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摘要结合马铃薯生产现状,指出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以期指导马铃薯生产。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问题;发展对策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10-01
据统计,1966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万公顷,1988年突破267万公顷,1998年突破400万公顷。
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超过520万公顷,全国形成4个马铃薯栽培区域,分别是北方春季作区,两南单、双季混合区,中原双季间作区,南方冬季作区。
马铃薯的主生产区为北方春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合区,占总面积85%以上,其中北方春季作区是我国主要种薯生产基地。
1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品种种类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工作主要以鲜食品种为目标,偏向于高产和抗病性状选育,对其他性状考虑较少。
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多以菜用品种为主,工业种薯、专用型种薯供应很少。
到2007年止,我国育成马铃种薯250多个,用于工业、专用种薯不足20个,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0%左右。
1.2种薯质量较差
吉林省种薯生产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协调,缺乏抗病毒品种,脱毒品种的检测手段、标准不普及,脱毒种薯应用水平低。
目前,脱毒种薯推广面积仅占种植面积的30%左右,造成种薯退化,毒病危害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水平的提高。
1.3种植技术粗放
多年来,马铃薯被看成余粮或小作物,没有得到政府、农业部门和生产者的重视,加上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配套技术缺乏,种薯处理、轮作倒茬、病虫害防治和平衡施肥不受重视,导致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技术粗放。
2005年,有16个国家马铃薯单产超过30t/hm2,而我国排名第70位之后,仪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3。
1.4机械化程度低
马铃薯生产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在播种上,采用手丁点籽播种,播种质量差;在收获上,通常采用粗制农具收获,劳动强度大,种薯损伤严重。
如吉林省有85%的面积采用手工点籽播种;内蒙占自治区机耕面积只有2.7万公顷,仅占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8%,机械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70%相比,桐距甚远。
此外,马铃薯产业还存在种植规模小、贮藏运输技术落后、加工比例低等突出问题。
2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2.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马铃薯已成为我国第5大粮食作物,要大力振兴马铃薯产业,把马铃薯生产作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要在资金、科技等方面增加投入。
同时,要协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衔接,密切研究、推广、生产的联合。
建议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全国马铃薯产业协会,积极扶持各级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2.2着力加强基地建设
要充分利用国家商品粮基地、种子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加强马铃薯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工作手段。
要重点扶持脱毒种薯基地建设,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优质种源,积极扶持优势产区建立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高产示范基地和规模生产优质商品薯基地。
2.3不断强化育种工作,积极扩大优良种薯的生产应用
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马铃薯育种协作攻关,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研发,力争在新品种开发领域取得进展。
品种选育要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重点抓好高产、抗病品种和工业用种、专用型种薯的选育。
当前要做好优质脱毒种薯的引进和保存,建立马铃薯基因库,为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打好基础。
在生产中,优质脱毒种薯是提高单产和品质的关键,要积极探索加快优良种薯的普及推广,重点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应用水平,充分发挥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
2.4尽早实施补贴政策
马铃薯用种数量大、成本高,就脱毒种薯而言,用种费用为3000元/hm2以上,高的达到7500元/hm2左右。
农民经济水平不一,严重影响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
对农民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可有效促进新品种推广,加快脱毒种薯的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自2004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良种繁育和脱毒种薯推广补贴,补贴1200元/hm2,4年平均增产13275kg /hm2,效果十分显著。
建议尽早实施补贴政策,加快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努力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2.5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马铃薯的生产能力,促进结构优化。
建议从现有发展粮食生产的专项资金和项目中,安排马铃薯生产专项扶持资金和项目,重点用于马铃薯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和推广、试验示范等生产技术关键环节。
农业部门应从基地建设、种子工程、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中安排用于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专项经费。
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