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化学专业现场实习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化学专业现场实习探索
作者:张海丰吕洪滨郗丽娟王鑫炎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8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及现场实习措施的实施,结合应用化学特色及电厂现场实习的特点,系统探讨了现场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效果,明确了建设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实习教师是提高现场实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最后给出了应用化学专业现场实习未来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应用化学电厂现场实习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教改立项(2015年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1],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2]。

我院应用化学专业是我校第一批被列入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六个专业之一。

应用化学专业自成立以来,为电力企业培养分布于电力企业各个领域的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为了顺应目前发展趋势、适应企业需求、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应用化学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相关要求,对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以拓展实践教学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1.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应用化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环节有认知实习(2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17周)、相关课程设计(23周),共计46周。

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的教学特点,现场实习分为认知实习及生产实习2个环节。

认识实习,是对整个火力发电厂和自己专业的一个全面的了解,主要是在学生开始进行专业课学习前对火力发电厂的各个环节。

生产实习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的一个过程,时间为4周,主要是针对应用化学专业所涉及的岗位进行深入地接触。

2. 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专业教师的实地考察,综合机组状况、专业系统的配置情况、实习厂的专业人员素质情况以及地域情况[3],在实地考察东北境内的十多家火力发电厂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了2
家火力发电厂作为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并正式挂牌。

国电吉林江南热电厂2×330MW供热机组,配套2台1100T/H锅炉和两台330MW汽轮发电机组。

锅炉为引进型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两缸两排汽、单抽供热式机组;发电机为三相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源为松花江水,通过混凝-澄清-过滤工艺处理后,一部分水经行超滤、一级反渗透处理、一级除盐和混合离子交换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水,一部分作为厂内其他部位用水。

本厂2010年建成投产,设备运行良好,各个专业的设备水平基本代表了目前国内30万机组的先进水平。

华电铁岭电厂是辽宁省第一座集资兴建的大型坑口电站,规划容量240万千瓦。

一期工程安装4台30万千瓦国产燃煤机组,首台机组于1993年2月并网发电,一期工程1996年12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2台60万千瓦机组于2008年建成投产。

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源为柴河水库,一期预处理采用机械搅拌澄清池接高效纤维过滤器加活性炭过滤器的工艺流程,再经一级除盐加混床处理作为锅炉补给水。

二期采用反应沉淀池接双料过滤器作为预处理,再经超滤、一级反渗透处理加一级除盐和混合离子交换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水。

3. 现场实习教学环节的实施
3.1 现场参观与讲座相结合
实习期间采用讲座及到车间进行现场岗位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期由2名老师领队,设预处理、除盐、凝结水精处理(三塔分离)、汽水化验、煤的采制样五个岗位,三组同学轮流在一期各岗位学习。

二期由另两名老师领队,设预处理、除盐、凝结水精处理(高塔分离)、汽水化验、煤的化验、循环水处理六个岗位。

现场参观、讲解和讲座相结合,相互间穿插进行,使学生们能够将感性的认识与相关理论有机地结合,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2 相互辅导和竞赛活动
到达现场后,针对每个岗位由现场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和辅导,学生也可以根据实习前布置的复习题目进行问询,然后让每组学生进行讨论,有问题大家进行集体讨论,开展小组间的相互辅导和相互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4]。

3.3 加强考核
在同学进入现场前先行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的复习与辅导,针对现场所对应的技术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考核,要求学生不但要理解,而且要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习的不同环节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5部分组成:日常的实习态度(出勤和纪律)、考试、口试、实习笔记和实习课题报告。

针对口试时集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集中
后相互补充,相互讨论,实现边考试边讨论,真正达到融会贯通,最大程度地提高实习质量[5]。

4. 结论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下,应用化学专业强化了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了实习内容,并对现场实习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言,建设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实习教师是提高现场实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此外,建立一整套从实习开始到结束的质量监控系统是应用化学专业今后现场实习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陈天明,丁成,陆海龙. “卓越计划”体系下环境工程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11: 20-21.
[2] 吴林根.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10):10-12 .
[3] 潘丽. 以校企为平台推进横向课题的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0(2):14-15 .
[4] 齐俊峰,陈雷. 关于给水排水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 职教论坛, 2010, 35: 47-48.
[5] 朱天云. 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7):853-8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