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话题作文精题五则导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话题作文精题五则导写
□王学华
命题一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天府早报》报道,成都市民张女士买了一套“少儿注音名人故事”。

这套书内文印刷十分精美。

可令张女士惊诧的是《刘胡兰》这本书,封面上的刘胡兰十分“另类”,虽然满身补丁,却穿着充满现代感的低腰褶裙。

上刑场的悲壮时刻,却是一个金发女郎被五花大绑,梳着类似日本漫画中“不良少女”的发型。

书中多处出现的刘胡兰都是颇为时髦的金发外国女孩形象。

除了刘胡兰被如此“美化”之外,这套书中雷锋也被绘成了一个眼睛圆圆的金发男孩。

如果不是身上穿着草绿色的军装,简直就是日本动漫人物的翻版。

张女士说,如果是由作者构思创作的故事,多一些夸张问题不大。

“问题是雷锋、刘胡兰都是真实人物,是几代人心目中的英雄,绝对不应该这样处理,画成金发洋娃娃更是莫名其妙!”而出版社则表示:“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绝对没有丑化刘胡兰、雷锋这些英雄形象,只是换了一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表现方式。


请以“教育的方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教育的方式往往决定教育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该话题对引发人们对教育方式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方式与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

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陈旧、乏味、枯燥的教育方式只能让人厌倦、叫人难受,只有新颖、有趣、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才能让人愉快地接受。

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苛求,要让他们在理解中接受,而不是用模式化去强行灌输。

当然,教育方式也切忌浮躁与滑稽,故弄玄虚的形式主义只能适得其反,贻害无穷。

该话题比较适宜于写议论文,可“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人”为主旨,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成文。

写作时应注意点与面的结合,注重辩证思维和理性的思考。

也可写成记叙文,记述你直接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真实故事,说明选择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童话等,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蕴涵教育的理念。

有创意的同学还可以写成辩词形式,就教育方式问题展开论辩。

另外,可以写成演讲词,切中时弊,尽情挥洒,一吐为快。

①教育的悲哀②教育,我们有话要说③蓝天·白云·花朵④选择方式⑤一支歌的开始和结局
1.妈妈的“智慧药”爱迪生从小爱“瞎鼓捣”,爱问“为什么”。

上英语课他会突然问:“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上数学课他会突然问:“风是从哪儿来的?”6岁时,他在仓
库里放了一把火观察火的威力,为了看鹅蛋怎么变小鹅,他居然自己“孵”过蛋。

可他的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

学校认为他“低能”,以“扰乱秩序”为由令其退学。

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知道,刻板的教育不适于这样的孩子,就自己对他进行因势利导的超常培养,极力发展其兴趣。

9岁时,母亲就给他买下他认为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礼物”——《自然科学大观》和《帕克氏实验物理学》等。

12岁时,母亲又支持他出去卖报,挣钱建起自己的小实验室,使他的智商和能力很快超过同龄人。

人们说,因为吃了妈妈的“智慧药”,爱迪生才从一个差等生成为“发明大王”。

2.老禅师的法则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夜里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

禅师不声不响,走到墙边,移开椅子蹲在那里。

不一会儿。

果然有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踩的不是椅子,而是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言相向,而是平静地说道:“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懂得,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命题二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1.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对象是自己。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董事兼常务总裁陈南禄
2.你一生中卖的唯一产品就是你自己。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
3.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77之多。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
请以“挖掘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在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今天,作为大写的“人”,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是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挖掘自己”的前提是走进自己、认识自己。

只有挖掘自己,才能造就自己,推销自己。

许许多多人在人生路上跌倒,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珍惜自己、把握自己。

许许多多人在跌倒之后一蹶不振,是因为迷失了自己,抛弃了自己,从而毁灭了自己。

善待自己,装备自己,打造自己,才能让自己辉煌。

无论记叙、议论还是抒情,都要联系生活实际,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

若写成议论文,应抓住“挖掘自己”这个中心,阐明为什么要挖掘自己,怎样挖掘自己,同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论述不挖掘自己的危害性,从而得出结论。

也可写成抒情性散文,或采用散文诗的形式,尽情抒写自我豪情,展示真我风采。

还可写成记叙性文章,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的记叙,刻画人物形象,塑造鲜明性格,讴歌“挖掘自己”的拼搏精神和执著精神。

①让自己作主②挖掘自己,展示真我③向自己的潜能开掘④手背上的神话⑤我心是天
1.决定胜负的铜钱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1/10。

于是,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把铜钱抛起,铜钱落地,正面朝上。

接着将军又抛一次,还是正面在上。

将士们欢腾雀跃。

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

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众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2.拿破仑救人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呼救。

走近一看,原来有人落水。

拿破仑举起猎枪,大声叫道:“喂,你要是不
上来,我就打死你。

”那人听了,忘记自己是在水中,用尽全力向岸边划去,经过拼命挣扎,终于上岸。

他气愤地问拿破仑:“你为什么要杀我?”“我要是不吓唬你,你就不会拼命往岸上划。

这样你不就死了。

”拿破仑笑着说。

3.寻找金矿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拥有6公顷山林。

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

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倾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找到金矿或铁矿。

他一直干了5年,不仅没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纳西。

当他回到故地时。

发现那儿机器轰鸣,工棚林立。

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下就是一座金矿,新主人正在挖山掘金。

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这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一个人一旦丢掉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有可能失去一座金矿。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能有幸挖到这座金矿,其关键在于能不能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去经营自己的人生。

命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个年轻人,在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突然查出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

别人毕业离枝,他只能在家养病。

为了替他排忧解闷,哥哥就陪他下围棋。

天长日久,兴趣渐浓。

最后,大学虽然未能毕业,却走上了弈棋天路,成了我国著名的围棋教练。

他就是邱百瑞先生。

人们敬称他“邱百段”,因为他教的学生得到的段位加起来已超过“一百段”。

材料二:一次听演讲,一位著名企业家的演讲题目是“为困难干杯”。

他说:“每一个困难处境出现的同时,其实都蕴藏着一个同等程度或更大的机会。


请以“困难与机会”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品质。

此话题指向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求考生在生活的感受中获得理性的启迪,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人把困难看成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便在绝望中一蹶不振,坐等失败的来临。

也有许许多多人把困难看成是新的机会,勇敢拼搏,终于绝处逢生。

前者是我们常说的懦夫,后者是强者和智者。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颗垂死的心,无法将机会挽留。

困难并不意味着丧失机会,机会到处都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看你能不能发现,会不会创造。

把握了机会,你也就把握了人生。

文章可叙可议,只要叙之有情,言之成理,皆可出采。

可从话题本身人手,阐明两者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列举把困难变成“机会”的有关事例,进一步阐述观点,得出结论。

也可从材料本身入手,深入挖掘,论述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放弃人生的追求,因为机会往往隐藏在困难之中。

还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典型人物在困难中奋起、寻找机会、开拓未来的有关事迹的记叙,反映生活本质,展现人物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用散文或散文诗的形式摹物言志,运用寓言或童话的形式编撰故事,揭示主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①摆脱困难,寻找机会②荆棘与鲜花③隐藏的玫瑰④站起,在泥泞中⑤困难=机会⑥向困难挑战
1.巴斯德发现细菌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科学家,对细菌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次,一艘轮船驶到波尔多,巴斯德听说这艘船上有乘客患了黄热病,立即赶往那里,希望能发现一种细菌。

别人劝阻他,“你这样做是有危险的。

”巴斯德毫不迟疑地答道:“为了能使其他人活得更好,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实验。

”并说。

“生命处于危险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2.“伟大的化学家”俄国著名的化学家布特列罗夫从小就喜欢化学,经常私自在学生宿舍里做实验。

有一次,他的实验引起了爆炸,被校方罚站,并在他胸前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讽刺性的称呼:“伟大的化学家。

”布特列罗夫不为挫折和讽刺所动摇,坚持从事化学研究,在32岁那年,提出了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合成了叔丁酪、异丁烯、乌洛托品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并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

他的这些科研成就,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他因此被誉为“伟大的化学家”。

他风趣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成为事实了。


3.逆境造就了乔丹风靡世界的篮球明星乔丹在高中时,喜欢打篮球,特别渴望参加学校篮球队,然而在录取校队队员通知单上,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经家人与学校反复商量,才进了校队。

在那里他只能给人拿衣服,因此,他十分气愤,发誓再不受此侮辱!以后他苦练篮球,成为世界球星。

其实,正是“拿衣服”的逆境造就了乔丹这无与伦比的巨星。

4.清华“馒头神”29岁的清华厨师张立勇,10多年如一日,分秒必争自修英语,首次考托福就获得630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是早早过关,卖馒头时都用英语与留学生对话,同时还旁听经济和法律课程,被人称为“馒头神”。

他说:“在年轻人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

我只不过善于在困难中抓住机会罢了。


命题四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
获。

②没有效益的苦劳,只是徒劳。

做事要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①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

②好工作会有许多人竞争,学有专精的人会得到。

材料三:①官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

②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成果。

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在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物往往有相对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

有时候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往往能获得全新的认识和启示。

请以“思考方式与生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当代社会,思考方法(或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生命的质量、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考方法的优劣。

此话题以思考的触须点击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适应生活,改善生活。

思考的方法决定了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在生活中,许多人思考方法单一,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唐,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

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

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

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可以观照生活,发表议论,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讲述故事,畅谈体验、感受等,但不管怎样,都要写得真实可感,言之成理。

①写成记叙文,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讲述你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真实故事,说明思考方法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揭示思考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人们常常习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世界就变化了,生活就不一样了,从而证明灵活的思维是创造者的思维品质。

③编述故事、寓言或童话,说明思考方法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④写成辩论体式,设定正、反双方,就“思考方法与生活”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但要体现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①我思故我在②在思考中生活,在生活中思考③让思考冲破牢笼④变换思维境界新⑤地上的云,天上的河⑥生活,飘着思考的芦苇
1.同是一个岛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厂。

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岛国去开辟市场。

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都给公司拍了一封电报。

一封内容是:“这座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另一封内容是:“好极了:我将留在此地,这个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这是一种潜力。


2.洗澡的启示两个人去洗澡,洗罢,浴盆的水还很清。

甲说:“水这么清,可见我身上是干净的。

”乙却皱起了眉头:“水这么清,可见我身上的脏物没有洗下来。

”洗罢,浴盆里的水很浊,甲欣然说:“水这么浊,可见我身上的脏物都洗下来了。

”乙却皱着眉头:“水那么浊,可见我身上不知道还有多少脏物。


3.歌德的智慧德国大文豪歌德有,一天在魏玛公园散步,在一条小径上,碰见了一个曾把他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

两人对面站着,那位批评家傲慢地说:“我绝不会给
一个傻子让路。

”歌德微笑着说:“我却刚好相反。

”然后站到一边。

命题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释迦牟尼说:“若你发现会造成伤害,就不要依此伤害别人。


苏格拉底说:“不要将任何让你生气的行为施于别人。


亚里士多德说:“应当像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对待我们一样对待朋友。


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
“‘善待他人’与‘善待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情感,等等。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回答的问题。

该命题从他人与自然的视角切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也正确对待他人,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然后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是基础,没有善待他人的善心,也就不可能善待自己。

而善待他人,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更要有爱心。

善待自己也一样,既要有一定的情感,更要有一定的理智。

写作时要尽可能紧紧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文章既有一定的容量,又有一定的深度。

可以写成议论文,着重阐述“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两者的辩证关系,从而证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要写出新意,可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说理,所给材料中的观点可作为写作的论据。

可写成抒情散文,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优美的语句来表现主题;也可写成记叙文,或写人、或写己、或叙事,在记叙中体现文章主旨。

想象力好的同学还可写成散文诗、童话、小说等文学体裁。

①“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②善待,生活的辩证法③追寻彩虹④开不败的花⑤你的笑,我的爱
1.盲人提灯笼有一位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

有人很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他认真回答说:“道理很简单,提灯笼当然不
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2.孩子和回声,日本作家井上靖曾写过一则短剧《回声》,说的是一个孩子不知回声是怎么一回事。

一天,他对着群山高喊:“喂——”群山里也有一个孩子向他喊:“喂——”这个孩子很奇怪,又喊:“你是谁?”那边也喊:“你是谁?”这边喊:“你是坏蛋!”那边也喊:“你是坏蛋!”于是,两边几乎吵了起来。

孩子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明天你和他好好讲话,看看怎么样?”第二天,孩子对着群山,首先喊:“喂!对不起!”那边也喊:“喂!对不起!”孩子喊:“你好!”那边也喊:“你好!”孩子再喊:“我们是朋友!”那边也喊:“我们是朋友!”于是,孩子快乐地度过了这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