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药 伤肝很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错”药伤肝很深!
*导读: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病程进展迅速、凶险。

常常几天时间就能将病人置于死地。

从这一点看,急性肝衰和慢性肝衰不同。

后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脂肪肝等,病程常常延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国外,因为吃药不小心过量造成肝功能衰竭是晚期肝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最容易错吃的药就是人们常用的一类止痛药,化学名称是对乙酰氨基酚。

据说世界上每年有一亿人服用这种解热镇痛药。

尽管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严重性却不容忽视,而通过小心查看用药说明,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存在于很多常用药中
很多人知道泰诺,却不知道对乙酰氨基酚。

其实,泰诺只是商品名称,对乙酰氨基酚才是包在外衣里面的实在内容。

除了解热镇痛药泰诺之外,主要成分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处方、非处方药可以数到二百多种。

常见的有百服宁、扑热息痛、康必得、
感康、必理通等等。

因为是常用药,随时可以买到,就容易给人一种安全感。

用长了,像家常便饭,想吃多少吃多少。

明明药瓶上写着每次两片的药,可能一咬牙一闭眼就吞下四片甚至十片。

有时候患者和亲属都不注意看说明,解热药、镇痛药、止咳药、感冒药一块吃。

没想到药名虽然不同,里面化学成分多有重复,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结果,等于一种药同时吃了好几次,很容易就能让每天口服剂量超过安全极限,走近药物中毒的危险边缘。

*药物中毒肝最苦
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病程进展迅速、凶险。

常常几天时间就能将病人置于死地。

从这一点看,急性肝衰和慢性肝衰不同。

后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脂肪肝等,病程常常延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征服急性
肝功能衰竭除了治起病来争分夺秒,还必须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1998年,美国22个肝脏移植中心治疗
的急性肝衰病人中28%由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到了2003年,比例增加到51%。

肝功正常的人尚且能发生急性肝衰,本来肝
就不好的病人当然更容易出现药物中毒性急性肝衰。

人的肝脏是专门负责对消化吸收后的可疑物质进行中和、解毒工作的重要器官。

许多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在内,都免不了要过肝脏这一关。

经肝脏代谢失活后的药分子才能被顺利地排出体外。

例如,正常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内经过硫化(结合硫酸分子)和葡萄糖化后,代谢任务便告结束。

这样,对乙酰氨基酚和它的代谢产物都不会伤害肝脏。

但是,如果体内的对乙酰氨基酚太多,肝脏常规的代谢通道被堵得水泄不通的时候,一部分对乙酰氨基酚就被迫走第二条代谢通道,也就是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管辖范围。

这第二条代谢通道产生的代谢中间产物可是来者不善。

如果不能及时解毒,就会在肝细胞内愈积愈多,引起细胞结构损伤。

此外,酒精和一些常用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等,都是乙酰氨基酚伤肝的帮凶。

它们一方面增加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工作效率,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更多的有毒代谢物;另一方面又大量掠夺肝细胞内的解毒剂。

结果增加了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

*吃错多吃都不行
防止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最好办法就是限制剂量。

正常人每天各种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加起来剂量总和不能超过4000毫克,肝炎患者和经常饮酒的人每天用量应减少到2000~3000毫克。

长期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用感冒镇痛药之前应该咨询医生,避免同时选择过多的伤肝药。

具体方法包括:1、看清楚每次服药的剂量,记住每片药中
包含多少毫克对乙酰氨基酚。

2、了解经常吃的药物中哪些含有
对乙酰氨基酚,各自的剂量有多少,还有哪些其他药物也能加重肝脏负担。

3、把每天吃的各种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加起来,确定不超过每日规定的最大剂量。

如果有疑问,一定请医生帮助搞清楚。

4、如果遇到一种不熟悉的新药,第一件事不是迫不及
待地试上一剂,而是搞清楚它和目前正吃的药在代谢方面有没有冲突,有没有重复的化学成分。

5、吃药的时候,饮酒必须限制。

如果喝了酒,一天当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和就不能超过2000
毫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