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4.2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人教版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人教版第二册
第二节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2.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
2.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
重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难点: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那么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呢?代议制下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英国的新制度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又是如何不断发展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英国内阁是由封建时代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

封建时代亨利二世(1422--1461)时,御前会议人员过多,不能经常集会,于是就挑选自己的亲信组成了小型的枢密院。

1660--1680年查理二世时,他感到原来枢密院人数太多,不便于保密和处理紧急事务,于是在枢密院中选择若干人成立了一个更小的机关,由于他们经常聚集在国王的寝宫中的内室开会,因而后人称这个机关为内阁(cabinet),•但是这时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随着王权的削弱,议会权力的增加,政党政治的开展,内阁便逐渐转向对议会负责。

内阁制则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

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
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

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与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实际上首相沃波尔有关。

18世纪早期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变得比以前的地位更突出了(尤其是辉格党,它在英国长期当政)。

两党轮流在选举中获胜;从而支配议会,指导政府。

“两党制”也就成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惯例。

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形成和发展。

18世纪初期,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辉格党议员长期在议会下院占有多数,实际上掌握政权。

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一般认为,在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

2.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18世纪后期和19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最终形成。

内阁的职权主要有:制定各部政策,草拟各种重要法案交议会讨论通过;领导和监督各行政部门执行法律;是行政工作的总指挥,行使国内最高管辖权;是行政和立法的联系者,内阁阁员在议会中要听取议员的意见、批评,要对所提法案进行解释、辩论并设法使法案通过。

•有权在"正常的物质生活"受到威协时宣布全国紧急状态等。

按照英国惯例,英国内阁的组成,首先由国王任命下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

如果没有一个政党在选举后在下院中占半数以上的席位时,首相就由英王决定任命。

当首相确定后就由首相选定国王员和内阁成员的名单呈请英王任命。

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与总统制相对。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

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

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

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

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
资本主义议会制,人们通常称它为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又是一种国家政体。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逐步确立起来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其代议机关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如在英国的议会内阁制和瑞士的委员会制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最高行政机构(内阁、联邦委员会)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提问: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

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

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
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它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英国是比较成功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大量的地产。

以君主立宪制为基本特征的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其进展更为迅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掀起了一次次的议会改革运动。

1831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

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

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具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1969年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

随着1832年以后,议会选举制度一次次改革,责任内阁制迅速确立,两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常任文官制建立,近代意义的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得以定型和完善。

2.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
关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教师可以按英国政治体制、民主化建设、国家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分类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在上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表述。

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拟活动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作用的认识。

同时也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到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迄今为止,从世界范围来看,代议制度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努力实现民主的重要实践途径。

除英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

代议制度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代表民意的制度,它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课后研讨】
谈谈你对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认识。

你了解我国作为人民的代议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吗?对于这种制度完善和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你结合现实,以主人翁的态度来谈谈你的认识。

思路:对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认识只要注意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谈即可。

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制度相适应;民主的发展,需要法制来辅助。

作为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责任者,人民代表大会负有重要的责任。

必须以改革完善来应对这些挑战。

如加强媒体和公众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声音)高度参与对政府的监督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本课小结】
随着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形成与确立。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还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英国大量的惯例,如国王的权力和法律地位;英国内阁的建立和职权;内阁与议会的关系;首相的地位等,这些惯例使英国议会内阁制得以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君主立宪制最后巩固下来。

从17世纪末到今天,英国已经历了200多年历史。

英国宪法不是由某一特定的制宪机关在短时期制定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