. 严禁任何形式的阻碍交通或占用道路的行为。
13. 校园内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4.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个人或单位,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和处罚。
二、校园门口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为确保学生上学和放学的安全,特制定以下校园门口交通安全管理措施:1. 定期利用集会或班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 学生上学期间,安排保安人员在学校门口监督学生安全入校。
3. 加强放学环节的管理,通过分散放学时间等措施,减少学生同时放学造成的拥挤,预防踩踏事故发生,缓解校门口的交通压力,并加强交通疏散的培训和演练。
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06f73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f.png)
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篇一: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根据省、市有关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目标任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综治部门的指导下,学校积极配合地方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员工,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业、黑恶势力;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无证经营的饮食以及出租房屋等;整顿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不断加大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各类危及安全的隐患,为保持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创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二、相关责任1. 各岗位主要负责人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列入本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本学校的综合治理和创建工作;要准时参加有关会议,及时传达和落实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确保本单位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的稳定。
2.认真做好本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宣传发动和任务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制和各项措施。
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抓好本单位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与完善。
3.负责本学校的政治稳定工作,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上报;认真分析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及时处置各种不安定事端;主动协助和配合机关、公安机关制止危害的行为,确保学校政治稳定。
4.认真抓好学校师生员工的法制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遵纪守法和安全防范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自觉维护学校治安秩序以及自我防范的意识。
5.按照“预防为主”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预防各类违纪事件和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及时协调处理学生间的各类矛盾和纠纷,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本单位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采取有力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完善学生实验(训)、学生外出实习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确保不发生学生伤亡等重大责任事故。
小学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a7e74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c.png)
小学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小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小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小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2. 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
3.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三、活动申报与审批1. 教师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前,必须填写《小学生外出活动申报表》,详细填写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数、交通工具等。
2. 申报表经所在年级组长审核签字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3.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活动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确保活动安全。
4. 审批通过的申报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盖章,活动组织者方可组织实施。
四、安全教育与管理1. 活动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了解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全程监护学生,确保学生遵守活动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应急预案1. 学校应制定小学生外出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现场处置、救援协调等流程。
2. 活动组织者应熟悉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安全。
3.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责任追究1. 活动组织者违反本制度,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 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导致学生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家长违反本制度,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小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所有。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小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年月日。
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制度
![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0f49c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d.png)
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妥善处理,减少损失。
2.分工负责,协同配合。
学校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3.全面治理,突出重点。
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要加强监控和管理。
三、工作内容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学校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其他教职工为成员。
2.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工作重点和措施。
3.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学校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治安、消防、食品、交通、实验器材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
5.做好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6.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学校要明确各级领导和教职工的安全职责,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7.加强安全检查和巡查。
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8.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要迅速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
四、工作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课堂、讲座、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加强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投入必要资金,完善校园安全设施,提高校园安全保障水平。
4.加强安全检查。
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e178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0.png)
一、总则为加强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小学校园周边道路、公共场所、居民区等对学生有影响的区域。
2. 小学校园内涉及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
三、管理职责1. 校园周边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工作。
2. 校园保卫部门负责校园周边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件处理等工作。
3.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校园周边安全。
4. 家长委员会负责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周边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家校沟通。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校园周边巡查(1)校园保卫部门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周边安全。
2. 安全宣传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
3.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校园内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交通安全管理(1)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2)规范学生上下学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安全通行。
5.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1)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消除卫生死角。
(2)加强校园周边噪声、油烟等污染源的治理。
五、安全事件处理1. 发生安全事件时,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安全。
2. 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配合调查处理。
3. 对涉及学校管理的安全事件,学校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园周边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小学校园周边治理会商制度
![小学校园周边治理会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ddd1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0.png)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和谐、有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特制定本会商制度。
二、会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 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3. 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针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确保治理效果。
4. 责任明确,落实到位: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会商组织1. 成立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保卫主任等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家长代表等为成员。
2. 设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会商内容1.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
2.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管理情况。
3.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及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情况。
4. 校园周边餐饮、娱乐场所管理情况。
5. 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
6. 校园周边建筑、广告、市容市貌等情况。
7. 其他需要会商的事项。
五、会商程序1. 每季度召开一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
2. 会议前,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办公室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会商议题。
3. 会议中,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共同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4. 会议结束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办公室根据会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5. 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六、会商要求1. 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2. 要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报告、整改问题。
3.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bac1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d.png)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学校周边区域应及时报告以下情况给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1.周边区域存在毒、有害、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品,以
及高压电设备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与学校保持安全距离。
2.周边区域排放的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料、农产品废料、噪音、放射性物质污染物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3.周边区域的山体、水流对学校建筑物、活动场所、通道
等存在安全隐患。
4.周边区域未设立学校标志,未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立禁停、警示、限速标志、标线、人行横道线、行人过街标志。
5.周边区域位于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安排警力,维护学校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
6.周边区域有敲诈师生犯罪活动、勒索师生现象、不良团伙和不法分子活动、滋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情况、流氓团伙及恶势力活动情况。
7.周边区域设立有电子游戏机、影吧、酒吧、网吧、营业性歌舞厅,不符合有关部门规定,并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8.周边区域存在其他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情形或重大安全隐患。
如果学校周边区域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应全力支持学校协助处理。
同时,学校应及时告知师生,努力避免安全事故触及学校及师生。
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有责任保护反映学校周边安全隐患的师生人身安全。
在有关部门处理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时,学校应给予全面配合和大力支持。
小学围墙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围墙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5fba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d.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围墙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围墙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围墙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围墙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围墙安全管理职责1. 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围墙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定期对围墙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围墙安全;(3)对围墙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整改;(4)对违反围墙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5)对围墙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2. 围墙安全管理员职责:(1)负责围墙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负责围墙的维护保养,确保围墙完好;(3)对围墙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4)对围墙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使用;(5)对围墙周边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各部门职责:(1)教导处负责对围墙内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安全监管;(2)后勤处负责围墙的维护保养,确保围墙安全;(3)保卫处负责围墙周边的安全巡逻,维护校园秩序;(4)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不发生围墙安全事故。
四、围墙安全管理措施1. 围墙巡查制度:(1)围墙安全管理员每天对围墙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2)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对围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3)围墙周边的安全隐患,由保卫处负责排查,并及时上报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2. 围墙维护保养制度:(1)围墙的维护保养由后勤处负责,确保围墙完好;(2)围墙的维修、更换等工作,由后勤处制定计划,报围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3)围墙的维护保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3. 围墙安全教育制度:(1)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围墙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围墙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不发生围墙安全事故;(3)围墙周边的安全教育,由保卫处负责。
小学校外基地管理制度
![小学校外基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a6b5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9.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校外基地的管理,保障学生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校外基地的设立与管理1. 校外基地的设立校外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具有合法办学资质;(2)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3)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4)具备合格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
2. 校外基地的管理(1)学校应与校外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学校应定期对校外基地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3)学校应加强对校外基地的管理,督促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校外基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校外基地进行改进。
三、校外基地的活动安排1. 活动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学生人身安全;(2)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合理安排,保证学生身心健康;(4)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 活动安排程序:(1)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提出活动方案;(2)校外基地根据活动方案,制定详细的活动安排;(3)学校审核活动方案,确保其符合本制度要求;(4)活动前,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活动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5)活动过程中,学校派驻教师负责组织和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校外基地的安全管理1. 校外基地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交通安全管理制度;(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卫生防疫管理制度;(5)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 学校应定期对校外基地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要求。
五、奖惩与监督1. 对校外基地的管理工作,学校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校外基地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安全隐患或违反本制度的校外基地,学校将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将解除合作协议。
某小学安全管理制度补充规定(3篇)
![某小学安全管理制度补充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95f8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2.png)
某小学安全管理制度补充规定一、学校门禁管理:1. 学校门禁设备将安装在校园的主要出入口处,所有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前,必须在门禁设备上刷卡或者按指纹,等待设备核实身份后才能进入校园。
2. 学校门禁设备将与学校内部管理系统连接,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学生未按时到校或旷课,学校管理员将会第一时间收到提醒,并及时处理。
二、校园道路交通管理:1. 学校将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校园道路交通管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园道路上的安全。
2. 学校内部所有的行车道和人行道必须有清晰的标志标示,并保持通畅。
三、危险物品管理:1. 学校禁止学生携带任何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害的物品进入校园,如刀具、火柴、打火机等。
2. 学校将在校园内部安装摄像监控设备,以便及时监测到学生携带危险物品的行为,并及时制止。
四、学校突发事件处理:1. 学校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置。
2. 学校将配备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中可能发生的伤害和疾病。
五、夜间保卫工作:1. 学校将加强对校园夜间的安全管理,并增加巡逻保安人员的数量,确保夜间校园的安全。
2. 学校将设置夜间报警设备,并与警察局等相应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第一时间得到支援。
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1. 学校将制定相关的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相应的安全教育。
2. 学校将定期组织校外安全教育活动,如消防演练、交通安全宣传等,以增加学生对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七、校园防火管理:1. 学校将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包括设置灭火器、火警按钮等消防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学校将进行定期的防火演练和救援训练,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火灾逃生和自救能力。
八、校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 学校将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包括校舍安全、电器用品安全等方面,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周边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维护我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各种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改善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卫生、管理状况,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平安校园”工作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大力整治影响学校安全秩序的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达到“案件事故少,内部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家长满意,”的目标。
二、整治重点
(一)各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校园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
(二)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或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和违章建筑、出租房、饮食摊点等。
(三)交通安全特别是农村家长非法营运车辆运载学生上下学现象。
三、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组织网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姚得亮
副组长:(乡派出所副所长)
成员:教职工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校园内部安全工作。
各班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工作成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
3.加强学校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
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训练。
学校要把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以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针对广大师生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学习和训练。
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分步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全面部署和排查阶段。
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本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特别是对踩踏、火灾、教育教学设施和食物中毒等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整治措施,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管理。
(三)以综合管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1.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确有违规无证摊点,学校是教育部门,不是职能部门,因此,学校只能向社区、工商、卫生监督等部门进行呼吁,在内部制止学生不准去购买。
2.校园周边200米内无娱乐场、互联网、电子游戏厅。
3.校园周边虽无社会上打架斗殴现象,学校常派教师进行巡视效果较好。
4.校园周边200米内无证经营、书摊、饮食小摊。
(四)以排查调处为手段,及时化解涉及学校安全的矛盾纠纷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
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村委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流盲、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110”、“120”、“122”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6、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四、具体要求
(一)学校于学期初对校内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制定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方案并认真填写《本校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登记表》。
(二)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
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
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操行观,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三)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本校内的学生违反规定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借此专项整治进一步严肃校规校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