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既临海又临国界的是()
A.辽宁省B.吉林省C.云南省D.西藏自治区
2.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这说明了我国
A.人口地区分布不均B.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C.人口总量减少D.人口素质不高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时空分配不均,其中时间分配不均匀表现为()
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D.春夏少,秋冬多
5.关于南水北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B.北调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
C.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D.西线工程主鬟指把长江中游的水调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6.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7.下列诗句中描写内蒙古高原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8.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9.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当充足
10.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1.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
12.造成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差异B.科技水平的差异C.气候条件的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13.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
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
14.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15.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人口稠密,矿产资源丰富B.有稳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销售区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D.气候条件适宜,环境优美
16.
下图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内流区的河流相比,我国外流区的河流
A.水流平缓
B.水位季节变化小
C.流量大
D.无结冰期
2、下列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3、影响我国内流区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夏季风D.冬季风
17.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1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广州B.兰州C.拉萨D.北京
2、“共享单车”和“共享雨伞”的推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B.绿色出行,提高资源利用率
C.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D.增加就业,加速工业现代化
19.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各题。

1、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B.丘陵C.中、低山D.高山
2、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
20.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
C.草地D.建设用地
2、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
2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甲、乙、丙、丁四轮廓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四省区中,黄河干流没有穿过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2.
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
A.a B.c C.d D.b
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
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
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
23.
读“中国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
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C.大陆轮廓特征D.地理位置特征
2、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
A.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B.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
C.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D.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
3、图中人口稠密区所处的地形区有()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关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从中游开始含沙量逐渐增多
B.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C.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增多
D.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2、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黄河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25.
中国餐饮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港C.③—粤D.④—黔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闷热潮湿气候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
26.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
27.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煤炭资源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
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
3、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4、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2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北京B.兰州C.拉萨D.广州
2、上题答案的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B.
C.D.
29.
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
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
30.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二、解答题
31.读南海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符号位置,填写国家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2)依图填写海峡名称:④____海峡,⑤____海峡
(3)据图填写海及海洋名称:⑥____,⑦____
32.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2)中国南方有甲、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

甲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

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7月份,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

甲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乙村则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来赚取收入,有的年份还会遭遇农产品滞销积压的尴尬。

甲村的经济效益显著好于乙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试分析我们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启示是_____________。

(3)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

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
小时左右。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______。

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__工业基地。

(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33.读我国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长江发源于______山,沿途经过1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既处于中游又处于下游省的简称__________。

(2)长江流域有我国最大的三峡水电站,该电站位于_________游。

(3)图中岷江在________城市注入长江,结合我国气候类型分布,长江流域主要是
_______气候。

34.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我国的____(冬或夏)季风,受该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

(2)图乙表示的是我国的____(冬或夏)季风,受该季风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3)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贺兰山一线。

35.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A/B)。

(2)A、B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是____,此山也是我国地势第____和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经过的山脉。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海洋的偏____ (南或北)风,此季风进退“失常”时往往会给我国造成____和____灾害。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____季,因此,我国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5)夏季风很难到达B地区的主要原因(_______)。

①深居内陆②远离海洋③山脉阻挡④靠近海洋
A.①B.②C.①②③D.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陆上邻国共有14个,辽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两个省,故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不能说明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总量减少和人口素质不高,故选A。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南北跨纬度近50°,而且幅员辽阔,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A错误;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相差约50°,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故B正确;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C错误;
我国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北向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有利于季风气候的形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时空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故答案选B。

5.D
解析:D
【解析】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北方仅占20%,解决水资;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西线工程指从四川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故本题选D。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曾母暗沙在北纬4°,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在北纬53°,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

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中国的纬度位置,结合地图分析即可。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沟壑纵横描述的是黄土高原,“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描述的是青藏高原景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南方地区景观,故选A。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是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其中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指渤海和琼州海峡,A对,BCD错。

故选A。

【点睛】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错误。

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②图所示的是冬小麦,分布在华北地区,③图所示的是水稻,分布在南方地区,④图所示的是棉花,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新疆。

故选C。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

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造成我国的耕地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南方地区降水充足,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要注意气候影响耕地的因素。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是兰州;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省级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③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④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轮廓有关知识,要注意学会几个常见的省区轮廓图。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出行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它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详解】
上海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大,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使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故选C。

【点睛】
考查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

16.C
解析:1、C
2、D
3、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我国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外流区的降水量丰富,而内流区的降水稀少,与内流区的河流相比,我国外流区的河流水流更急,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更大,外流区的北方地区河流有结冰,故选C。

2、我国的降水量受夏季风的影响,大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图中四条河流中,④河流流域的雨季最长,是汛期最长的,故选D。

3、我国内流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降水稀少,该区域的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化,河流的水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气温离时,冰雪融化最快,河流进入汛期,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详解】
A.①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故错误;B.②是广东省,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是海南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故错误;C.③湖北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故正确;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为邻,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名称。

18.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综合我们所学知识可知,“共享雨伞”只能在降水多的地方,四个城市中,广州降水量最多,故广州符合题目要求,故A选项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2、“共享单车”与“共享雨伞”都是属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行为。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故B选项符合题目意图。

故B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合理利用资源。

19.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的国家,山区面积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1、由图中该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和土地利用类型表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形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丘陵,约三分之二,其次是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最广的是耕地,故选B。

2、该地区丘陵占到百分之六十,近三分之二,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的主要类型及使用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20.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1、如图中阴影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C。

2、图示阴影区为草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所在区域降水稀少,水分蒸发快,加上人为过度放牧等,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故选D。

21.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青海、四川等九省区,进行分析解答。

1、读图分析可知,甲图中的山脉为祁连山,该山脉为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乙图中的山脉为大兴安岭,该山脉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丙图中山脉为太行山,该山脉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丁图中的山脉为秦岭,该山脉不是阶梯分界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没有流经乙省黑龙江省。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位置及黄河流经的省区。

22.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不均匀,多旱涝灾害。

1、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与图中d表示的降水变化特点相符,故选C。

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是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这两个城市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全年降水丰富,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23.B
解析:1、B
2、A
3、B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剖面图反映的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选B。

2、由图可知,该剖面经经过的区域河流发源于西部,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水汽容易深入内地,但难以深入西部高原;剖面图经过区域山脉难以阻挡冷空气的南下,使我国许多地方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更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水能不丰富,故选A。

3、图中所示区域属于人口稠密区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地区气候湿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而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24.C
解析:1、C
2、C
【解析】
【分析】
1、A.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开始逐渐增多,故A正确;
B. 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故B正确;
C. 读图可知,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减少,故C错误;
D.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故D正确。

故选C
2、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是黄河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理解记忆即可。

25.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甘肃—甘②台湾—台 C. ③重庆市—渝 D. ④云南—云,故A符合题意。

2、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当地人喜欢吃火锅,从图中可知,③符合题意。

26.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黄河的源流概况。

1、据图可知,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甲位于第一、二阶梯交界处,乙位于第二、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都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据图可知,山西、陕西两省位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陕西、山西简称分别为陕、晋。

故选C。

2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