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立足源头防控 筑牢平安稳定基础 京山新市司法所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政府
FA ZHI ZHENG FU
创新矛盾化解机制立足源头防控筑牢平安稳定基础
京山新市司法所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
◎刘雅孑L 鸣
新市街道是京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增多,这里也是矛盾纠纷聚集之地。
京山市司法
局针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交织多发、容易激化的情况,在新市司法所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将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与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相结合,建立“一站三室”,形成了 "一站式接待、多渠道化解、全方位推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
作模式,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便捷、高效的解纷需求。
公共法律服务站
一一引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 指路牌
现阶段,矛盾纠纷多发,化解难度
大,既有当事人不学法、不知法、不用法
的主观因素,也法律服务资源短缺、向 基层延伸不够的客观原因。
只有让人民
群众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掌握法律, 才能依法办事,才能用良法善治来引导
人们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回归正确的矛 盾纠纷解决途径。
新市司法所在一楼大厅设置公共
法律服务站,由3名司法所工作人员、1
名律师、2名法律工作者和1名专职调解
员为辖区群众开展全时空、全方位法律 服务,既现场为群众释法解惑,又及时
引导矛盾纠纷当事人找到有效的法律
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服务站成立以来,
火墙
图为新市公共法律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共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现场调解170
余人次,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
350余人次。
2019年8月,沿河小区居民刘某到
法律服务站反映其原有一间平房被开
发商李某私自拆除,有关部门多次协
调未果,听闻李某近期因经济犯罪被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刘某情绪十分激 动,到法律服务站咨询时扬言要赴省
上访滋事。
服务站工作人员一面对其
开展法治教育,一面指派调解员联系 开发商李某的代理律师开展调解。
最
终,刘某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及时
消除了隐患。
心理疏导室
一一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的防
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是激
化矛盾、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重点人 群。
这些人员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报复
社会的心态,一起小纠纷往往会引发重 大恶性案(事)件。
为此,新市司法所设 置了一间心理疏导室,经常组织重点人
员开展法治学习和心理咨询活动,有效
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钟鼓楼社区青年袁某在广东务工期
间因醉驾被刑拘,羁押期间受到惊吓,
患上了应急性精神障碍疾病,时常出现
口吐白沫、倒地不省人事的情况。
其父亲 认为执法机关要为此负责,多次扬言要
制造惊天动地的大事进行报复。
在一次
开展法治学习期间,名重点人员向司
法所反映了这一情况。
司法所工作人员 及时对袁某开展心理疏导,帮其联系医
院进行治疗,缓解袁某父子的情绪,转
变了当事人的思想,也化解了矛盾。
联调工作室
一一打通纠纷类警情化解的快
车道
据统计,公安机关在接处警中,20%
以上为纠纷类警情。
这类警情多,涉及 面广,如果单纯地将其作案件处理,不
仅不能消除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还有可
能激化矛盾、留下隐患。
针对此类易导
致案结事未了的纠纷,新市司法所按照 “抓早抓小抓实”的工作思路,与新市
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协作机制,通
过同步介入,变单兵作战为整体联动,
大大提高调处实效,将各类矛盾纠纷解
18
楚天虛冶
决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转为治安、刑事等升级事件。
2019年以来,共联合调处纠纷类警情52件。
家住新市街道紫霄路的曾某和江某因为占用房屋通道多次发生纠纷。
当事人和周边群众反复报警,双方互不相让,处理难度大。
新市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组成联调专班,先后五次走访事故纠纷发生地,实地勘查现场状况,为双方当事人厘清利害关系,反复协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过不懈努力,一场历时三年的违章建筑占地纠纷最终达成和解,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图为专职人员调解员严道美接待调解当事人。
专职调解室
一一化解突岀矛盾纠纷的专家门诊
小纠纷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悲剧。
新市司法所认识到,一个小小调解员,却可以发挥大作用。
通过认真遴选,聘请群众经验丰富、热衷调解工作的退休干部严道美担任专职调解员,在二楼设置了专职调解室,以“大道之行,和谐为美”为工作理念。
严道美专职调解室成立以来,已调处各类纠纷134起。
严道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调解员,很多群众经常慕名来找她,小到家庭琐事、邻里纠纷,大到非正常死亡,严道美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处理。
她的工作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动员会和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作者:刘雅、孔鸣,京山市司法局)
法治政府
FA ZHI ZHENG FU
畅通公共法律服务
“最后一厘米力
◎李文彬
小餐馆拖欠张女士近8000元工
资,听说通过微信就可以申请法律
援助,张女士打开“宜昌司法”微信
公众号,点击“宜律帮”;为解除92
岁周老先生的后顾之忧,三峡公证
处公证员李新辉主动上门办理继承
公证;位于市政务服务大厅的市公
共法律服务中心越来越热闹了,每
天都有律师“坐堂”咨询……这些
公共法律服务的普通场景,每天都
在真实上演着。
在宜昌市,提起公共法律服务,
除了耳熟能详的“12348”法律咨询
热线,你还了解多少?“鄂汇办”手
机APP端可申请法律援助,1601个村
级法律顾问微信群实现全覆盖……
但这并不是全部。
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
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近年来,宜
昌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
“网络、热线、实体"三大平台深度
融合,主动服务、智能服务、线上服
务,真正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
米”。
制度是保障。
市委依法治市委
员会和市司法局先后出台《关于加
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
《关于加强宜昌市县乡村三级公共
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的意
见》等,做好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
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去年8月,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和法律援助中心整体入驻市政务服
务中心,设置4个工作窗口,严格履
行“让群众跑一次,让市民一次办
成”的服务承诺,为群众提供法律
援助、法律咨询、律师调解、公证服
务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为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
腿,今年1月,市司法局在“宜昌司
法”微信公众号开通“宜律帮”和
“企业直通车”网络平台,为群众和
市场主体提供"5+2”“白+黑”“24
小时不打悻”的公共法律服务。
7月7日,市司法局又召开''千名
律师进千企助推企业经营发展”动
员会,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
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专业调解委员
会、法制村主任等作用,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该市还大力推进公
共法律服务乡镇(街道)、村(社
区)站点建设……一系列便民举措
得到一致好评。
仅仅3个月,全市近千名律师已
与2649家企业对接,开展“法治体
检”和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律师行
业累计服务企业2957家,出具法律
意见900份,审查合同2265份,排查
企业风险809个,开展法律体检809
次,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4264.1万
7Lo
目前,宜昌市共建成14个公共
法律服务中心、109个乡镇(街办)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601个村(社
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1757个
法务网格,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
体平台全覆盖。
“虚”“实”结合的公共法律服
务网络,让市民的法律问题及时得
到解决,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
会稳定。
今年以来,全市解答群众
法律咨询2.5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
助案件3039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72件。
建兴虑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